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让人拍案叫绝

画出蛙声和花香

文 | 宋宏建

画家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让人拍案叫绝

画家齐白石与作家老舍,两位大师在艺术领域有过一次超凡入圣的理论探讨,那就是91岁的白石老人在1951年被老舍先生指定完成的纸本水墨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

画面其实很简单:远山映衬之下,一湍急流从山涧乱石中泻出,六只活泼可爱的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自己已远离了妈妈,只管憨态可掬地戏水疯玩。由画面上的几只蝌蚪,可以联想到成千上万颗晶莹剔透的蛙卵,可以联想到蛙声一片那谈情说爱的季节,可以在潺湲如歌的泉水声外,隐隐听到青蛙妈妈那心急如焚的鸣叫——甚至于若干天后,依然能听见母亲失去子女的深情呼唤,伴随着十里山泉淙淙流淌。

画家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让人拍案叫绝

画的起因,是说某天作家到画家家里做客,信手从案头拿起本书,随手翻到清人查慎行的一首诗:“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新诗未必能谐俗,解事人稀莫浪传。”作家有意从诗中选出一句,想请画家用视觉的东西来表现听觉器官的感受。这个命题涉及到艺术上的深层话题,难!但作者凭借自己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用几个简略的意象,便让“十里远山”、“山涧急流”、“蝌蚪与蛙声”榫凿相吻,把诗情画意水乳交融、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闲庭信步之间,艺术张力无穷,令作家高兴得拍案叫绝。

有人把上幅作品与宋代画院的考题相提并论,这就说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画作。

画家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让人拍案叫绝

那一天的考场安静极了,关于诗题的重点,学子们有的认为是“马”:踏花也好,归去也好,马蹄也好,都离不开“马”,便精心画出花丛中的骏马;有的认为是“踏花”:就画个骑马的青年,潇洒地在花瓣上徜徉;也有人煞费苦心,让腾空的马蹄践踏起纷飞的花瓣……只有一位考生别出心裁,画卷上根本无花,而是夕阳西下,一位英俊少年骑着骏马驰骋,一群蝴蝶紧追逐着高扬的马蹄翩跹起舞……

文友们通常在写作时,甚至于日常工作中,经常有这种现象,总想挖空心思突出主流,且围绕“主题”反复渲染,结果却往往流于平庸,留下遗憾。而那些立意新颖、巧于构思、善于选择表达角度的“画外之意”,反倒四两拨千斤,让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

画家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让人拍案叫绝

END

作者简介:宋宏建,河南地矿局文学老年。

关注头条号“等你FM”,更多精彩每天等你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