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吃過你的剩飯?你吃過誰的剩飯

大概是去年的十月份吧,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參見了一次中華恩學的傳統文化視頻會。

誰吃過你的剩飯?你吃過誰的剩飯

參加的初衷很簡單:想突破自己 ,回顧這幾年的的生活,尤其是自己的思想已經處在瓶頸期,想辦法出去走走唄!在一個微信群內,恰好有個陌生朋友發了這方面的信息,而且一切都是免費,只需自己負擔來回的路費,試著按照所留的二維碼進入報名系統,很正規,還要填寫參加的初中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填過後提交,然後就忘了,很快被生活中的瑣事沖淡了忘掉了。誰知到了十一月份的一天,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通知我參見會議學習,是我的輔導員劉學長,並詳盡的告訴我具體的行車路線。

輾轉幾次換車,來到了一個很著名的飲品公司。報道了,見到了我的輔導員老師,一個很年輕的八零後小夥子,瘦瘦的,很精神,很安靜,當然也很熱情!

工作人員把我領到了宿舍,是六個人一間的,已經入住了兩個人,問一下,是浙江某公司派來學習的。當晚吃過飯,洗漱後躺在雙層架子床上看手機,恍惚似乎又回到了大學生活。


誰吃過你的剩飯?你吃過誰的剩飯

第二天早上,總輔導員召集大家開會,一共分成了留個六個小組,我被分在“忠孝兩全”組,站在前面舉著牌子的就是劉學長。總輔導員宣佈了時間節點,並強調前兩天是“止語”時間,沒有特殊情況不要講話,保持兩天內止語狀態,學習、迴歸內心。止語是佛界用語,指清淨身口意三業。俗話叫"閉口禪",這是一種很高境界的修行,分為心止和口止。內在相:心止,隨順所有世俗往來(並非指斷絕世俗往來,這會引導修行人進入斷滅見,會導致對立面二元境界的產生),來而不拒,去而不留,自在順緣。內心卻熄止一切凡心雜念,以更大地精進清淨心。外在相:口止,是身語意證入合一境界,更是修行人心止外在表現。不說卻知道,不言卻勝於言。身、口、意三業清淨後,自然通達"止語"境界。

一日三餐都是免費提供,全是素材,不過很好吃,廚師和餐廳服務人員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進門有志願者鞠躬祝福:恭祝學長用餐愉快!大家排著隊,帶了自助餐券,又有兩個志願者鞠躬雙手遞上餐具,雖是素菜,品種很多,味道也很好,全部都由會議地點的小洋人公司資助。

吃過早餐後排隊進入會場,通道旁是女志願者,穿著傳統服裝鞠躬相迎。按秩序進入會場,主持人上場,介紹了這次學習的相關情況,然後觀看肖老師的視頻講座。上午講的是中華民族的“根”:忠孝。很有啟發。十點左右,主持人宣佈休息十分鐘,到場外吃點水果點心。來到會議室外面,果然擺了好多水果點心飲品,志願者很用心,擺出了幾個很有愛意的造型。因為大家都處於止語狀態,200多人沒有任何人講話,取了水果點心在默默的享用。

誰吃過你的剩飯?你吃過誰的剩飯


中午的用餐時間到了,主持人少少總結一下學習內容,然後帶領大家讀感恩詞:

感恩天地滋養萬物,

感恩國家培養護佑,

感恩父母養育之恩,

感恩老師辛勤教導,

感恩同學關心幫助,

感恩農夫辛勤勞作,

感恩大眾信任支持,

以及所有付出的人!

進入到餐廳後,我發現志願者們總是在所有學員都用餐後才開始用餐。我取了自己喜歡的菜,要了一個饅頭,打上一碗紫菜雞蛋湯,怕飯後渴我專門把湯加滿。吃完饅頭和菜,湯只喝了一大半,我把剩下的一點點饅頭皮扔進碗裡,正想站起來把剩湯倒掉,早就注意到我的組長劉學長趕緊走過來,接過我的碗把剩湯倒進自己的碗裡。我以為他要幫我倒掉,可是接下來的一幕讓我目瞪口呆,永生難忘:年紀青青的劉學長沒有任何猶豫,把我的剩湯和饅頭皮一口喝掉!

接下來幾天的學習,我一直未從這個細節的震撼中清醒過來,直到學習完了所有的課程,知道節儉的美德和大愛,我也未能直觀理解劉學長的舉動。

後來止語結束,在從會議室到餐廳用餐途中,我有意和他聊天,試圖從他的言談舉止中找到答案。他只是始終微笑著,既沒有站在道德高度上的傲慢,也沒有被贊之後的感恩,好像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行為。交談中知道,他已經參加過華學恩學的高級研學,第一次參加過學習後就報名參加了義工,一年期的義工要經過十二次義工服務,我問是什麼動機讓你如此大愛?他笑笑:老師的講座裡有答案!

從其他義工嘴裡知道,劉學長家境頗殷實,父親是企業家,母親是個醫生。

學習之餘,我仔細觀察這些義工,有餐飲組的,有會務組的,有輔導員,有外聯人員,無一例外,他們都是恭恭敬敬的對待每一個學員,最吃苦,最勞累,最快樂的是他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發紫內心的真誠笑意,而且,大部分是80後,90後。每餐過後,都是他們把學員剩餘的飯菜收集起來,爭相吃掉。

誰吃過你的剩飯?在我以前的生活中只有我的母親,無論勝單位是什麼都無怨無悔的吃掉。

你吃過誰的剩飯?在我以前的生活中,我只吃過自己孩子的剩飯,連母親的剩飯我都未吃過!

今天,這一群大愛的孩子的舉動,讓我不得不對自己的思想情懷徹底反思,我也從這次的視頻會上,從這些年輕的志願者身上學到了好多好多!解決了我以前的迷惘和思索。

只感恩,不抱怨!

只恭敬,不傲慢!

破我執,改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