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最後的日子(四)

無論我們怎麼精心護理,母親還是越來越傻了。畢竟她年歲大了,那年她已81歲了。然而,鬧心的事情總是不斷的。兒子在高考前一週,得了急性痢疾,在學校吃點藥不大見效,就回來在礦上醫院輸液。我把他安置好輸上液,就回家取錢。我到家一看,母親把自己的大便抹在床邊、涼床上哪兒哪都是。我趕緊收拾,清洗完畢給她裹上床單,再去看看兒子。忙了兩天,兒子返校了,我才好歹鬆了一口氣。

現在回憶起來,那時真像打仗一樣。在兒子高三後半學期,我每週末都要去縣城一中看兒子,給他送些吃的。每次去縣城,都先把母親餵飽,用床單把她裹好。到縣城30多里路,有車搭車,沒車騎自行車,一般都是中午去,冒著酷熱,真的很辛苦!還好,那時我還比較年輕些,還能挺得住。

兒子總算沒有辜負姥姥的期盼和我的一片苦心,成績直線上升。全年級1000多名學生,他從排名170名,上升到88名……56名,最後高考到前40名,順利考上了國家重點學校——東北大學。兒子考好了,在我沉重的心頭上,總算是有了一點精神安慰吧。

母親最後的日子(四)

參加高考的學生

手捧兒子的錄取通知書,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我的母親以她天高地厚的愛,撫養了我們姐弟和我兒子兩代人,還以她的樸素品質和情懷感染教育了我們。我獨自攥著媽媽業已乾枯的手,任淚水溼透衣袖,任思緒如滾滾波濤……

是媽媽告訴我們做人要從小看大。我們從上一年級起,母親每星期都要檢查我們的書包。別看她不識字,記性特別好。書包裡多一根鉛筆,少一塊橡皮,她記得特別清楚。如果多了少了,她都追問原因。母親從小就告誡我們,不許拿別人的東西,換著用也不行,對我的要求非常嚴格。

母親最後的日子(四)

鉛筆盒

是媽媽教育我們做人要勤儉持家。那些年,每到秋假媽媽都帶著我們到山上撿酸棗。回來用大鍋煮,然後把核兒弄出來,到集市上賣酸棗仁;還撿蓖麻,賣蓖麻子……攢下錢交學費和買學習用品。我們上學用的鉛筆,直到筆頭捏不住了才扔掉,練習本用了正面用反面。我們姐弟三人,從小懂得節約,從不浪費東西。

是媽媽影響我們做人要知恩圖報。那年,姐姐初中畢業了。她成績非常優秀,但念不起高中,只能唸了師範,師範省錢呀!春節回家,姐姐沒路費了。沒辦法,她用報紙糊了個信封,貼張白紙寫上地址,寫信向家裡要點兒路費。母親讓郵遞員叔叔,給姐姐郵三塊錢。郵遞員叔叔說:“大娘,三塊錢太少了,我給您搭上兩塊郵五塊吧!”母親感動得千恩萬謝。那時,郵遞員工資並不高呀。過了一段時間,母親攢夠了兩塊錢,還給了郵遞員叔叔,還往他的車兜裡放了一些大棗兒,以表示心中謝意!

母親最後的日子(四)

郵遞員

是媽媽激勵我們做人要勤奮上進。我們姐弟三人之所以能夠健康、茁壯成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傳承良好的家風。我們姐弟三人學習成績都很好,年年有獎狀拿回家。母親看到這些,臉上總是笑咪咪的,比吃了蜜還甜。她從來不打罵我們,甚至連大聲喊都不會,更不可能用大套的理論來說教我們。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用她那甜美的乳汁、勤勞的雙手和正直、勤懇的品質,把我們姐弟從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點點滴滴地教誨成國家正式職工。我們姐弟三個都先後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們姐妹倆都是人民教師。弟弟在縣廣播局上班。因為工作出色,他曾榮獲了團中央的新長征青年突擊手的光榮稱號。我和姐姐也曾受過不同級別的表彰。我曾獲局級優秀教師、優秀中隊輔導員等稱號。是家風的傳承,促使我們積極向上,走到哪兒都讓人放心。良好的家風,是留給我們子孫後代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現在老母病重,兒女回報是應當應份的。但床前扶持臥床老母,說不累是假的。就這樣辛辛苦苦地,我一個人護理母親已4個多月了。其間,姐姐週末過來搭搭手。暑假了,外甥女上大學回家了,姐姐就不能來了。兒子高考完畢,也回家了。由於日夜勞累,天氣又熱,有一天我覺得頭重腳輕,迷迷糊糊的。兒子把我扶到床上,往我的額頭上、肚皮上貼西瓜皮降溫。這笨法,還真管些用。兒子又給我買了點藥,一半天也就硬抗過去了。這期間,我不能倒下呀,我還有重病的老母需要我護理啊!

那時候,老同事們有時來看我母親。他們看我瘦小羸弱的身體,都深表疼惜,勸我臨時僱個幫手。我說,這是生我養我的媽媽,再苦再累我也心甜。我必須盡心竭力地照顧好呀!

一直到快過年了,弟弟家也沒什麼農活了。他一再要求,把母親接回了老家,由弟媳照料。我就經常回老家,看望伺候母親,幫弟弟他們做點家務事情。

1999年春,母親病故,享年82歲。她走得很安詳,只是很瘦弱。母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無比悲痛,我經常夢裡哭醒。但我不後悔,不遺憾,因為我努力做了我該做的事情!

母親最後的日子(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和母親最後的日子,是我永遠懷念的。常言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那些日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做的,理所當然的。祈禱我的媽媽在天堂生活得快樂、幸福!願我的媽媽在雲際之中,永恆眷顧著她的子子孫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