“翻身、哼唧、夜奶”,寶寶後半夜總鬧騰,到底該不該“管”?

生了孩子才有了切身體會,寶寶是世上最可愛又最磨人的小!妖!精!

每每半夜被他的“鬼哭狼嚎”折騰得苦不堪言,睡得七暈八素被吵醒簡直要煩炸天,然而看到他哭花的小臉,委屈得扭來扭去,所有怨氣立刻土崩瓦解。

“翻身、哼唧、夜奶”,寶寶後半夜總鬧騰,到底該不該“管”?

哎~老母親的辛酸只有當過媽的人深有體會。

同時,第二天一早還要頂著深深的黑眼圈和打不完的呵欠哀嘆+反思:孩子前半夜睡得很好,後半夜總是哼唧、翻身和夜奶,到底該不該管啊?

寶寶睡眠中的“不安分”

很多媽媽焦慮、擔心、不能理解寶寶晚上睡覺時總喜歡哼哼,有時還會突然揮舞手腳。

實際上,每個睡眠週期都有由深睡眠和淺睡眠組成。

淺睡眠,又稱快速眼動(REM)睡眠;

深睡眠,又稱為非快速眼動(NREM)睡眠。

每天晚上,每個大人、孩子都要重複經過深睡、淺睡的睡眠週期。兩種循環往復,一夜如此交替3-5次。

“翻身、哼唧、夜奶”,寶寶後半夜總鬧騰,到底該不該“管”?

新生兒時期,嬰兒的睡眠時間長,每個睡眠週期約45分鐘,在一個睡眠週期中淺睡眠和深睡眠各佔50%。

淺睡的時候,寶寶可以表現面部有很多表情如微笑、鄒眉或者噘噘嘴、做一些鬼臉,呼吸不均勻,有時四肢伸展一下、胳膊腿動一動,有時哼哼有點聲音等等。


這是一個簡單的嬰兒睡眠週期:

●孩子在入睡的0-10分鐘處於剛剛開始入睡的狀態;

●10-20分鐘進入深睡眠;

●20-30分鐘以內是深度睡眠的狀態;

●30-40分鐘可能會從深睡眠當中逐漸甦醒;

●40-50分鐘左右又重新進入這樣一個淺睡眠的狀態,非常容易清醒。


所以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還是在睡了半個小時40分鐘後就醒了,因為那個時候他重新進入淺睡眠,一點點動靜都會醒。

“翻身、哼唧、夜奶”,寶寶後半夜總鬧騰,到底該不該“管”?

瞭解這些生理現象,就能理解寶寶處於淺睡眠狀態中的“不安分”,並不影響健康。

據研究,淺睡眠對寶寶大腦發育起著重要作用,做夢可以提高視覺、聽覺等內源性刺激,補充外源性刺激的不足,所以,就不要隨便打擾寶寶的美夢。

影響寶寶睡眠的因素

寶寶的睡眠影響因素非常多,包括孩子內在的因素,還有外在因素。

“翻身、哼唧、夜奶”,寶寶後半夜總鬧騰,到底該不該“管”?

“翻身、哼唧、夜奶”,寶寶後半夜總鬧騰,到底該不該“管”?

改善睡眠的“小竅門”

★堅持早睡,讓寶寶養成習慣

專家認為,寶寶一旦度過疲勞期,就很難讓他們再次安靜下來進入睡眠狀態了。因此,大家要讓寶寶養成早睡的好習慣。建議大家晚上7點半到8點半之間就可以讓寶寶睡覺啦。

★嬰兒撫觸和按摩

可以在睡覺前給寶寶洗個熱水澡,然後給寶寶做下按摩。媽媽搓熱雙手手心、抹點按摩油,順時針按摩寶寶的腹部,可以促進腸道發育,減少寶寶憋氣、使勁等現象。寶寶的身體放鬆了,才有利於他進入良好的睡眠狀態。

★營造適宜的環境

當寶寶睡覺時,不要穿太多,被子蓋得太厚,室溫應適宜,同時,要為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寶寶睡覺要關燈,要保持安靜。

★白天多運動

白天讓寶寶多運動,不但能促進身體發育,還能讓他消耗精力,保證晚上別太興奮享受優質睡眠。

★不搖、不拍、不抱著睡

我們抱著哄睡的時候要注意,安靜抱著就行,不要搖晃、拍打,以免寶寶養成不好的入睡習慣。

如果寶寶入睡比較容易,就試一下吃飽後或者犯困的時候直接把他放到床上,看他是否能自己睡著。

“翻身、哼唧、夜奶”,寶寶後半夜總鬧騰,到底該不該“管”?

芽芽媽有話說

睡眠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沒有“嬰兒般的睡眠”,只有“嬰兒爸爸般的睡眠”……所以大家也不要過於焦慮和煩躁,接納、接受、平常心面對,再輔以有效的方式,相信寶寶們也能快快地成長起來噠!

我們是第一次當父母,人家也是第一次當寶寶不是麼?咱們一起成長,不要著急,加油!

參考文獻

[1]倪錫蓮,楊東梅,白雲,董硯.早期開發新生兒的睡眠行為問題研究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7):32+38.

[2]劉璽誠.嬰幼兒睡眠與成長[M].中國中醫藥出版.2011

[3]聞芳,黃小娜,馮圍圍,張良芬.6月齡嬰兒夜晚睡眠-覺醒模式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誌,2018,26(01):7-10+14.

[4]董叔梅,林青敏,朱麗霞,姜豔蕊,宋沅瑾,孫莞綺,王廣海,江帆.嬰兒睡眠發展模式及其相關因素的隊列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16,30(10):721-727.


“翻身、哼唧、夜奶”,寶寶後半夜總鬧騰,到底該不該“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