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喝的單叢,和真正的“單叢”還真不是一回事

外國人愛喝咖啡,中國人愛喝茶,老百姓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潮汕人更是愛茶愛到直接稱茶為“茶米”,把茶當做是糧食一樣地重視,可見茶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有多重要。

但是,潮汕人最愛的不是什麼雨前龍井、黃山毛峰、太平猴魁,或者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而是本地生產的鳳凰單叢茶。

你每天喝的單叢,和真正的“單叢”還真不是一回事

鳳凰單叢的名字聽起來是不是很有詩意?

這個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鳳凰”其實指的是它的產地。

鳳凰單叢正宗產地以有"潮汕屋脊"之稱的鳳凰山東南坡為主,分佈在海拔500公尺以上的烏崇山、烏譬山、竹竿山、大質山、萬峰山、雙譬山等潮州東北部地區。

你每天喝的單叢,和真正的“單叢”還真不是一回事

你每天喝的單叢,和真正的“單叢”還真不是一回事

那麼,單叢又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單叢”最先是指鳳凰山烏崬頂那棵最古老的“宋茶”而已。

潮州話語境裡,“單”是唯一的意思,“叢”指樹叢,口語是量詞,相當於“棵”之意,單叢其實是“一棵”,具體到茶事上面是“一棵茶樹”的縮略語。

南宋時,朝廷偏安杭州,官方指定以龍井茶為國茶,但龍井茶雖好還是“不耐沖泡”,潮州話叫做“無茶色”(引申意是沒有氣勢、成不了大器),皇帝喝久了有點膩,就讓全國各地送茶樣過來品嚐,好的品種即列為“貢茶”(國茶唯一隻可一種,貢茶則可多樣,猶如皇后與妃嬪的關係),取材於後來被稱為“宋種”的那棵茶樹的鳳凰茶茶樣被皇帝喝後,龍顏大悅,遂被定為“貢茶”。貢茶一定,身價百倍,但也就此杜絕了其他一切人等的品嚐了,誰偷喝誰斬頭,連奉命御製者的唯一一家制茶藝人家誰也甭想偷喝,此後,“宋種”可望而不可即。

你每天喝的單叢,和真正的“單叢”還真不是一回事

你每天喝的單叢,和真正的“單叢”還真不是一回事

國人一般多有“意淫”心理,越得不到的越好奇,從此,前來鳳凰山參觀宋茶的人絡繹不絕,外人到來後,發現遍山茶樹,弄不清楚貢茶的那棵樹究竟是哪棵,就詢問當地人,當地人帶到跟前然後口語介紹“單隻叢定”,外地人聽不懂當地土話,就接連詢問,當地人不耐煩,就順口縮略說“單叢、單叢”,再後來,有了“翻譯”,外地人就問這茶樹叫什麼名字,翻譯就按照土話“單叢”的意思意譯回答說“一棵茶樹”,外地人急了,說,我當然知道這是“一棵茶樹”,究竟叫什麼名字啊?翻譯也急了,說,就是“一棵茶樹”啊!又再後來,終於出現了一個聰明的翻譯,就將該茶樹名字音譯為“dancong單叢”。

哈哈,這麼名貴的茶居然被這麼隨便地命名了~~

你每天喝的單叢,和真正的“單叢”還真不是一回事

最古老的貢茶宋種茶樹就有了自己的大名“單叢”。不知道經過多少年,鳳凰人種植茶樹成行成市,為生意及擴大影響需要,多數人將自己賣的茶都假稱為摘自“貢茶宋種”以沾親帶故圖個好價錢,久而久之,都稱自己的茶為“單叢”,於是就模糊了原始“單叢”的概念,將“單叢”變成一個茶品種的總名稱,涵蓋了一斤才20元的茶葉也跟著叫做“單叢”了。

你每天喝的單叢,和真正的“單叢”還真不是一回事

你每天喝的單叢,和真正的“單叢”還真不是一回事

最古老“單叢”則繼續寂寞著,其實它的收成是靠天吃飯,一年也就製成那麼10—20斤內的成品茶而已,能喝到唯一“宋種”的人繼續屬於鳳毛麟角。每年它製成後被專賣給哪個茶商均有記錄,至於該茶商收購後是否不摻雜出售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後來的“單叢”含義也發生了改變,這主要是在製作技術環節上體現出來。當地茶農製作中高檔茶葉時,每叢茶樹都獨立採摘並獨立製作成品,一般是不會將不同茶叢的茶葉混合製作的,這樣製作出來的茶才獨具韻味。

鳳凰單叢究竟有多好?

日本茶葉博士松下智先生說:“鳳凰茶是中國的國寶。”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訪華品嚐鳳凰單樅茶後,認為“比美國的花旗參還提神。”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說:“喝了鳳凰茶,其他茶就不想喝了。”正是基於此,1986年潮州被納入國家茶葉商品出口基地體系,1995年鳳凰鎮被授予“中國名茶(烏龍茶)之鄉”稱號。

你每天喝的單叢,和真正的“單叢”還真不是一回事

你每天喝的單叢,和真正的“單叢”還真不是一回事

圖文部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知茶,懂生活。

【一片茶葉的故事】為您解答茶葉保存、沖泡、選購等問題,每天分享實用茶知識,歡迎關注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