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的秦岚告诉你:撕掉标签,不设限的人生,是多么精彩无限

“《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杨绛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1920~1940年间,知识分子们的生活故事。由“围城”这个比喻,作者延伸出了对“婚姻围城”,乃至对“人生围城”的思考。

在小说中,“围城”代表了一种真实的困境。它告诉我们人生的追求,大多是虚妄的。这听上去或许很悲观,但故事中的主人公们,也确实因为追求,而遇到了各自的苦恼。比如苏文纨,她虽一直对婚姻抱有幻想,但“标签化”的人生,却打破了她所有对美好婚姻的想象。

面对苏文纨理想婚姻的破灭,紫陌不禁感慨:或许,只有撕掉“标签”的女人,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

不惑之年的秦岚告诉你:撕掉标签,不设限的人生,是多么精彩无限

1. 表面上是“婚姻围城”带来的不幸,实际上是“标签化”的人生带来的悲剧

苏文纨是典型的白富美,不仅相貌出众,家世也好,而且她并非旧时代的女性,甘愿过着“逆来顺受”的日子,而是追求与男人平等的地位。所以,她出外留学,并取得了博士的学位。在她看来,婚姻不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该是“搭伙过日子”,而是基于爱情的相知、相守。

因为苏文纨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谨慎的。所以,素日里,她高冷寡言,给人一种冰山美人的既视感。但,就是这样一位女子,最后竟然会与各方面都不如她的曹元朗,携手踏入“婚姻的围城”,不禁让作者借由方鸿渐的嘴感叹,“女人犯起傻来,真是没底。”

曹元朗是个庸俗的“诗人”,相貌、学识都比不上赵辛楣和方鸿渐,苏文纨与他结婚后,不仅粉碎了自己对婚姻的所有幻想,连她本人也变得十分世俗,甚至为了赚钱,还会做“私货生意”。有人觉得,是婚姻的围城,让原本高冷、不接地气的苏文纨变成这样,

但紫陌却觉得,“标签化”的人生,才是造成苏文纨幻想破灭的根本原因。

心理学有一种现象叫标签效应,说的是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标签具有导向性,无论好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与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

苏文纨一心想邀请方鸿渐,进入不被世俗约束的“婚姻围城”。但却因为没看清方鸿渐的套路,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苏文纨留学归来,年龄已不占优势,尽管她努力想追求男女之间的平等,但她还是必须要面对世俗的眼光,必须要活在“标签化”的现实下。

或许偏离预期,才是人生的常态。在“标签化”的人生下,苏文纨被“家世”、“性别”、“年龄”等等标签限制。尽管她也曾一度想要冲破枷锁,但她还是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普通人。或许,这既是她的无奈,也是她的悲哀吧。

不惑之年的秦岚告诉你:撕掉标签,不设限的人生,是多么精彩无限

2. 通过反讽的艺术手法,剖析“标签”,给苏文纨带来的负能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运用“反讽”的艺术手法,向读者直接输出了自己的观点。就比如,对于苏文纨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通过漫画式反讽、内敛式反讽、戏谑式反讽,既讽刺了她的“标签化”人生,又解释了她陷入婚姻悲剧的原因。

·通过“女人必须结婚”的标签,讽刺了苏文纨内心对年龄的在意

那个戴太阳眼镜身上摊本小说的女人,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的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她去掉了黑眼镜,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那女人平日就有一种孤芳自赏,落落难合的神情,大宴会上没人敷衍的来宾或喜酒席上,过时未嫁的少女所常有的神情。

这一段通过“眉清目秀、衣服讲究”等漫画式的笔法,先是勾勒出了苏文纨的气质、容貌。然后,通过“皮肤白得有些干滞、嘴唇擦了丰厚的口红”、“孤芳自赏、落落难合的过时未嫁神情”,讽刺了苏文纨明明在意年龄,想赶快进入婚姻,但是却故意保持高冷的扭捏。

苏文纨原本对爱情很看重,所以上学时,不轻易托付自己的真心。而且她理想中的爱情,是她高冷婉拒,男人紧追不舍的样子。但留洋回来的她,年龄已不是优势,虽然她尽量保持着高冷,但还是难掩内心对婚姻的渴望。于是,在“女人必须结婚”的标签下,过时未嫁让她显得落落难合。

不惑之年的秦岚告诉你:撕掉标签,不设限的人生,是多么精彩无限

·通过“女人就该取悦男人”的标签,讽刺了苏文纨盲目改变自己的荒唐

当着心爱的男人,每个女人都有返老还童的绝技。只能说是品格上的不相宜,譬如小猫打圈儿,追自己的尾巴,我们看着好玩而小狗,也追寻过去的,回头跟着那短尾巴乱转,就风趣减少了。

