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現正值油菜花開,金黃一片,芳香四溢,賞油菜花正當時,但近年來為提高油菜產量,高肥水栽培技術應用面積逐年擴大,隨之而來的油菜倒伏面積也日益增加,尤其是遇到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倒伏現象更為嚴重,油菜倒伏已成為影響油菜高產、穩產、優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油菜生產的發展。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油菜花開

油菜倒伏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油菜倒伏一般發生在開花結角期和成熟收穫期,發生倒伏後葉片、莖稈重疊交錯,田間通風透光條件變差,溼度增加,植株下部葉片在短時間內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發生枯黃甚至造成腐爛,壓在下面的角果缺少必要的光照,幹物質積累少,粒重降低。如果莖稈受到損傷後,植株營養物質運輸受到阻礙,進一步加重了根系和葉片的早衰,使油菜籽的乾重和出油率都會不同程度的降低。早期發生倒伏的油菜,單株角果數,單果種子粒數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減少,特別是主莖上的損失會更大。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油菜倒伏

那麼影響油菜倒伏的原因有哪些?

在分析油菜倒伏的原因之前,首先來了解油菜倒伏的類型。油菜倒伏根據倒伏發生的部位不同分為根部倒伏和莖部倒伏兩種。根部倒伏的特徵是須根折斷,主根傾斜,主要是由於根系發育不良,主根入土比較淺,紮根不穩,缺乏足夠的支扶力,稍微受到風雨侵襲就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倒伏。莖部倒伏特徵是莖稈部位發生傾斜,甚至被折斷,莖稈倒伏主要是由於莖稈細軟、柔弱,在油菜生長後期籽粒逐漸充實,形成頭重腳輕,細軟柔弱的莖稈負擔不起植株上部逐漸增加的重量,從而發生不同程度的倒伏。生產中無論是常規油菜還是雜交油菜,無論是早熟品種還是晚熟品種,都會發生倒伏現象,而不同年份,不同地區種植的同一品種,或者同一地區種植的不同品種發生倒伏的情況會有所不同,綜合來看油菜倒伏的原因比較複雜,但總結起來也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油菜倒伏的類型

一、品種選擇不當造成的倒伏

在栽培管理水平相當的情況下,不同油菜品種的抗倒伏能力差異明顯。抗倒伏的油菜品種一般具有株高適中、莖稈粗壯、莖稈彈性好、根系發達、菌核病抗性好、耐肥等特性,反之,凡是植株高大、莖稈細軟、容易感染菌核病、耐肥能力比較差的品種都容易發生倒伏。

二、種植密度過大造成的倒伏

種植密度大,一方面會造成油菜個體發育不良,使油菜莖稈纖細柔弱,根系發育差;另一方面在油菜生長的中後期會導致鬱閉度高,通風透氣性差,分枝部位提高,油菜結角層集中在油菜的上部,造成頭重腳輕,並且容易引發菌核病等病害。所以種植密度過大的油菜,在生長後期遇到大風、暴雨,發生倒伏就會在所難免。

另外對於育苗移栽的油菜,在育苗過程中,如果播種量過多,幼苗密度過大,會使幼苗擁擠形成高腳苗,這樣的高腳苗栽到大田後它的生長勢必定很弱,抗倒伏能力就很差。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種植過密,苗弱,花期倒伏

三、施肥不合理導致瘋長而造成的倒伏

在油菜生產過程中往往由於偏施氮肥造成磷鉀肥施入不足,因此氮磷鉀施用比例不協調,這也是導致油菜發生倒伏的重要因素之一。氮肥施用不合理,特別是立春以後隨氣溫升高,氮肥施用過多,會促使油菜枝葉瘋長,薹莖生長過快,油菜植株之間鬱閉,通風透光條件差,造成莖稈纖細柔軟,木質化程度低,莖稈支撐力減弱,造成倒伏。另外氮肥施用過遲也會造成倒伏,主要是導致後期油菜貪青旺長,容易遭受病蟲危害,當風雨來臨倒伏的危險性自然增大。

另外就是缺施硼肥造成的倒伏,油菜缺硼會造成油菜莖稈中空,致使油菜抗倒伏能力下降。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缺硼導致空心易造成莖稈倒伏

四、發生菌核病造成的倒伏

菌核病是我國目前油菜生產中主要病害之一,菌核病主要危害植株莖稈基部及其葉片,油菜莖稈感染菌核病病菌以後,病菌侵蝕莖稈內的內溶物,莖稈首先出現開裂,然後使莖稈內部變成空心,遇到大風則極易造成大片倒伏。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菌核病造成的莖稈空心

五、管理措施不當造成的倒伏

中耕培土不及時,整地比較粗放,活土層淺,根系入土不深,根系發育不良或田間排水溝不暢,造成田間溼度大,土壤長期含水量比較高,造成漚根,一有大風暴雨就容易導致油菜倒伏。

瞭解了油菜倒伏的眾多原因,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採取科學有效措施進行綜合預防,那麼預防油菜倒伏的措施有哪些?

