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語學院賴寧藝:“互聯網+”時代下“激越四段式教學法”

新時期的大學英語不再是單純的語言學習,而是一門幫助學生樹立世界眼光,培養國際意識,提高人文素養的綜合性學科,同時是同學們知識創新、潛能發揮與全面發展的基本工具。

我校《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採用王庭槐校長的“激越四段式教學法”理念,在導學、自主學習、互動激發和超越等四個階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主動性,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組織團隊能力和領導能力。同時,《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圍繞著跨文化能力的情感態度、文化知識和行為能力三個維度開展系列教育實踐。

根據上述教學理念與文化能力框架,本課程在教學活動設計時,將文化知識的學習、情感態度和跨文化交際行為能力培養並重。借鑑“四段激越教學法”提出的互動性、自主性與實踐性等特點的教學觀,運用跨文化培訓方法,設計了大量體驗式與探索式學習活動,將語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提升與融合,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充分發揮外語學科的育人功能。

外國語學院賴寧藝:“互聯網+”時代下“激越四段式教學法”

賴寧藝老師在進行在線教學備課


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本學期教學採用在線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大學英語每門課程均安排語言能力、文化素養慕課以及英語口語任務等網絡教學任務,如閱讀理解、新聞聽力、文化生活、實用英語口語(新華三百句)等。慕課的互動性彌補了傳統教學的時空與容量的限制,提升了教學效率。筆者以一節“逸仙新華班大學英語聽說課新聞聽力”教學實例,闡述“激越四段式教學法”在網絡教學中的運用。

在線教學是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的趨勢,不僅是挑戰,也是機遇。如何有效地將在線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成為了教師近期的首要任務。筆者自2019年以來將“激越四段式教學法”理念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與跨文化能力。在“互聯網+”時代下,我們更應該深入挖掘網絡教學與“激越四段式教學法”的優勢,進而提升學科人才培養水平。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新聞聽力中的六要素(5W&1H)與新聞導語結構。

在導學階段,學生先完成與本課相關的熱身練習,並閱讀學習材料瞭解核心知識點。

在自主學習階段,學生觀看慕課學習,進一步掌握新聞聽力六要素與新聞導語結構,提煉出新聞導語常見關鍵語言表達,並完成相應的練習以檢驗學習效果。教師利用網絡平臺反饋的學生學習情況,如答題用時、準確率和完成度等,在線提供有針對性地輔導。

在互動激發階段,學生根據本課所學以及新聞導語關鍵表達和框架,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簡要彙報一則新聞,同學們之間互相點評,任課教師也給出提高建議,從而達到互幫互學、互教互學,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與思辨能力。

在超越階段,學生“緘默”本節課的新聞導語表達與框架,完成研究性學習任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學生“緘默”慕課的新聞六要素與導語結構,圍繞本學習主題和任務指引展開研討,關注新聞,蒐集相關資料,發掘社會正能量,思考生命價值,並撰寫若干篇英語研究報告,報告形式囊括實用類文體和創意寫作等。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結合各自專業背景和能力特長,觀察和分析社會各界面對疫情的做法。教師根據學生的研究報告予以點評,修正學生報告中存在的問題,如主題相關度、語言表達、內容排版和寫作論證等,並鼓勵學生完成進一步探索。在最終成果提交時,教師再次點評,讓學生明確下一步努力和改進的方向,超越現有基礎,爭取精益求精。此間,教師在點評中也受到學生思想的感染,激發起思想火花的碰撞,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雙贏局面。


文、圖/外國語學院、大學外語教學中心賴寧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