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那天我拿起一本艺术大师名作的合集,心里想着:看看维亚尔也不错。书很厚,写了有一百多个画家吧,每个画家只介绍一幅作品。没想到一翻开来,果然是维亚尔!!这个概率是多少?几百分之一?一句话:心诚则灵呀!


「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维亚尔是我特别喜欢的画家。要问我最喜欢哪个,我还真说不上来,但是维亚尔能排到前三。他的画多为复古的腔调,喜欢用墨绿、铁锈红等暗淡的颜色,别有一种旧时代的雅致。


维亚尔是纳比派的代表人物。纳比Nabis,是从希伯来语“nabhi”中来的,原意是“先知”、“受启示”,所以这个派有时又被称为“先知派”,以平面色彩感强,强调装饰性为特色。在艺术史中,纳比派寿命很短:1890开始,1900年就分崩离析了。

维亚尔是纳比派的内景画家,极少画户外画,这幅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六人的大内景》:

「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画的是典型的19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家庭。

当时整个巴黎都流行植物风的装饰,连地铁口的栏杆都是铸铁式花叶结构,所谓的 ART NOUVEAU 新艺术风格。


这幅画中,观者看不到任何外部景观。门紧闭着,窗户被窗帘遮挡,光线暧昧不清,充斥眼帘的,是十几块花花绿绿的地毯,以及花花绿绿的墙纸和窗帘。几件新艺术风格的家具随意摆放着,六个人物近乎消隐在背景中,被这个花花世界所淹没。


这个19世纪末风格的客厅被认为是纳比派的老大哥保罗·兰森家的客厅。表面看起来是平淡无常的家居场景,实则暗潮汹涌,揭露了一个当时震惊画坛的丑闻。

而且,故事的主角跟维亚尔有非常亲近的关系。


「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画面中间坐着的唯一的男人自然是保罗·兰森,旁边站着的是他的妻子。他们的房子在蒙帕纳斯街上,是当时纳比派经常集会的场所。

维亚尔出生于1868年,在他15岁时,正在服军役的父亲不幸去世,母亲靠在地下室做裁缝养活一家老小,日子过得很艰难。

他在1890年加入纳比派,从此经常在保罗家与其他志同道合的画家探讨艺术。


纳比派的成员们在彼时都是20多岁的小伙子,也都是当时画坛最激进的革命分子。他们积极对抗学院沙龙派,也反对追求户外写生的印象派。他们钟爱高更、梵高和秀拉,追求色彩美学,要让颜色“从色筒中喷薄而出”。

“画是平面上被不同色块以一定秩序组合成的。"纳比派的代表画家莫里斯·丹尼斯一语道破这个派别的特点。


印象派的爱德华·德加曾说:画是自然外的人工产物,需要犯罪的智慧。用来描述这幅画再合适不过。


画面最右边,有个黑衣女人,背对观众,佝偻着背。她是画家维亚尔的姐姐玛丽。

「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她站在最边缘的位置,弯腰在做家务,要么是缝纫,要么在做晚饭,好像有些年纪了。


现实中维亚尔与这个姐姐,母亲以及奶奶一起生活。作为贫寒家庭出身的长女,玛丽相貌平平,一直没嫁人,直到弟弟维亚尔开始着手帮姐姐安排。

1893年,维亚尔将同在纳比派中的画家好友罗塞尔介绍给了自己的姐姐,并促成了这桩婚事。罗塞尔比玛丽年轻,长相英俊,有钱,却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


然而,两年后,1895年,罗塞尔离开了妻子,走出了与维亚尔及维亚尔的母亲姐姐一起生活的房子。


为什么呢?

因为他爱上了老大哥保罗的小姨子日耳曼娜。

日耳曼娜是个红头发的美女,也就是画面中靠左边的女人,黑色上衣绿色裙子,侧身而立。


「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画中的日耳曼娜背对观众,却呈现出与玛丽完全不同的姿态气质和身体语言。


「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玛丽作为被抛弃的原配,佝偻着背忙于家务,在画面最右边,一半身子已经处在画面外,似乎刻意躲避着外人的目光。如果不了解原委,还以为她是个老仆人呢。


而小三日耳曼娜呢?

