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接診的發熱患者後來確診了 家裡的三個寶寶好想媽媽 看完讓人淚目

商洛新聞網訊:接患者途經老家,三歲寶寶看到120救護車,興沖沖地喊道:“媽媽的救護車!”然而救護車卻疾馳而過,寶寶哭喊著:“媽媽不要我了嗎……”坐在救護車上的寶媽史鵬霞只能看著寶寶哭,她忙得顧不上多看孩子一眼。抗擊疫情期間,洛南縣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史鵬霞身處一線堅守崗位,多次路過家鄉卻不能回,她和同事負責從村上接回了全縣第二名確診患者,將其安全送到洛南縣醫院。

主動請纓全身心投入戰疫 三個孩子送給親戚照看

她接诊的发热患者后来确诊了 家里的三个宝宝好想妈妈 看完让人泪目

去年臘月二十九,當人們都準備休假回家過年時,時刻待命的洛南縣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史鵬霞突然接到了通知:到會議室參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緊急會議。

史鵬霞心裡清楚,醫院急診科承擔著120院前急救任務,而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120院前醫療急救系統承擔著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和日常新發熱患者院前急救及轉運工作,這給急診科的防控工作帶來很大壓力。史鵬霞家裡有三個小孩,其中一對雙胞胎只有三歲多。“我也深知責任重大,考慮到我丈夫也即將到鄉鎮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我就聯繫老家嫂子,把三個孩子送到嫂子家讓她幫我帶一段時間,這樣就可以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了。”

工作中,她每天都在科室待命,及時調整班次,增加120上班人數;防護用品緊缺,她讓優先供給院前急救醫務工作者。為了解決假期吃飯問題,她聯繫辦公室,協調上班人員用餐事宜。她第一個學會防護服的穿脫並給科室其他護士進行示範培訓。

她接诊的发热患者后来确诊了 家里的三个宝宝好想妈妈 看完让人泪目

“七步洗手法做到位沒?”“口罩戴好沒?”“新冠肺炎確診得診斷標準是什麼?”“防護措施分幾級,怎麼分,適用於什麼場合?”120每次出車前,她都要檢查防護措施是否到位,這些話常常掛在她的嘴邊,急診科的護士開玩笑稱她為“愛嘮叨的老媽媽”。

身先士卒戰一線 和同事接回一名確診患者

正月初一,上級要從120科室抽一名護士去支援洛南縣古城鎮衛生院(當時古城院住著全縣第一位確診患者),她第一個報了名。但護理部考慮到科室還有好多事情需要她協調處理,最終沒有同意。剛開始,大家對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不熟悉,在接診發熱病人時不免有些膽怯,史鵬霞總是第一個衝鋒在前。當家裡有小孩的護士去接發熱病人時,她總說:“你別去了,你家有小孩,我去!”年輕護士去接發熱病人時,她會說“你還小,讓我去……” 她總有理由自己去,可當同事說她也有小孩時,她卻笑著說:“沒事,孩子在嫂子家呢。”

她接诊的发热患者后来确诊了 家里的三个宝宝好想妈妈 看完让人泪目

史鵬霞告訴記者,讓她最難忘的是完成了全縣第二例確診患者的接診任務。“患者家距縣城比較遠,我們救護車上一共三個人去接他,當時我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確診患者。這位患者又發燒又暈車,一路上我們走了一個多小時,到醫院的時候,他躺在車上下不來,我就扶著他一直送到感染科。”史鵬霞告訴記者,第二天,當醫院告訴她接診的是一名確診患者時,她也深感後怕。“怕也沒用,我們就是幹這樣的工作,關鍵時候必須得上,這是沒有商量的!”

舍小家顧大家 三歲寶寶哭喊:媽媽不要我了

據瞭解,洛南縣醫院急診科120一天最多時出車40多趟,史鵬霞在這一天也出車7趟,半夜回不了家,他就和值班護士睡一張床。從正月初二到現在,她一直都沒休假,即便回到家,也是接打電話、收發微信聯繫工作。同事們勸她多休息,她卻總是淡淡的說“我不累”。

她接诊的发热患者后来确诊了 家里的三个宝宝好想妈妈 看完让人泪目

有一次去接發熱病人時,途經孃家嫂子家,三歲寶寶看到120救護車,興沖沖地喊道:“媽媽的救護車!”車子疾馳而過,孩子望著遠去的救護車哭喊道:“媽媽不要我了嗎……”院前急救、病房管理、搶救室工作,犬傷門診工作,高速路口執勤工作,和她有關的她都要操心。等到她有時間想到孩子,拿起手機和孩子視頻時,三個孩子卻賭氣不和她說話。

她接诊的发热患者后来确诊了 家里的三个宝宝好想妈妈 看完让人泪目

史鵬霞只是基層醫務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員,英勇的奮戰在防控疫情第一線。“相信通過大家的齊心努力,我們一定會擊退病魔,戰勝疫情,最終迎來春暖花開!”她說道。(記者:嶽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