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叶文程教授

龙啸天

记得2017年的十二月份,得知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叶文程下榻卓兄的古瓷会所,我立即恳请挽留,让素未谋面的叶教授等等我,想借此机会拜见一面。没成想到在卓兄的帮助下叶教授欣然同意,竟然等了我有半个小时,实在惭愧。

本来以为叶文程教授会很严肃,但是见到他时却觉得他非常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一聊起来竟然是南安老乡,更是亲切了起来。我把自己收藏的北宋汝窑精品以图片的形式给叶教授品鉴,他看了我整理拍摄的北宋汝窑高清图片、高清细节图分析、高清微观图分析,连连说到“对、对、对,不得了,北宋汝窑非常难得,你年纪轻轻能收藏到北宋汝窑真是不简单、真是不简单,而且都是精品,十分的难得,好好保存,好好保存”。

我与叶文程教授

看着叶教授这么兴奋,我立即跟他交流起北宋汝窑的鉴别,他也连连说“对、对、对,不简单,看来你对汝窑有深入研究,这个月12月27日北宋汝窑大会你看有没有时间参加,可以去看看”,那一阵子我刚好事情最忙的时候,连忙说道:“我知道, 中国宋代汝窑研讨会这个月27号在浙江湖州招开,本来想去学习一下,但是实在太忙,还是先把自己的基本功练扎实再去参加比较好,这样更能理解”,叶教授鼓励起我来“嗯,嗯!北宋汝窑是中国最伟大的瓷器,也是最好的瓷器,一定要好好收藏。”当时我真的受到了鼓舞,开心极了,知道自己收藏路子对了。

我们聊着、聊着,聊到元青花,我一时兴奋又迫不及待的拿出自己收藏的元青花釉里红狗头盖罐高清图片、高清细节图、高清微观鉴定图给叶教授,他看了看,说道“对、对、对,这是元青花釉里红,这里有只‘秋虫’,你看微观多漂亮,这是苏麻离青的微观”,我兴奋的说:“是的,苏麻离青会变色,在不同光线下颜色会发生变化,您看这张就呈现出宝石蓝的色彩,而且苏料会晕散并且有串珠纹,青花也会微微下沉,您看这微观太美了。”

我与叶文程教授

叶老仔细听着我的介绍,频频点头。“您看这底胎干、硬、粉,火石红非常的自然,这釉面老瓷一定会有脱玻现象,这胎釉太明显了,这个苏麻离青微观立体感非常强,只有大气泡和小气泡,几乎无中间气泡,这是元代苏麻离青的特征。您看这一张高清微观图像不像星空、银河系,实在太美了”。叶教授听了我解释,连连说对,“对、对、对,这青花釉里红都对,非常难得……”

那一天叶文程教授眼睛泛光,就像一位久违的长者,慈祥的面容时时展露出笑容,就算到了今天,往事还是历历在目,回忆起来依然是那么亲切。在他的鼓励下,我更加明确坚定收藏的道路和今后的方向,我知道我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感谢叶教授,可能您不知道当年的评价对一位年轻的收藏家有多么重要,收藏之路有您的肯定,就像人生的航道中看到了指引的灯塔,感谢叶教授,我就是您的小老乡,我一定会坚持走自己的收藏之路的。

我与叶文程教授

2019年厦门古代艺术品研究会会员大会上,我又见到叶教授,叶教授依然平易近人,见到我也很高兴,晚宴上我与叶教授相约,择日登门拜访。2019年7月13日我如约来到厦门大学叶老家中,老人家就像家中长辈一样慈眉善目、非常和蔼,等待泡好一壶好茶后,叶老仔仔细细的研究了我的北宋汝窑专著,并且每一页都看得非常仔细,对于整本书的内容赞不绝口。

他看到了整本书对每件【汝窑的微观分析】、【北宋汝窑仿青铜器研究】、【北宋汝窑鉴定的科学依据】等论文,非常的高兴,一直说道:“对、对、对,鉴定就是要有依据”,我连忙说道:“是的,每一件藏品除了传统眼学、现代微观学,甚至我还会采用科技手段去验证,这样才有说服力”。叶老很高兴,:“对、对、对,这样才有说服力,才更加科学”,一个上午的时间系统分析了书中的藏品,并且认真与窑遗址的残片进行比对、分析,一直说道:“很不容易、很不容易,写出来,你已经成功了”。

虽然是简单的鼓励话语,让我更加坚定了今后研究北宋汝窑的决心,一定会把北宋汝窑文化研究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再次与叶教授相约,以后就经常性的拿着藏品登门拜访,与叶教授进行深入研究。叶文程老先生详细的鉴定了几件北宋汝窑与宋金钧窑,对于古人所创造出的器型赞叹不已,他每一件都看得非常仔细。高兴之余从书房找出窑址发掘的北宋汝窑瓷片进行比对,并让我上手借助显微镜设备进行观察,我也把窑遗址瓷片与藏品进行对比,并让叶教授也进行比较。

我与叶文程教授

叶教授高兴的说,“对、对、对,你看两个微观都一样”,藏品中叶教授特别对于北宋汝窑狻猊烛台仔仔细细的研究起来,一直说到:“对、对、对,看器型、看支钉老化,老化得非常明显,已经钙化得非常成熟,非常自然,没有争议,非常生动,你看那眼睛,就像活的一样,非常难得、非常难得”;叶老看着狻猊烛型台并说:“这种狻猊器型西晋就有,这种器型十分少见,汝窑能流传至今还保存这么完整,十分难得,要好好珍惜”。

当观察北宋汝窑观音香薰炉 ,我与叶老探讨起来“北宋晚期,宋徽宗时期灭佛、毁佛其实是历史上的误解,宋徽宗时期道教兴盛,宋徽宗是把佛教归为道教的另一个支脉,通过改变僧侣服装、称谓、庙号,保留绝大多数的寺庙的佛像来传承,时间短短的六年,可以说佛教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保护起来,才会有这些佛像的流传于世。”

我与叶文程教授

叶老非常赞同我的观点,我告诉叶老自己还将进一步整理资料,把窑遗址的资料进行比对、进一步显微镜微观鉴定的判断依据、并有条件的话再运用科技检测再次论证,然后集结成册。叶老听后非常高兴:“对、对、对,全国现在还没有一本这么详细的书,特别是研究汝窑。”

看着叶教授这么肯定我的研究,我突然萌生想法,让叶教授为我的北宋汝窑研究写序,叶老欣然同意,并题了几本书名作为日后出书备用。说实在,真心感激。人生之路非常的漫长,也非常的短暂,能在漫漫人海之中遇到叶老是我人生中莫大的福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