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安逸,誰又願意流離

生活不易,在成年人的世界裡,生活沒有容易二字。日復一日馬不停蹄的工作,消耗掉的不僅僅是身體上和心理上的能量,消耗掉更多的是對生活、對工作的熱情。

當下的社會,呈現著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去大城市進行北漂,大城市機會多,但伴隨著的也是巨大的壓力,你也許會想問在異鄉漂泊的他,累嗎?如果他是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這點累又算得了什麼呢?因為他擁有夢想支撐著自己啊!

如果能夠安逸,誰又願意流離

我想,這就是對痛並快樂著的最好詮釋,從這些追夢的人身上映照出來的,是對生活的追求,誰的人生沒點痛苦呢,董卿主持人曾經說過一段話,痛苦對我們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一語道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中國古代文人,有多少沉鬱頓挫的痛,就有多少達觀不屈的逆境重生,1849年,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為參加反對沙皇的革命活動而被捕,險遭槍決,最後他是帶著手銬腳鐐,離開了彼得堡,開始了漫長的流浪生涯。但是痛苦的牢獄生活並沒有擊垮他,相反把他推上了文學創作的巔峰,他曾經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他說,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我想,這句話的含義是,即便我們在最惡劣的遭遇,我們仍然有著,不可被剝奪的精神的自由,可以選擇以尊嚴的方式面對痛苦,而這種選擇本身就彰顯著人性的高貴,痛苦,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它考驗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品格和智慧,只有經受住考驗的人,才能夠享受到由痛苦轉換而成的財富。

如果能夠安逸,誰又願意流離

安逸的生活,也許是大部分的人所追求的,我們所謂的安逸,又是什麼樣的生活,或許有些人就是濫吃濫喝,有花不完的金錢,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隨著自己的意願而去。無意去定義什麼,每個人想著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意義,一生之中有幾回能夠真實的認清了自己,不管老天在成長這一路給你設置了什麼樣的障礙,跨過去就好了,這個世界也沒有絕對的公平,其實你現在在哪裡,並不是那麼重要。只要你有一顆永遠向上的心,你終究會找到那個屬於你自己的方向。

如果能夠安逸,誰又願意流離

又有多少成功人是不經歷磨難而取得成功的,簡而言之,沒有誰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你的夢想很遠大,那麼你就應該選擇屬於自己的路,即使道路是顛沛流離的,為了到達終點,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付出努力吧!

如果能夠安逸,誰又願意流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