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笔下的“姥姥”和蔡崇达笔下的“阿太”:浅谈两位人物的异同

倪萍笔下的“姥姥”和蔡崇达笔下的“阿太”:浅谈两位人物的异同

最近在看倪萍的《姥姥语录》, 她用真挚而朴实的文字感怀五十年与姥姥一起走过的日子。书里讲述的全是倪萍与姥姥在稀松平常的日子里发生的琐事,一件件、一桩桩被倪萍记录的清清楚楚,读到情深之处时,我不自觉的想到了自己的祖父母,心头一酸,跟着文字落泪了。

这部爱之经典在2012年荣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曾被倪萍带上了“朗读者”的舞台,情动千万人。

倪萍笔下的“姥姥”没有读过书,也不认识字,却在人生和岁月的锻造下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人生法则,质朴却很实用, 姥姥用自己的人生法则甚至比有文化的人还要活的明白通透。

姥姥那些朴实无华的道理,在倪萍的成长之路上如影随形,时时刻刻影响着倪萍的成长和抉择,倪萍坦言,自己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姥姥那些年最质朴的人生教导。

倪萍笔下的“姥姥”和蔡崇达笔下的“阿太”:浅谈两位人物的异同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刚刚看完的蔡崇达所写的《皮囊》里“阿太”这位老人,同样是出生在旧社会的女人,没受过教育,大字不识一个,阿太的人生法则却每每在蔡崇达遇到困惑时比任何心灵鸡汤都受用。

蔡崇达每每遇到过不去的坎儿,想不通的事儿时,都要跑去找阿太,然后跟阿太说上一会儿话,好像那些晕绕在脑袋里解不开的结突然就松了,突然就自己解开了。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

从这两位老人身上你会明白,真正的文化是一种向内探索的自我修养,而非你读过多少书,又识了多少字。

经过一番思考,在这两位都没有接受过教育的老人身边,却都培养出了一位有学识有见识的孩子,两位孩子的人生也各有千秋,那这两位老人身上肯定有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接下来,我将引入自己的理解浅谈这两位老人身上的异同,以及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01、阿太和姥姥的相似之处

1、两人对自己都“狠”

蔡崇达笔下的阿太像块石头,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她甚至是整个小镇出了名的硬骨头,即使九十多岁了,依然坚持用她那缠过的小脚自己从村里走到镇上。

每回蔡崇达要雇车送阿太回家,阿太都不肯,她总是非常生气的说:“就两个选择,要么你扶着我慢慢走回去,要么我自己走回去。”于是小镇那条石板路上,总能看到一个少年搀扶着一个老人慢慢往镇外挪。

倪萍笔下的“姥姥”和蔡崇达笔下的“阿太”:浅谈两位人物的异同

而倪萍笔下的姥姥对自己也是如此“狠”。五十多年了,活在倪萍面前的姥姥从来都是一副硬硬朗朗的模样,体重一生也只在上下两斤浮动。

见到好吃的东西,姥姥从来不贪嘴,倪萍说,每年端午节上水口的糯米粽子特别香,她一口气吃五个,姥姥只吃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我觉得姥姥不单单是怕胖了不好看,阿太也不单单是抗拒坐车喜欢走路这么简单,他们更多的是想要拥有一份长久的“自我约束”。

高尔基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克制,也会使人变的强而有力。

两位老人身上有着一股我们年轻人缺乏的精神——自我约束,这股精神使她们成为了生活的强者,这就是为什么两位“没文化”的老人,却让两位“有文化”的晚辈如此敬仰以至于为她们立碑注传的原因。

柏拉图曾说: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阿太和姥姥都是从旧社会的苦日子里走过来的女人,人人都说“奢入俭难,俭入奢易”,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变好,阿太和姥姥却并没有打破内心里从前那份坚守下来的“秩序”,她们不愿打破这样的“秩序”,并不是不愿意前进,而是不愿意忘本。

2、两人的内心都坚毅

阿太在失去自己的女儿时,所有人都担心阿太想不通,轮番在阿太房间里值守,看着阿太,生怕阿太做出什么傻事。

可阿太却异常的生气,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愤怒,嘴里骂骂咧咧,一个人跑来跑去。一会儿掀开棺材看看女儿的样子,一会儿又跑去厨房看祭祀的贡品做的如何。

倪萍笔下的“姥姥”和蔡崇达笔下的“阿太”:浅谈两位人物的异同

再来说说姥姥,姥姥五十多岁那年,小儿子为救战友而牺牲,姥爷因为失去儿子彻底疯掉了,每天都用酒精麻痹自己,常常一个人爬到房顶哭泣,好多次差点摔死。

而姥姥却和姥爷不同,没有疯癫,没有痛哭,日子照常过,还要时时操心疯掉的姥爷的人身安全,照旧忙前忙后的操持着家中的里里外外。

张洁在《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一书中写到:

一个人在五十四岁的时候成为孤儿,要比在四岁的时候成为孤儿苦多了。

同理:

一个人在五六十岁的时候丧子,要比一辈子生不出来孩子苦多了。

阿太和姥姥到了迟暮之年丧子,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条命,还有几十年来和孩子血肉相连的温情,可这些最终却都要被迫变成残忍的回忆,一天天的折磨自己的内心,能不痛吗?

