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中的奉天铜元四杰堪称铜元之首

奉天四杰堪称铜元之首

  前言:奉天乃清廷的发源地,所以该局铜元虽不多,却有着和其它铜元局不同的特色,显示了他们的特殊地位。值此复习历史,认识铜元,更有一番乐趣吧?

  笔者在《奉天三剑客》的心得里,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对于奉天癸卯及甲辰、乙巳、丙午等四品铜元的感受,虽然未必影响泉友们的爱好,但是却继续激发着自己收集奉天铜元的热情,近日便从冷墨、完美二友处分别以四百多元的价格拍得两枚奉天癸卯,以及几枚吉林十个、奉天甲辰等铜元,花费千余元,获得收藏乐,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能得到很可观的回报。哈哈!

  笔者曾将奉天的四枚铜元比作大仲马笔下的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现在想来真的是恰如其分,主人公达达尼昂英俊潇洒剑术高强,深得姑娘们芳心,可以说是作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三个火抢手又各具情态忠心耿耿,同样各有绝技,一部《三个火枪手》巨著展示了当年欧洲的派系之争,颇为读者倾倒陶醉。而清朝时期的奉天癸卯、甲辰、乙巳、丙午四枚铜元也具有如此魅力,其中的主角当然是奉天癸卯了。倘若说吉林铜元的风靡源于其版式的复杂,那么奉天四品肯定是基于它们的工整对仗和规范系列吧?

  事实上,奉天铜元局所制造铜元原有五品,只是最早的试样属于罕见,不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所见所以没有必要多加议论,按照年代推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中国农历癸卯年开始制造,几乎与广东、江南、江苏各铜元局同一年开始用干支纪年,只是南方诸局已经有了两三年制造铜元的经验,而奉天属于初造,数量显然少的多,又不断调整修模,所以版式较多,甚至连满文的“宝奉”、“奉宝”读音和位置都没有搞清楚,就匆匆上马制造,可谓先进的机制技术与落后的制造水平之间的杰作!肯定地说,奉天癸卯铜元制造数量一定很少,无论满文“宝奉”还是“奉宝”都没有加工多少就到了年底转而进入“甲辰”的制造了,所以奉天癸卯的中心满文给爱好者留下了左读、右读两种版式,而且还有错英文“FEN"的特殊版别,已经成为难得一见的珍贵铜元了。当然,因为从古到今的各种版本的铜元目录中,各种版别的奉天癸卯的标价都一直居高不下,最低标价都要与笔者所拍价格持平-而在其它铜元则已经远远高于标注价格了。

  所有的奉天铜元大约都有红铜、黄铜两种材质,而红铜者凤毛麟角,大多是黄铜材质,笔者推断:红铜者应为每制版完成后的试制品,而一旦确认制版通过则正是制造均用黄铜,毕竟黄铜比红铜价格低廉啊。当然,对于现在的收藏爱好者而言,多少人在期盼着得到一枚红铜奉天铜元,可是常常事与愿违满怀希望得到的却多是罩着红铜锈色的黄铜奉天啊!按照这些红铜、黄铜铜元的比例可以看出,连续四年的奉天铜元制作从起始,经高潮,到衰落都是按照这一“试红造黄”的规则进行的,笔者揣测奉天各年铜元的红铜、黄铜的比例应当是固定的吧?换句话说就是黄铜制造数量多,所使用的铜元模具多,试模所制造的红铜样品就相对多一些,黄铜铜元则比较普遍了。一般说来,奉天十文癸卯版别多一些,可是每一种版式的癸卯都非常稀少,自然也比较珍贵,而奉天甲辰数量就多,按照多数甲辰铜元的磨损情况来分析,当时主要的流通铜元即为奉天十文甲辰铜元;时间到了1905年,即光绪三十一年,中国农历乙巳年,这一年是光绪年间币值整顿的一年,而此时奉天铜元局进入了最高潮,制造的乙巳铜元数量也最多,流通、磨损和存世的情况也最为复杂,流传至今乙巳铜元的相对价格也比较低,包括乙巳廿文铜元价格也不高呢;光绪三十二年是1906年,农历丙午年,对于多数铜元局来说都已经开始大量制造“大清铜币”,以迎合清政府的统一币制,可是奉天铜元局却依然故我地继续着他们的十文制造,只是停制了廿文铜元,制造数量也肯定锐减,一些铜元目录中所标注的价格虽然比甲辰、乙巳高,但是恐怕还不能反映奉天丙午的真实价值吧?

  奉天十文癸卯、甲辰、乙巳、丙午四品铜元太有意思了,其精美、规范、工整的系列化设计确实有意思!可能中心“奉”更有趣,再议吧!

光绪元宝中的奉天铜元四杰堪称铜元之首


光绪元宝中的奉天铜元四杰堪称铜元之首


光绪元宝中的奉天铜元四杰堪称铜元之首


光绪元宝中的奉天铜元四杰堪称铜元之首


光绪元宝中的奉天铜元四杰堪称铜元之首


光绪元宝中的奉天铜元四杰堪称铜元之首

钱币天堂网站为国内最早的钱币交易网站之一。18年来,始终坚持“诚信、专业、自由、平等”为根本,以“币商的乐土,泉友的天堂”为宗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