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陈春波 白玉、青玉香漫丹青染白露香囊一对

此对香囊由白玉和青玉雕就,形制圆润饱满,在香囊正反两面 圆形开光处,均浮雕山水、亭台、虬松、祥云,具山水清幽意境。香囊顶盖亦镂空雕刻虬劲松枝,工艺尤为细致。 器小乾坤大,小小香囊却综合运用了镂空雕、浮雕、阴线刻及 器皿掏膛等多种雕刻手法,殊为难得,且香囊厚薄程度拿捏得当,太薄则易碎,太厚则显笨拙,特别适宜于日常佩戴,且成双成对,值得关注。 陈春波:苏州玉雕名家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陈春波 和田玉籽料 青玉钟鼓馔玉香囊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陈春波 和田玉籽料 青玉钟鼓馔玉香囊

香囊,古时又称香包、花囊、香缨、香袋、香球、容臭等,因佩戴在身,又称“佩香”“佩帏”。香囊,不仅散发神秘迷人的气息,还可镇定心神,抚慰心灵,更叫人心动。从屈原《离骚》中的香花香草开始,人们佩戴香囊,既是外在的优雅,也是内在的高洁。 此对香囊由和田玉籽料及青玉雕就,形制若一,以镂空雕及浮雕手法雕就,工艺细腻,具文人气息,且厚薄适宜,可随身佩戴,或悬于颈,或挂于包,或点缀于车,或挂于香闺,“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与一身的妙品。

陈春波:苏州玉雕名家 款识:旨远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案上烟云文房三件套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案上烟云文房三件套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案上烟云文房三件套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案上烟云文房三件套

此套文房为青玉质,颜色厚重典雅,玉质细腻油润,笔筒为方形,并有四倭角,四面开光处浮雕渔樵耕读,构图疏朗, 意境清幽。砚台亦为方形,边角圆润,饰以如意纹,具古朴风貌。笔架为山形,层峦迭嶂中,斜探出一株松树,具遒劲意蕴。 整套作品可赏可玩,将艺术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是中国传统书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陈设。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陈春波 青玉翠攒峰峦山水砚屏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陈春波 青玉翠攒峰峦山水砚屏

砚屏形制与独扇式座屏相同,但形体较小,常置几案上,是用作陈列、摆设的观赏性小型屏风,故江南又称台屏

屏心常见的有大理石、嵌瓷片以及玉器等,置于砚端以障风尘之屏,多以玉、石、漆木为之,与立 于案头之小屏风类似。 此砚屏屏心为青玉质,玉质细腻润泽,颜色均一厚重,高浮雕山水画面,画面层次丰富,细节处理一丝不苟,但见远山迭嶂,树石相间,云烟缭绕,水波荡漾,孤舟横于河边,近处的芦苇则随风飘曳。整器观之精致典雅,一股书香文气扑面而来,置于书房案头,自有一番“文房案头砚有 屏,挡风蔽日笔生花”的情趣。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牧牛图笔筒砚台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牧牛图笔筒砚台

山水人物青玉笔筒,直口,平沿,筒形,平底,三足。笔筒通以浮雕技法琢饰,外壁通景牧牛图。但见远山峭壁,小桥流水,一派安居乐业的民俗风情。全器构图繁密,层次清晰,雕刻生动,为碧玉笔筒之精品佳作。作品与一方砚台成套,更为难得。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喜上眉梢笔舔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青玉喜上眉梢笔舔

凡作书画皆需笔舔,使所蘸之墨色均匀,避免发生浓淡不均的现象。时至今日,作为文房雅玩,笔舔的实用价值,已经被观赏与把玩性所取代,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玩”了,这件笔舔也是如此。笔舔以青玉为材,呈方形,高浮雕喜上眉梢,工艺精巧优美,可供赏玩。本件笔舔虽为文房小器,却有大样,琢工精细,以端庄、形美、玉润取胜,当属文房雅玩之妙品。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和田玉籽料守护扳指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和田玉籽料守护扳指

陈春波 白玉、青玉文房作品 | 新春雅集

和田玉籽料守护扳指

扳指以和田玉籽料为材,玉质油性佳美,玉色均匀。造型与设计也富有特色,在扳指之上,立体雕刻为瑞兽,具守护平安之吉祥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