只是人和人吞咽痛苦的方式不同罢了。

阿太和姥姥明白,身后还有一大家子呢,即使在内心死过几回了,这尊皮囊也不能倒下。有时候不是甘愿拥有一颗坚强的心,而是生活让你不得不拥有一颗坚强的心。

3.两人都在向内探索生命的本质

倪萍笔下的“姥姥”和蔡崇达笔下的“阿太”:浅谈两位人物的异同

阿太临走的时候说: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了,来去多方便。我们的生活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

而姥姥的一生,也不断的在求知。即使没念过书,不认识字,却喜欢听喜欢看一切美好的事物。

姥姥常说:人的肚子不能饿,没有稠的就喝点稀的,没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眼睛可不能饿着,眼要是见不着好东西,慢慢地心就瞎了,人就没用了。眼要是吃不饱,人就像个傻子。

阿太和姥姥都活到了99岁,在如今,已是很罕见了。通过对两位老人的解读,我越发觉得“内心的富有”与“生命的长度”是正相关的。多一份向内求索的的执念,少一份向外获取的欲望,让生命轻装上阵,才能走的更远。

总的来讲,从两位老人身上,我感受到了一股很柔韧的力量, 是生活的细枝末节给予的浑厚的智慧,源源不断,悄无声息的蕴藏在她们的言行举止里,影响着晚辈。

02、阿太和姥姥的教育观念不同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其实就是以身作则,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影响身边的人成为什么样的人。

倪萍笔下的“姥姥”和蔡崇达笔下的“阿太”:浅谈两位人物的异同

阿太曾把不会游泳还年幼的儿子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儿子差点溺死。没过几天,阿太再次把儿子扔进海里, 儿子却狗刨式的学会了游泳。

邻居们都说阿太心狠,阿太却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相比于阿太极端的教育方式,姥姥的教育方式就显得温柔了很多。

一次倪萍拿了公社的麦穗回家,想让姥姥给她蒸馒头吃,撒谎说麦穗是地里捡来的。姥姥并没有点破她的谎言,而是把弄好的死面团放在橱柜里,一放就是好几天,倪萍也左盼右盼了好几天,还不见姥姥蒸馒头,就扒开橱柜一探究竟,却发现一团面发霉了。

姥姥说:怪不得这面蒸不了馒头,小外孙,公家的东西拿回来那叫偷,以后可不敢了,偷的东西蒸不熟。

那么少粮寡食的年月,姥姥肯浪费那么大的一团面来教育一个5岁的孩子。后来被倪萍调侃,姥姥可以去教育部工作了。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倪萍笔下的“姥姥”和蔡崇达笔下的“阿太”:浅谈两位人物的异同

后来,阿太的儿子学会了游泳,倪萍也体会到了姥姥的用心良苦。两位老人用自己的教育方式让晚辈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行为 。

虽然阿太的教育方式比较极端,但教育方式并不是千篇一律,有些人就需要倒逼一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不例外。

03、阿太和姥姥的故事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1、站在阿太的角度: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无论是我开篇所写的,阿太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用自己裹着的小脚从村子里步行到镇上,还是我在谈论教育方式时所写的,阿太狠心的将自己的儿子丢进海里逼着他学游泳。

在做这些事情时,阿太总会说一句:

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着你这皮囊,将来是不会有出息的。

2、站在姥姥的角度:真正的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为

龙应台曾说: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姥姥虽不懂什么是“文化”,却用自己的一生在阐释着“文化”。 穷时,不失傲骨;富时,不忘恭谦;与邻里,总是给予在先;与亲人,时时温暖相随。

倪萍笔下的“姥姥”和蔡崇达笔下的“阿太”:浅谈两位人物的异同

多年来的历练和锻造,早已让这种气质深深的埋藏在姥姥的骨子里,受人爱戴。以至于倪萍身边的众多好友每每见到倪萍时,都会和她聊聊姥姥。

白岩松每每提到姥姥都会说:倪姐,快写姥姥吧,我们需要姥姥的精神。

3、站在蔡崇达和倪萍的角度:正确的价值观要尽早形成

意识决定行动,正确的价值观念越早形成越有利于个人以后的发展。

倪萍自小父母离异,她的童年是和姥姥一起生活的,姥姥的言行举止和思想观念是后来倪萍人生道路上的灯塔,一直指引着她前行。倪萍说,后来每每遇到什么事,都喜欢找姥姥去聊,所有事儿到了姥姥那里,自然都能解开。

倪萍笔下的“姥姥”和蔡崇达笔下的“阿太”:浅谈两位人物的异同

而蔡崇达很小的时候,也常常往阿太家里跑,虽然阿太有时候说的一些话,年幼的蔡崇达并不懂,可渐渐的随着年岁的增长,当他再和阿太聊天时,那些话语已经深深的烙在他的心上了。以至于长大成人后,阿太口中的道理竟也成了他奋斗路上的座右铭。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可见,一个人从小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给未来高举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方向。

04、写在最后

无论是我读“姥姥”还是读“阿太”时,我的眼前总能闪现出一幅老旧的、泛黄的照片来,有我的爷爷,我的姥姥,他们也是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的人。

爷爷教我识字、看书、听评书;姥姥教我勤俭、孝顺、立志向,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他们的教诲。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已经被生活带到了跑道上,每天都在各种追逐,各种赛跑,把人生过程了奥运会。

其实,不妨偶尔慢下来,在爷爷奶奶那里去听听他们的人生,六七十年前的故事和我们现在的故事,哪里不同?哪里又一样?

也许,不同的是时代,相同的是生活。没准儿,在他们那里,你的“百思不得其解”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作者:张小暖,观都市生活,写万千情感,走心也走情,如果您有情感故事,欢迎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