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說傳奇地名倉門口的故事

老天津衛起地名

通常帶著一種通俗的隨意

具體的體現比如八里臺、灰堆、小海地……

在老城裡也有一個特別的地名

倉門口

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倉門口的故事


憶老城 | 來說說傳奇地名倉門口的故事


憶老城 | 來說說傳奇地名倉門口的故事

倉門口的由來

既然說到倉門口

那麼以前肯定就會有一個倉

所謂的倉多指糧倉

古時候的糧倉又都被政府管轄

管轄糧倉的機構叫戶部

由此我們就要說到一條

如今已經消失的老城衚衕——戶部街


憶老城 | 來說說傳奇地名倉門口的故事


中國古代中央行政機關分為“六部”

戶部便是掌管土地、戶籍、財政等的權力機關

理論上戶部應設在首都

怎麼跑到咱天津老城廂了呢?


這還要從“天津衛”說起

“天津衛”這個“衛”,最早其實是左中右三個衛

每個衛都有5600人左右

後來三個衛還設立了三個糧倉


這樣一來,為了管理人口

戶部就在天津開設了分司

於北門裡建了一座衙門

這也就是戶部街名字的由來


憶老城 | 來說說傳奇地名倉門口的故事


清朝順治年間,三衛合一

戶部分司逐漸失去了作用

沒幾年便裁撤了

但是戶部街這個名字卻保留了下來


戶部分司不在了

糧倉自然也不需要了

但就像是戶部街一樣

其衍生地名倉門口

卻一直保留到了現在


倉門口的知名建築


如今倉門口這個名字的名氣

更多的還是因為一座教堂

倉門口教堂

別看他是一座教堂

但它可是一座“國產”教堂


憶老城 | 來說說傳奇地名倉門口的故事


倉門口教堂始建於1934年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

許多有志之士逐漸覺醒

以“洋教會”為恥

積極組建中國人自己的教會

在此背景下

天津第一個基督教自立會正式成立

這也開創了

華北自立教會的先河


1934年,自立會新堂落成

便是今日的倉門口教堂

這座承載著中國教會夢想的建築

如今也以別樣的風格

成為了老城地區的一道風景線


憶老城 | 來說說傳奇地名倉門口的故事


在倉門口附近

還有另一處著名的景點

便是現在的天津市老城博物館

原徐家大院

而它所在的位置

正是當年糧倉所在的大致方位


憶老城 | 來說說傳奇地名倉門口的故事


天津市老城博物館

為全國首家捐贈性質的博物館

裡面珍藏了許多老城廂的物品

三進式四合院保存完整

讓人窺見曾經老城生活的一角


憶老城 | 來說說傳奇地名倉門口的故事

如今,戶部街與糧倉

都已經成為了歷史

但當你行走在鼓樓商業街中

那份屬於老城廂的繁華

依然能讓你感受到

天津衛600多年的獨特魅力


編|趙雙

綜合整理|網絡、新浪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