作者以戏谑的口吻,从方鸿渐的角度,称苏文纨的顽皮娇痴,是小狗在学小猫追着尾巴乱转。既逗笑了读者,还讽刺了苏文纨为取悦男人,而改变自己的荒唐。尽管她学习新式教育、出入社交场所,但骨子里仍然认为“女人就该取悦男人”,所以,在这样的标签下,她改变自己,并试图以此取悦方鸿渐。

但,同一个动作或是神情,有些女人做出来是可爱,而有些女人做出来却是不伦不类。苏文纨的气质一向是高冷、知性的,她为了取悦方鸿渐,模仿鲍小姐,做出顽皮、娇痴的样子,不仅没能吸引方鸿渐,反而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通过“女博士”的标签,讽刺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好像苏小姐是砖石一类的硬东西,非鸵鸟或者火鸡的胃消化不掉的。女人念了几句书最难驾驭,男人非比她高一层,不能和她平等匹配.

这一段是方鸿渐的父亲,得知苏文纨是女博士后,发表的一番言论。作者通过内敛式地叙述手法,侧面讽刺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按照男权主义的理论来看,男人的条件,一定要优于女人。所以,博士女,只有洋人,或是双料博士,才能驾驭。

虽然,20世纪初,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男女平等,但大众的普遍观念,没办法一下子转变过来。苏文纨深知这一点,也明白自己的博士身份,无法激起男子的保护欲,甚至还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所以,才会主动争取方鸿渐的爱。而当她被拒绝后,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于是她才会匆忙找人嫁了。

在世俗和自己圈定的“标签”下,苏文纨虽然一步步走进了婚姻的围城,但是这个“围城”却粉碎了她所有对婚姻的美好憧憬,让她真正的与世俗合为一体。或许,理想的丰满抵不过现实的骨感,所以,在各种“标签”的禁锢下,苏文纨选择了向世俗低头。

不惑之年的秦岚告诉你:撕掉标签,不设限的人生,是多么精彩无限

3. 撕掉标签,人生不设限,你才能实现理想、靠近幸福

尽管苏文纨曾设想过理想婚姻的样子,尽管她也曾小心翼翼地追求过幸福,但她还是向世俗低头,败给了“标签化”的人生。其实,现实生活也是一样,撕掉标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人活一世,没有谁能有勇气,并坚定地在不设限的人生里,实现理想。

但,如果你有勇气这么做了,不管结局如何,起码你能有机会,靠近幸福。演员秦岚,就是这样一个,敢于撕掉标签,并在通往婚姻的道路上,不辜负时光、不将就自己的人。

41岁的秦岚,至今依然是单身。身边的朋友,有的步入结婚殿堂、有的升为人母,而她却还在等待那个,理想中的爱人。当被问到:“对于爱情会将就吗?”

秦岚果断地回答,“绝不将就,为什么要将就?因为这是我的人生,我为谁而将就。”

转眼间,已迈入不惑。这个时期的女人,大多有儿女承欢,但秦岚却勇于抛开世俗对女人的定义,不因年龄到了,而结婚;不因为了结婚,而结婚。虽然,这样的观念,也许不会被认同,但秦岚还是用她的坚持和努力,活得神采奕奕。

在等待美好爱情的同时,秦岚积极磨炼自己的演技,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在《延禧攻略》中,她扮演的皇后富察容音,端庄、善良,集合了人间所有最美好的词汇,而这一角色,也助她在2018年的国剧盛典上,摘得了年度魅力女演员奖。

虽然,戏里的富察容音始终活在“标签化”的人生中,没有一天敢为自己而活;但戏外的秦岚,却能勇于摆脱标签对她的束缚,过着自己舒服的日子,期待一份理想中的爱情。

不惑之年的秦岚告诉你:撕掉标签,不设限的人生,是多么精彩无限

美国作曲家弗兰克·扎帕曾说:“如果你最终过上了无聊且痛苦的一生,那是因为你听从了你妈妈、你爸爸、你老师、你神父,或某个电视上的家伙告诉你该怎么去做那些该死的事——所以,这都是你应得的。”

亦舒也曾说过:“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人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活。而对于女人而言,任何的标签,都是对幸福的阻碍。有些人活成了苏文纨,她们受困于标签化的人生,活成了面目全非的样子;有些人,则像秦岚一般,撕掉外界给女人的标签,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活成了自己的女王。

所以,撕掉那些莫名其妙的标签,一起加油吧。相信随着你的强大,你能得到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与幸福也会越来越近。

不惑之年的秦岚告诉你:撕掉标签,不设限的人生,是多么精彩无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