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哭“大灰狼”就來了!父母要警惕,嚇唬教育或影響孩子一生

鄰居李婆婆滿頭白髮,還經常穿暗色的衣服,甜甜見了她有點兒害怕。每次,甜甜不聽話,媽媽就告訴她,再不聽話,就把她送給隔壁的李婆婆。只要一聽到媽媽這樣說,甜甜就老實多了。

一次,李婆婆買菜回家,在樓下碰到了甜甜,想把給孫子買的零食給甜甜分一些,甜甜躲在了媽媽身後,嚇得大哭,甜甜的舉動讓李婆婆和媽媽都非常尷尬。晚上睡覺,甜甜還在夢中說著:“不去,我不去!”

再哭“大灰狼”就來了!父母要警惕,嚇唬教育或影響孩子一生

“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不要亂跑,亂跑會被壞人抓走的。”“你再哭,大灰狼就會來把你吃掉。”

這些話,我們聽著太熟悉了,小時候不聽話時,父母就會搬出這些話來嚇唬自己。現在我們做了父母,當孩子不聽話時,也會搬出一些恐怖的形象:大灰狼、魔鬼;一些嚴厲的形象:警察、隔壁叔叔;一些可怕的事情:媽媽不要你了、被壞人抓走等,來嚇唬孩子。

嚇唬孩子之所以被這麼普遍的使用,是因為這種方法很靈驗。

再哭“大灰狼”就來了!父母要警惕,嚇唬教育或影響孩子一生

嚇唬孩子很靈驗

1.孩子小,認知能力差,常常分不清想象和現實

孩子心智尚不成熟、判斷能力差。他們因為弱小,本能地害怕一些東西,當父母嚇唬孩子,給孩子描述出了一些可怕的形象和事情時,想象力豐富的孩子會自動腦補出這些可怕的畫面,卻又無法區分想象和現實,由於恐懼和害怕,孩子就會聽從父母的管教。

2.父母是孩子最信賴的人,孩子對父母的話深信不疑

父母給孩子呵護,陪伴孩子成長,是與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孩子最信賴的人,所以孩子對父母說的話深信不疑。當父母說:“再鬧,把你賣給街口收破爛的。”這時,孩子的恐懼可想而知,自然就乖乖聽話了。

當孩子不聽話時,“嚇唬”被我們用了一代又一代,似乎很常用、也很奏效,卻沒有意識到,嚇唬孩子的危害很大,它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再哭“大灰狼”就來了!父母要警惕,嚇唬教育或影響孩子一生

嚇唬孩子危害大

1、膽小甚至形成心理陰影

如果父母為了讓孩子聽話,經常使用嚇唬的手段,孩子就會經常地處於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中,這樣做非常不利於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雖然孩子會變乖,但也會變得膽小、敏感、沒有安全感;甚至會像前面的甜甜一樣,說夢話、做噩夢、半夜驚醒,形成心理陰影。

2、性格軟弱,沒主見

孩子都具有探索精神,但如果常常受到嚇唬,就會變得畏首畏尾,失去好奇心和探索的慾望。父母嚇唬孩子還會讓孩子遇到事情瞻前顧後,不敢去嘗試,成為一個性格軟弱、沒主見的孩子。

再哭“大灰狼”就來了!父母要警惕,嚇唬教育或影響孩子一生

3、形成錯誤的認知。

父母為了嚇唬孩子,經常會誇大事情的後果、甚至歪曲事實,比如,把鄰居奶奶塑造成一個可怕的形象。孩子由於年齡小,認知能力差,就會相信父母的話,形成錯誤的認知。

4、不被孩子信任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為了讓孩子聽話,嚇唬孩子時撒的謊,隨著孩子長大、懂事,慢慢都會被孩子看透,當孩子明白我們說的都不是事實,父母是在騙他的時候,就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對父母說的其他話也打上疑問。

再哭“大灰狼”就來了!父母要警惕,嚇唬教育或影響孩子一生

不嚇唬用什麼方法

1、客觀地告訴孩子

遇到不可以的事情,要跟孩子明確地說,然後告訴他為什麼不可以。比如:對不喜歡刷牙的孩子,要告訴他,吃東西后,食物殘渣就會留著了牙齒的縫隙裡,那是牙菌斑非常喜歡的食物,牙菌斑會吃食物殘渣的同時也會吃他的牙齒。

2、講故事、繪本

捨棄了“嚇唬”這種管教孩子的方法,並不是就沒轍了,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成為我們教育孩子的契機。比如:故事、繪本生動有趣,又貼近孩子,便於孩子理解和接受,大多數孩子都喜歡,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看繪本的方式告訴孩子一些事情和道理。

再哭“大灰狼”就來了!父母要警惕,嚇唬教育或影響孩子一生

3、與孩子良好溝通

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多跟孩子聊聊天,聽一聽孩子的想法,減少對孩子的批評和命令。如果親子溝通不暢,孩子就會對父母的話置之不理,甚至有產生逆反心理,越是阻止越來勁。只有溝通良好,孩子才不會排斥父母的話,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才能順利進行。

4、如果沒有危險讓孩子試一下

飯桌上,媽媽怕孩子被熱飯燙著,當孩子伸手摸時,會嚇唬孩子“咬!”實際上,在確保不會燙傷的情況下,讓孩子摸一下,感受到燙的時候,自己就會縮手,這樣的親身體驗孩子會印象非常深刻,記住燙的感覺,下次遇到溫度較高的東西自己就會小心。

再哭“大灰狼”就來了!父母要警惕,嚇唬教育或影響孩子一生

關注「蝸牛默默說育兒」,與您分享育兒過程中的喜樂、感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給蝸牛默默點贊並分享給身邊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