一、預防油菜倒伏,品種選擇是關鍵

選擇抗倒伏的油菜品種是最簡單易行的油菜抗倒伏措施,應當選擇株高適中、株型緊湊、根系發達、莖稈粗壯、耐肥、抗逆能力強的雜交油菜品種,目前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種植的中油雜12號、華油雜13號、秦優7號、滬油15等都是不錯的抗倒伏油菜品種。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油菜優良品種杆壯,低矮

二、土是生長之源,做到精細整地,築牢根基

由於油菜的根系入土比較深,大部分根群集中在表土以下20cm的位置,為了使油菜根系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也使油菜根系分佈的更深,整地時在不破壞犁底層的情況下要進行深耕,耕深在20cm以上。稻茬田種植油菜,因為稻田土比較黏重,翻耕後要立即細整、細耙,以求達到溝深、田平,表土疏鬆細碎,沒有雜草。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精細整地,開溝

三、科學施肥,均衡營養和生殖生長,培育壯株就能屹立不倒

在施肥運籌上,應當根據油菜的需肥特點,做到基肥施用足量,早施、輕施提苗肥,臘肥搭配磷鉀肥,穩施薹肥,巧施花肥,補施葉肥,必施硼肥的施肥原則,增強油菜莖稈的韌性,提高抗倒伏能力。

1. 結合大田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基肥應當以有機肥為主,氮肥、磷肥、鉀肥、硼肥配合施用,一般每畝大田施腐熟農家肥(豬牛欄糞)1500-2000公斤,尿素12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氯化鉀10公斤,硼砂1公斤。

2.早施、輕施提苗肥

在大田補苗定植以後,每畝澆施稀薄人畜糞尿250-500公斤作為提苗肥,促進油菜壯苗。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大田定植

3.臘肥搭配磷鉀肥

12月中旬再追施臘肥,一般每畝用豬牛欄糞1000-1500公斤,或用草木灰覆蓋在苗間,這樣不僅能起到對油菜保溫、保墒、抗寒的作用,而且還能改善土壤結構,促進根系生長髮育,預防油菜後期倒伏。

4.看長勢,穩施、巧施薹肥和花肥

抽薹現蕾期至開花期是油菜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很旺盛的時期,開春後根據臘肥的施用情況以及油菜的長勢,合理施好薹肥,一般在2月底3月初,油菜抽薹前,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做到見蕾就施,促進春發穩長,使薹壯而不徒長。對於長勢比較弱的油菜,薹肥需要早施,重施速效氮肥;對於長勢旺盛的油菜,則不必再追施速效氮肥了。生產中注意掌握好氮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時間,不能施用過量也不能施用偏遲,薹肥施用過量或者偏遲都易造成鬱閉,引起油菜薹期植株徒長,增加油菜後期倒伏。抽薹前期適當追施鉀肥能顯著提高油菜的抗倒伏能力,一般每畝追施氯化鉀5-7.5公斤。

對於長勢弱後勁不足的田塊,適當早施花肥,一般在油菜抽薹後期每畝施尿素4-6公斤。對於長勢旺後勁足的田塊就不能再施花肥了,否則會造成植株生長過旺,更容易發生後期倒伏。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適時追肥,且合理施肥

5.適時補施葉肥

油菜開花後,根系活力開始下降,這時應當適當補施磷肥,以延長葉片和莖稈的壽命,增加粒重,提高產量。一般在初花期,每畝用磷酸二氫鉀0.15公斤加尿素0.5公斤,兌水50-60公斤葉面噴施,每隔一週噴施一次,連噴2-3次。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噴施葉面肥

6. 做到必施硼肥

油菜是喜硼作物,特別是甘藍型油菜,對硼元素反應敏感。除了基肥中施用硼肥外,還應在蕾薹期和初花期補施適量硼肥,一般每畝用硼砂0.15公斤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蕾薹期和初花期最好各噴一次。

四、合理密植,保證通風透光性,有效防倒伏

油菜合理密植既能充分發揮光能與地力的生產潛力,又能協調好油菜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使油菜個體健壯,群體結構合理,抗倒伏能力增強。生產中應當根據各品種的品種特性與播種期的不同,掌握好適宜的播種量,然後根據土壤肥力狀況和施肥水平的高低,確定適宜的基本苗數。一般直播按照每畝播種量0.2-0.25公斤;移栽大田與育苗田的比例按照5:1的比例為合適。

油菜育苗出苗後在2-3葉期進行間苗,每隔一週間苗一次,一般間苗2-3次,間苗的原則是去密補缺、去小留大、去弱留壯,保證培育出矮壯苗,防止在育苗期間出現高腳苗。油菜品種不同,則大田移栽密度會有所不同,一般植株比較高、分枝比較多的品種如滬油12、浙油758等的最適宜種植密度為每畝15000株;植株比較矮的品種,如滬油15的最適宜種植密度為每畝18000株。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大田直播苗間苗,合理密植

