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窗臺上的吊蘭


散文|窗臺上的吊蘭


我是一個不會養花的人。燦爛鮮豔的花到我手裡,也就經歷一段原本的輝煌期,然後,在我的侍奉下坦然的黯淡離去。

我陽臺上的花,基本上是比較好養系列的:有一大盆長的很高的蘆薈,一盆仙人球,一盆綠蘿,還有銅錢草。春節才買的牡丹,花已經凋落,只剩下長了斑的葉子,蝴蝶蘭是不需要特別養的,等花落了,我也不會調理,只剩下幾根枝子而已。

關於我不會養花的事蹟,有一個經典的例子。

原先,我們住在一個帶院的平房裡,裡面種了一些蔬菜。回老家看院子裡有五顏六色的馬紮菜花,非常漂亮,就挪了一些,栽在了院裡。

這種花特別容易活,是那種你扔在那裡就會自己生長的花,結果,我過於小心,從院子的這邊倒騰到那邊,又從那邊倒騰到這邊,生生的被我挪死了,這件事也成為我不會養花的一個鐵證:不會死的花都被我挪死了,還有什麼花能養活呢?

但是有一種花我即使不管它,它也會自己活很久,那就是我辦公室窗臺上的吊蘭。


散文|窗臺上的吊蘭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遲遲沒有開學,直到3月初才開始上班,從放寒假開始一直到開學,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沒有給吊蘭一滴水,我看到已經有了分枝的吊蘭顏色變成了慘白色,長長的葉子也已經萎靡不振,耷拉在盆沿上。

我給吊蘭澆上水,就在那裡觀察它,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葉子的顏色已經有點泛青,看起來有了點生氣。過了一天,吊蘭已經恢復了生機,重新變回了原本的綠色。

我在休息的時候,就在思考吊蘭的生命。

在百花中,它算不上一顆花,因為大多數時候,它只有葉子沒有花,即使開花,也只是很小很小的白花,很不起眼,也沒有什麼香氣,我們基本忽略不看。

我們養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淨化空氣,沒有人養吊蘭是因為它好看,花朵豔麗,所以在百花叢中不會有它的名字。

但就是這麼一種植物,生命力是多麼的頑強,即使沒有人去管理愛護它,它也安靜的生長,自己儲存著能量,一直堅持到有人想起,給點雨露,又能維持很長的時間。大多數時間裡我們不注意它,也不談論,只是在它開花的時候說一句:原來吊蘭的花也很好看啊!

而它從不張揚也不喧鬧,就是安靜的開放,安靜的凋落,葉子依然茂盛,新的生命在其中不斷的繁衍生長,直到盆裡無法盛放。

在生命的旺盛期,受到別人的恩典,它就使勁的瘋長,在枯竭期,沒人理它,它就安靜的等待,靠自己的力量堅持,直到有人想起,然後不計前嫌的繼續蔥鬱下去。


散文|窗臺上的吊蘭


我為什麼用那麼長的時間去觀察吊蘭,去思考它的生命,因為,我覺得它很美,不僅樣子美,生命的狀態美,對待生命的態度更美。我很想做一個像吊蘭的人,像吊蘭一樣生長的人。

其實,我本就是一個普通的人,在芸芸眾生中,也就是一棵無人知曉的小草,一株吊蘭,只不過,我沒有吊蘭的淡然,沒有它的堅強,更沒有它那種對待生命的莊重。我會計較,會煩惱,會放棄希望……

這時候,我就特別希望自己是一棵吊蘭,安靜、默然的生長,悄然地開放,儘管外在有時汙濁不堪,也能用自己的能力去淨化它,變為自己的一種養料,豐富了自己,乾淨了世界。

我不會養花,但吊蘭在我的手裡仍然會安靜的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