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再好,也不能坦白這些軟肋,人情冷暖的變化就在一念之間

由此可見,親情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用好了親情,親上加親,親人之間更加和睦相處,互助暖心間。倘若用壞了親情,不僅彼此相待之間沒有再親近,反而更加敬而遠之,甚至形同陌路。即使某天發生了不幸或困難挫折,也不會伸手援助,因為此前所作所為徹底寒了親人的心。

親情再好,也不能坦白這些軟肋,人情冷暖的變化就在一念之間

借用親情這層關係,在親人之間借錢倒是很容易,這借的是錢嗎?

從表面上來看,的確借的是錢,但實質上借的是信用,是親人對自己的信任,與此同時也是把親情借了出去。

都說:“談錢傷感情。”這也是戳中了借錢容易還錢難的尷尬與痛處,就此變成了人情債。

陳強與王博,兩人是表兄弟的親屬關係。陳強是做生意的,因訂一批貨物時,一時半會,資金週轉困難,於是厚著臉皮,拉下臉面向平時與他交好的表弟王博開口借錢。

陳強約了王博出來喝茶,順道就藉此說說他借錢的意圖,親口承諾3個月如數歸還並且算上利息。而王博基於表哥首次開口向自己借5萬元,加上平時表哥對他也常常親近,就此很信任表哥,沒有點疑慮。

於是,王博很爽快地答應了,把自己的5萬元存款借給了表哥。與此同時,表哥也寫好了借條拿給他,說:“咱倆兄弟,就不用這麼客氣了。表哥,你還寫什麼借條呢,我對你放心,你說話算話。”

親情再好,也不能坦白這些軟肋,人情冷暖的變化就在一念之間

王博說完了話,拿著表哥遞給他的借條就此撕毀了。

陳強搖著頭,遺憾地說:“表弟,你怎麼就將借條給撕毀了呢?這是借條,對你來說,信用保障的呀。”他覺得表弟對他,真的是非常信任,連借條都不要了。

3個月一晃而過了,到了早約定好的還錢時間。王博心裡是莫名的期盼表哥如期守約,歸還他那筆錢。

然而,還錢的那天,王博沒收到相關信息,也沒見表哥給他打招呼說明下具體情況。這一天就這麼過去了,王博只想著或許表哥有什麼特殊情況,礙於面子,怕被說小氣,就不好意思去追問表哥。

又過了幾個月,王博給表哥打了一通電話,想知道沒還錢的情況。此時,他的表哥卻口口聲聲地對他道歉,一時半會還不了錢,說自己做生意虧了。他表哥還在一邊給他許諾什麼時候歸還他,他仍念在親情上再次相信他表哥會還他的。

半年又過去了,王博再次給表哥打電話,討要那筆錢時,電話已是空號。此時,王博心慌了,也打電話給姑媽問表哥的情況。姑媽才知道兒子向他借了錢,也告訴王博關於兒子被騙的一事。

親情再好,也不能坦白這些軟肋,人情冷暖的變化就在一念之間

王博的姑媽覺得兒子太沒有用了,還欠著他的錢,就此想拿她自己那點微薄的退休金來替兒子還錢。王博聽到此話,甚是感動,但是他哪能敢要姑媽的錢呢?

這搞得鬧僵成了人情債,這將會導致親情不是親情,債不是債,最後施債的人收不回,欠債的人又還不起。

親情再好,也不能坦白這些軟肋,人情冷暖的變化就在一念之間

家醜能外揚嗎?

對外抱怨或吐槽家裡的不滿之處,不僅得不到幫助與解決,反而損毀自家的聲譽和貶低自己人格。俗話說:“說者無意,聽者有意。”,更甚至會有親者痛,仇者快之意。

儘管家裡鬧著矛盾,特別鬧心,甚至積怨已久,與要好親屬傾訴一番,吐槽一下心中不悅,好讓自己舒坦一番,但是就此也落下了話柄,也容易被放大化。

楊峰與許麗是一對恩愛的情侶,他們倆打算要結婚,於是楊峰就帶許麗回家給父母過過眼,順道與父母提結婚的事。

楊峰滿懷開心地帶著漂亮又裝扮稍微時尚感的女友回家,而他的父母思想比較保守。當他們見到父母時,他的父母臉上露出有點嫌棄之意,是因為第一次見他女友濃妝豔抹,褲子還是穿洞,這破個洞,那破個洞。

在父母年輕時,衣服破洞了,這補補那補補的,哪有像現在這樣還在衣服上這剪個洞那剪個洞。所以父母年輕時吃不飽穿不暖的記憶深刻難忘,由此對這樣的女孩,內心是極有牴觸與反感的。