身姿挺拔,状态放松,红色的头发梳理得齐整,黑色上衣和绿色的长裙很有质感。虽然她只露出一小半脸,观者却可以想见她的美。

她被身边人称赞为美得如“圣殿的光”,罗塞尔等周遭一众画家通通拜倒在她的绿色石榴裙下。

在法语中,这种女人被称为“吃男人的女人”。

乍一看,维亚尔对日耳曼娜的描绘趋向保守,长袖高领长裙曳地,一点都不裸露,但是这是这种“不露”反而凸显出她那极富诱惑性的美。

真正的美女,从来不靠低级的肉欲。

同样是背影,同样是长裙,两者处境高下立见。


日耳曼娜面对着的老太太,是维亚尔的母亲。

「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同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老母亲一样:她慈爱,隐忍,不辞劳苦拉扯着儿女,默默奉献牺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维亚尔多次画他的母亲。他一辈子未婚,终生和母亲姐姐生活在一起。母亲,是他力量的源泉,是他的顶梁柱,是他的天。


这幅画中,母亲被安置在窗前的沙发上,沉稳的像一座山,虽然身着黑衣,背光,也看不清表情,但背后窗帘透进来的光在母亲身上撒上一层光环,使得人物身上带了一种天然的神圣感——这世上,还有比母爱更神圣的呢?

这样的母亲,面对女儿的情敌,会说什么呢?

「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这是一次特殊的会面,就发生在1895年10月的某天。

在保罗家漂亮的大客厅里,保罗和妻子坐在客厅中心的大办公桌旁,保罗似乎在认真看信,妻子站在身边,似乎也在关心着信上的内容。那时候的人都热衷于写信,看报,读书。

「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保罗和妻子在画面的中心,却不是画面的焦点。他们的心思也不在信上,在哪里呢?

自然在老母亲和女儿情敌的对话上。

右边在做家务的姐姐,虽然在忙,但是可想而知,心中的忐忑和不安,她的头低得很刻意,手也应该是抖着的吧?


所有的人都似乎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但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左边的一对老少身上。

「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他们具体聊什么了呢?


可想而知,自然是老母亲劝说女儿的情敌结束这段不伦关系,让女婿早点回归家庭。但是两个人的姿态如此轻松自如,谈判结果似乎很不明朗。

然而,会面中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出轨的丈夫罗塞尔去哪里了呢?

在1895年维亚尔给朋友看的第一版草稿上,罗塞尔是在的,他就在画面中右边的门处,正打开门想往外走。后来维亚尔给改成了另一个黑衣的老女人,被证实是日耳曼娜的妈妈。


「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维亚尔显然不想把这件家丑彻底外扬,虽然这件桃色丑闻已经在艺术圈内轰动一时。

面对自己的至亲,维亚尔选择将故事的一部分隐讳不谈。


这幅画中,也没有维亚尔。会面的那天,维亚尔因为在外省服兵役并没有出现。后来母亲给他写信说:“我们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夜晚,但是貌似没有什么进展。那个年轻的女士(日耳曼娜)好像很快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不愿再提,而至于罗塞尔(女婿),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固执。”


贤惠可怜的姐姐玛丽,画面最右边的原配,在会面的第二天对母亲说:“我们还要再耐心等等。”只要丈夫能回来,她愿意不计前嫌,原谅他,张开怀抱迎接他。


维亚尔借助想象,如临现场般将这个矛盾爆发最巅峰的场景描绘了出来。人物之间看似疏离镇静,没有明显的动作冲突,然而,一切尽在不言中——姐姐的卑微,母亲的善良,小三的潇洒,以及外人的冷眼心态。


背景介绍完了,这时候再来看这幅画,是不是感受完全不同了呢?

「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家常人家的客厅,这是一个封闭的舞台。舞台上所有的装饰道具,都在为冲突的戏剧情节制造某种氛围。

和地毯墙壁上的花花草草相呼应,这也是一个“拈花惹草”的桃色事件。桌子上大量的信件,暗示了这件事影响之大,众人皆知。

演员们面目模糊,却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着自己的立场和处境。


彼时,易卜生和梅特林克的戏剧风靡于法国。

1893年建立的作品剧场,一度热播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由法国音乐家德彪西谱曲,讲述的是嫂子与小叔子的不伦之恋——这与维亚尔家的丑闻如此相似!

维亚尔和挪威画家蒙克,曾经为这个剧场做过装修。他的画自然也受到戏剧的影响。

在那个时代,资产阶级的品味正在于此——悲剧性和矛盾冲突性。


1900年后,纳比派就分裂了。当时一起聚集在保罗家的几个年轻人后来都成为了大师,比如莫里斯·丹尼斯、皮埃尔·博纳尔、菲利克斯·瓦隆冬等,后来他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艺术方向。而维亚尔,没有走向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激进道路,而是回归传统绘画,继续描绘着最钟爱的巴黎资产阶级生活题材,成为了纳比派最富盛名的艺术家。


「维亚尔」一桩桃色丑闻引发的会面

左起:罗塞尔;维亚尔;罗曼;菲利克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