五、採用合理化學調控

化學調控是預防油菜倒伏的有效措施之一,實踐證明在油菜苗齡6-7片葉時,每畝用15%的多效唑可溼性粉劑40-50克兌水30-40公斤葉面噴施,不但能預防高腳苗的發生,抑制油菜莖稈伸長,增加根系生長量,有效預防後期倒伏,而且還能提高油菜大田期的抗寒能力。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六、以養根為目的,做好三次壅根培土,好根系自然難倒伏

當油菜長至8-9片葉時,進行第一次壅根培土。越冬期結合防凍,每畝用農家肥1000-1500公斤或穗稻草、秸稈150-200公斤進行第二次壅根培土,圍好油菜根莖,給根系提供良好的發育空間,拓寬根系的發育範圍,增強後期的抗倒伏能力。立春後抓住油菜封行前的有利時機,及時進行第三次壅根培土,清除雜草和老葉、黃葉,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抗倒伏能力。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油菜壅根培土

七、根據天氣情況做到合理控水,及時清溝,避免漚根

立春後油菜就陸續抽薹開花,這一時期是油菜需水量做多的時期,要注意及時灌水,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如果遇到少雨年份,要防止油菜受旱,遭遇旱情同樣也容易造成油菜倒伏。

立春後,我國長江江下游地區降雨量逐漸增多,進入梅雨季節,如果降雨多,土壤含水量高,田間溼度大,很可能誘發菌核病。因此立春後要清理好三溝,保證溝溝相同,排水通暢,做到溝內無雜物,看不到明水積存,防止雨後受漬,促進油菜壯根發棵,增強油菜植株的抗病和抗倒伏能力。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疫情期間不誤農時,清理排水溝

八、抗倒伏必須防治好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是導致油菜倒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須防治好菌核病。一般在油菜主莖開花達到50%時,每畝用40%菌核淨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一至兩次進行防治,一般施藥時間間隔7-10天。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油菜打藥防治菌核病

九、其他防倒伏措施

1.摘除老葉,增強透光性

油菜進入蕾薹期後,植株高大,分枝增多,油菜中下部通風透氣性變差,加之長江中下游地區春天陰雨天比較多,田間溼度大,很容易引發病害,此時及時摘除植株下部的病葉、老葉和枯黃葉能預防和減輕菌核病的發生。

2. 防治黃曲條跳甲等蟲害造成的倒伏

黃曲條跳甲是油菜最常見的蟲害之一,一是幼蟲期,它生活在土壤中,喜歡啃食油菜的根莖而造成根系受損,導致倒伏;二是成蟲期,黃曲條跳甲喜歡啃食油菜的莖葉,造成莖稈折斷,導致倒伏。防治黃曲條跳甲要做到地上和地下化學防治相結合,地上成蟲防治建議在早上成蟲剛出土時噴藥防治,中午氣溫高時成蟲大都返回到土壤中,噴藥效果不好。每畝採用40%辛硫磷乳油40至50毫升,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至30毫升,或48%樂斯本乳油40至50毫升,兌水40至50公斤噴霧,防治效果顯著。地下幼蟲及蟲蛹採用毒死蜱+吡蟲啉(5-10克有效成分一畝)或者300克/升氯蟲·噻蟲嗪懸浮劑灌根。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黃曲條跳甲幼蟲啃食根系

油菜在倒伏後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盡力挽回損失

生產中往往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油菜倒伏,如果不採取積極的補救措施,減產幅度勢必會加大,因此在油菜倒伏後採取積極的補救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

油菜發生倒伏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清溝排水,儘快降低田間溼度,防止油菜莖稈腐爛或籽粒發芽。另外在降雨或者大風過後,要根據油菜的倒伏情況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對於蕾薹期由於連續降雨發生倒伏的油菜,除了及時清溝排水以外,還應積極的進行根外追肥,因為連續降雨造成土壤中的肥料流失,光照減少,溼度過大,又影響了油菜植株對養分的吸收,所以要立即噴施氨基酸類保果壯籽的營養液,以便滿足油菜後期發育對養分的需求。在油菜結角期發生輕微倒伏的要及時扶正,可採用在油菜田兩端打樁,再纖繩扶正的模式,注意操作時要注意避免折斷莖稈和結角莖,經過這樣處理,通風透光好了,至少可以挽回50%以上的損失。對於重度倒伏的油菜我們也可以用竹竿或繩牽拉扶正。對於成熟度在8成以上倒伏的油菜,應抓緊時間提前採收,避免造成進一步的損失。對於發生油菜菌核病的倒伏田塊,要及時採取藥劑防治措施,避免油菜菌核病進一步蔓延。

油菜倒伏易減產,瞭解致倒伏的五種原因,採取九大措施,防倒增產

油菜倒伏,打樁牽引扶正

倒伏的油菜如果採用機械收割會增加落粒損失,所以倒伏的油菜最好採用人工收割,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收割一定要沿著倒伏的方向收割,減少油菜分枝間的拉扯造成落粒,千萬不能逆向收割。

油菜倒伏在弄懂可能導致倒伏的原因之後,再採取科學的預防措施,做到儘早預防,及時補救,一定能獲得油菜的高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