親情再好,也不能坦白這些軟肋,人情冷暖的變化就在一念之間

當吃一頓飯,也尷尬的氣氛,許麗初次到這樣的家庭做客,沒有嘴甜手快的,也不會打消他父母的顧慮與誤解。只是生澀與尬聊的狀態,與他父母說不上幾句客套話,許麗覺得自己嫁給的是男友,又沒嫁給他家人,所以不在意這麼多細節。

他父母還是給兒子留點情面,沒有當兒子女友的面,說難聽的話,堅決不贊同他們在一起。如果放任兒子與女友在一起的話,日子定不好過,婚姻定會過不下去,他父母覺得他女友不是過日子的人,不踏實。

楊峰聽了父母一番話,好鬱悶好無語,覺得父母咋這麼老古董,要親手毀掉自己的幸福好不心甘。楊峰就找自己的姑姑傾訴一番,讓姑姑出面來對父母做一番思想工作,想要自己父母開明一點。

不知咋的,他父母將姑姑臭罵了一頓,氣壞了姑姑,隨口與年邁的爺爺訴苦一番。爺爺的牛脾氣也衝,對父母教育了一頓,然而他父母更憋屈了,語氣更加強硬了,就是不同意楊峰的婚事。後來,逼得楊峰與女友分手了,此事之後他就一直單身且不婚了。

親情再好,也不能坦白這些軟肋,人情冷暖的變化就在一念之間

他父母的思想過於保守,他姑姑氣急敗壞,他爺爺嚴厲苛責,他不善於言辭表達。這親屬之間關係鬧僵,他感情承受不住這份情也破裂,親情愛情兩手空,挺不幸運。

親情再好,也不能坦白這些軟肋,人情冷暖的變化就在一念之間

謀生規劃,合夥生意,親情還會是親情嗎?

一旦有不錯的謀生之路,七大姑八大姨蜂擁而至,都為利而分點美羹。這樣合夥生意,就此複雜化了。

如果生意做得好的,期盼能多分點利潤;如果生意做虧了,產生債務,或許就會各自扯皮。

劉明三兄弟合夥在商業社區開家生鮮店,進行線上線下銷售,生意是異常的火爆。劉明三兄弟,大哥心細掌管採購,劉明掌管線上銷售,弟弟掌管線下銷售,總營業額打入劉明的對公賬戶。

生鮮生意異常的好,幾乎每個月結賬進行分配利潤,按當初投資份額佔比協議來分配。分配了大半年,劉明三兄弟之間的關係都和和睦睦,可是不知道咋了,營業額有點過於明顯減少,還時不時鬧出了這樣那樣的矛盾。

後來,劉明才知道兄弟對利潤分配佔比不滿,想要重新分配利潤佔比,不然就分家各自單幹。劉明面對這樣困局好頭疼,如果遷就了兄弟,就損害了自己的利益,自己愛人不會同意。倘若不滿足兄弟的要求,又會導致經營不善,最後產生生意虧損。

劉明既想要兄弟的手足之情,又想要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如果不及時想出什麼樣折中的方案,那搞得兄弟沒得做,影響生意,甚至導致虧損狀態。

親情再好,也不能坦白這些軟肋,人情冷暖的變化就在一念之間

面對如此的情形,為了儘量避免這樣那樣的問題,劉明只能在開分店上動心思,並且在分店上進行調整各自利潤佔比來滿足他們的訴求。

親人合夥的生意,是最難做的,稍有不慎,裡外都不是人,甚至搞得彼此六親不認,從此親人變成陌生人。生意好了,各自私心湧動;生意虧損了,債務的扯皮。這親情還是原來的親情嗎?

親情本是親屬關係之間的情感紐帶,人情世故,世態炎涼盡在其中演繹著。

親人的借錢,還不如給錢來得止損,所以借錢要謹慎。借的不只是錢,還是把親情給借出去了。

家醜能外揚嗎?家裡的事端,就在家裡採用妥當的辦法來解決。家醜外揚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惡化了矛盾,甚至積怨更深。

親人之間一起合夥做生意,要三思而行,牽扯親情,生意就複雜化。如果處理不當,甚至生意被搞得一敗塗地,就連親情都蒙上了仇恨。

總言而之,親情再好,也不能坦白這些軟肋,人情冷暖的變化就在一念之間。

文|意綠鴻

寄語:歡迎留下你的足跡,你一言我一語,觸動你的心靈,願你收穫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