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男孩耳邊長“小洞”,寶媽好奇捏了捏,醫生:準備上手術檯

2歲男孩耳邊長“小洞”,寶媽好奇捏了捏,醫生:準備上手術檯

小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精心呵護,做父母的一定要掌握科學的育兒方式,當孩子的身體出現異常情況時,要採取正確的方法來應對,否則的話,則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一個兩歲孩子耳朵長了個小洞,媽媽好奇捏了幾下,但沒想到醫生卻說:準備動手術吧。

2歲男孩耳邊長“小洞”,寶媽好奇捏了捏,醫生:準備上手術檯

小強今年兩歲,從出生的時候起,他的耳朵邊上就有一個小洞,起初,小強媽媽並沒在意,但是隨著小強逐漸長大,這個小洞越來越明顯,小強的奶奶說這個洞叫富貴洞,也叫聰明洞,預示著孩子會有很好的未來。

前幾天,小強的媽媽很好奇,用手捏了捏小強耳朵邊上的小洞,這個小洞裡出現了一些白色的分泌物,隨後小強媽媽用紙巾將這些白色的分泌物擦去,本來以為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沒想到當天晚上,小強的耳朵就腫得老高,而且他對媽媽說耳朵又疼又癢的,小強的媽媽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2歲男孩耳邊長“小洞”,寶媽好奇捏了捏,醫生:準備上手術檯

經過一番診斷後,醫生對小強的媽媽說:準備動手術吧。小強的媽媽聽了大吃一驚。原來,孩子耳朵邊上的小洞跟命運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一種先天畸形,叫做耳前瘻管,是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形成的,如果受到外力的擠壓,極容易造成發炎或感染,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2歲男孩耳邊長“小洞”,寶媽好奇捏了捏,醫生:準備上手術檯

那麼平日裡應該如何保護這個小洞洞呢?

第一,不要亂摸亂擠。

家長和孩子不要隨便用手碰這個小洞,更不能用力擠壓,如果這個小洞裡有一些白色的分泌物,用紙巾擦掉就可以。

2歲男孩耳邊長“小洞”,寶媽好奇捏了捏,醫生:準備上手術檯

第二,不要沾水。

小孩子洗頭或者游泳過後,家長一定要拿棉棒將小洞洞周圍的水跡擦乾,以免水流進這個小洞裡造成發炎或感染。

第三,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就醫。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的這個小洞洞有些紅腫,或者孩子有痛癢的感覺,家長一定要儘快帶著孩子去醫院,請醫生幫忙處理,千萬不要自己在家裡給孩子上藥,更不能用手按壓。

2歲男孩耳邊長“小洞”,寶媽好奇捏了捏,醫生:準備上手術檯

我們也許會發現,很多孩子耳朵邊上都有這個小洞洞,雖然這是一種先天畸形,但是對孩子的健康不會有什麼影響和危害,所以家長也不用太過擔心,但平日裡一定要注意以上幾點,尤其是不要用手亂摸亂碰,有些孩子可能感到好奇,因為其他的小朋友耳朵邊上都沒有這個小洞,只有自己有,所以孩子忍不住用手摸一摸,擠一擠,這樣做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一旦造成發炎或感染,恐怕就要像小強一樣,必須進行手術治療。

2歲男孩耳邊長“小洞”,寶媽好奇捏了捏,醫生:準備上手術檯

在這裡也要提醒各位家長,一定要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對於孩子身上某些特殊的部位,家長一定要知道該如何護理,有哪些部位是不能隨便碰的,例如新生兒的肚臍、頭囟、包括我們前面提到的耳前瘻管等,都需要特別注意。大家還知道孩子身上哪些部位是比較脆弱的,不能隨便用手碰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