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薛延峰:“請”回羊肚菌 撐起致富“傘”

3月4日,早上7點多,洛川縣槐柏鎮武石村第一書記薛延峰起床洗漱後,來到村裡試驗田的大棚裡,和技術員一起分析棚裡羊肚菌的長勢。他一會兒掀起地膜看看,一會兒抓把土壤捏捏,不時地向技術員叮囑著注意事項。

第一書記薛延峰:“請”回羊肚菌 撐起致富“傘”

“每天都要來看看它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薛延峰笑著說,看著它們每天一點點長大,心裡很是欣慰。

第一書記薛延峰:“請”回羊肚菌 撐起致富“傘”

大棚裡的羊肚菌,是一種珍稀的食、藥兩用真菌,因菌蓋表面狀如羊肚而得名,由於它的營養、美味,經濟價值很可觀,市場上一公斤大概能賣到150到300元。武石村的羊肚菌共20棚,佔地8畝。

這些羊肚菌,可是薛延峰專門從外地“請”回來的。2019年5月,薛延峰被市委組織部派到洛川縣槐柏鎮武石村擔任第一書記兼任駐村工作隊隊長。來到村子後,薛延峰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挨家挨戶調研,掌握村情。面對村裡產業單一、川道土地閒置等問題,他萌發了利用閒置土地發展第二產業來增加村民和村集體經濟的想法。

第一書記薛延峰:“請”回羊肚菌 撐起致富“傘”

有了想法就去幹,薛延峰帶領部分村民外出考察項目。在黃龍、延川、安塞考察學習種植羊肚菌,大閘蟹、養殖蓮花雞後,薛延峰結合村的地理環境、氣候,經過多方諮詢、討論後,最終確定發展週期短、投資小、見利快的羊肚菌產業。

選定產業後,項目啟動資金卻成了薛延峰最棘手的事情。為此,他一邊往市上跑,不停地爭取上級資金,一邊在村裡宣傳,吸收村民入股。經過多方奔走,薛延峰爭取到15萬元的啟動資金,與村委商議後,將閒置的8畝集體土地也入了股,作為羊肚菌試驗田。當20個大棚建好後,村裡的第二產業終於落地了。

第一書記薛延峰:“請”回羊肚菌 撐起致富“傘”

大棚剛開始建,為了趕進度,薛延峰和村民一起幹活,短短二十幾天瘦了好幾斤。對於他的付出,村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一個城裡人能做到這樣子,確實不容易!相信大家共同努力,羊肚菌種植一定會成功!”

一棚棚羊肚菌長起來後,薛延峰和村民算起了帳:從現在的長勢看,後面幾月要一切順利不出問題的話。20棚預計可以採摘2400多斤羊肚菌,一斤按市場最低價90元算,就是21.6萬。除去成本,村集體可以增加收入6萬,入股的村民每戶根據股金不同可以分到5千到1萬元不等。

第一書記薛延峰:“請”回羊肚菌 撐起致富“傘”

“看目前的長勢,今年應該沒問題!”村民馮有君說,當時跟著薛書記外出考察時,聽人家介紹羊肚菌的功效、每年的投入和收入,他很感興趣。回來後,和家裡人商量,一次性入了2萬元的股,“今年如果收入好了,明年我再多入一點!”

“後面種植技術成熟後,就把它向全村推廣,讓更多的村民增加收入!”發展羊肚菌種植,薛延峰的信心也更足了。來源:洛川宣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