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魚之“漁”,會東菸農村官鋪就長效致富路


長魚之“漁”,會東菸農村官鋪就長效致富路

陳開興在翻鬆有機肥

會東縣是全國菸草生產第一大縣,種植面積、產量、產值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日前,會東縣鰺魚河鎮長魚村四社菸農陳開興,憑藉自己的勤勞智慧,成為第一屆全國菸農增收創富大賽菸農組金獎得主。全國獲菸農組金獎的共有10名,陳開興是四川省此項殊榮的唯一獲得者。

創業,難不倒有信念的人

1985年,17歲的陳開興因家境貧寒而輟學。在縣政府的領導下,陳開興開始了100株煙苗的試種,成為長魚村第一個種植菸葉的人。 2014年高峰時期,通過流轉、租賃土地的方式,陳開興的菸葉種植面積達154畝,年收入90餘萬元。2018年被評為會東縣烤煙大王。

講誠信、肯鑽研,多年來,他積極引導菸農們誠信為本,絕不摻雜使假。為了保證菸葉質量,陳開興每年要購買七八車羊糞作農家肥,今年還打算把燃燒後的生物質顆粒燃料和草木灰混合放入煙窩做試驗,他認為,菸葉質量始終是種煙收益的重要保障。

長魚之“漁”,會東菸農村官鋪就長效致富路

陳開興看育苗棚出苗情況

村官,就要讓百姓有盼頭

2013年,陳開興任長魚村副村長。在長魚村群眾眼裡,陳開興是個不折不扣的“熱心腸”。村裡有設施不足、技術不過硬的村民,他就讓菸農把煙運到他的烤房來烤,並傳授自己多年積累的種植和烘烤經驗。

在陳開興的帶領下,長魚村4社的菸葉從無到有,從有到強。而長魚村,也在4社的影響之下,全村種煙規模發展到3000餘畝,菸農菸葉收入達1200萬元。

“與其叫群眾幹,不如干給群眾看。”建通村公路、建水窯、建烤房,陳開興不知跑了多少路,積極爭取上級支持,親力親為拉資金、抓建設,坐落於深山的長魚村漸漸改變了模樣。

“有黨的正確領導,有政府的富民政策支持,有菸草行業的扶持和帶領,我們收入才有保障,未來才有希望。”在陳開興堅定的眼神裡,能看到長魚村的無限希望。

鄭佳莉 本報記者 朱夢蝶

審核:楊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