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三重境界,最高層可稱為「酒神」


作者:無負鈞言 專注於深度思考和個人成長


物以類聚,人以酒分,凡有國人的地方就有酒。

在家裡喝,到外邊也喝;在國內喝,到國外也喝。


酒是群的載體

喝白酒者,熱情豪放圓桌聚會

喜紅酒者,細品慢飲雅士結幫

善啤酒者,豪飲擼串大肚成群


酒是事的載體

情侶小酌,低眉,淺笑,共度良宵

朋友小聚,暢飲,回憶,談天論地

商業聚會,吹牛,互捧,安排下體


酒就是情感的載體

對於失戀者,酒就是悲苦世界大門的鑰匙

對於熱戀者,酒就是性福世界的藍色藥丸


那麼酒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喝酒到底在追求什麼呢?


酒的第一層境-無我精神


古希臘的悲劇作家歐里庇得斯,認為人飲酒後進入一種精神沉醉狀態,給人的感覺妙不可言,給人的體驗會脫離開現實生活,讓人具有一種超越的感覺。


喝酒的第一層境界,追求的就是無我超越的感覺。一種無我的精神,一種非理性的精神,酒就是這個無我精神世界大門的一把鑰匙。


個體的無我;愛自己喝酒的人,追求的是一種超脫,飄蕩于山林之間,與自然為伍,表現了遠離塵世生活、追求超越現實的精神追求。

樹林中,書齋裡,獨自閒行獨自吟也是人生一大樂


群體的無我;
群體的「無我」,酒也是最好的媒介。這一點在中國文化裡表現得淋漓盡致。聚會時三杯酒下肚,家事國事天下事都付笑談中,一場狂歡就此拉開帷幕,酒後的求愛、商業的互捧、競爭對手的謾罵、傷心時的落淚,都是真性情的表現,其實體現的都是一種精神的自由,這也是一種精神的「狂歡」,更是對嚴肅的、等級森嚴的秩序的一種挑戰。


要理解群體的「狂歡」我們就必須要理解處所的環境,我們處在的是一個嚴肅的、等級森嚴的秩序世界。而我們則過著常規的、謹小慎微的日常生活,對權威、權力、真理、教條、死亡充滿屈從、崇敬與恐懼。


酒後的群體「狂歡」,是平民大眾的世界,打破了階級、財產、門第、職位、等級、年齡、身份、性別的區分與界限, 「領導」被打翻在地,小丑加冕成「老闆」,人們平等地交往、對話與遊戲,盡情狂歡,對一切神聖物和日常生活的正常邏輯予以顛倒、褻瀆、嘲弄、戲耍、貶低、歪曲與戲仿。


狂歡注重的是群體的一種行為與思想狀況,這種群體的思想狀況來源於個人思想的一種解放,在達到群體思想解放之後,個人又在這種群體的解放之中領略到人的本質意義以及在群體狂歡下的個人的狂歡體驗。從研究視角上來講,狂歡的落腳點是群體的精神釋放狀態。


不僅僅在中國有群體的狂歡,在西方是很有狂歡精神的。比如文學美術音樂建築上的巴洛克風格與悲劇精神,比如古羅馬的酒神節,在這一天,人們幾乎可以為所欲為,據說甚至可以在神廟中肆無忌憚。後來的狂歡節,愚人節什麼什麼的,但是基本的狂歌濫飲是一脈相承的。


群體的狂歡,「是暫時通向烏托邦世界之路」


酒的第二層境界-沉思精神


酒的第二層境界-沉思精神。


酒肉世界終膚淺,肉體和味覺的狂歡之後,人們總就要走進沉思的世界,我們不在滿足酒帶來的麻醉感,而是更享受那種雲裡霧裡的神仙生活,在酒裡你相信了李誕的「人間不值得」,酒醒之後發現「人生太值得了」還要努力奮鬥,你的酒量越大,幻想世界和現實世界差距就更大。

所以你就明白了唐伯虎的


世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

無花無酒鋤作田


而無我精神和自我懷疑的對立就是人類深思的開始;


酒代表著一種主觀亢進精神,對物質世界的揚棄、對沉思的熱愛、對神秘的直覺,必然會使得精神處於一種純粹的熱烈的高度激發的狀態。在沉思中理解感性生活和物質現實世界,藉助於酒讓意識和精神陷入種種幻想之中。


幻想和沉思都在追求一種神秘直覺,一種在虛無中存在的境界,它高深莫測,作為思維的對象,既是精神理想,又像在眼前浮現,即使信仰的目標,又是感覺的對象。


而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多半的反思都是從非理性中發覺的,再借助理性的角度去修正自我。但是要注意這點,要藉助理性思維去解決非理性問題才是解決之道。


許多文人墨客、娛樂明星、創作型職業,喜歡飲酒就是沉浸在這種反思的世界裡忘乎所以,但是有些人始終不能走出反思的世界,因此吸毒的、重度酗酒者皆為此緣故,


而因醉酒而獲得藝術的自由反思狀態,這是古老中國的藝術家解脫束縛獲得藝術創造力的重要途徑。翻開中國文學藝術史,就是一部反思精神舞蹈的歷史。


酒的第三層境界-酒神精神

人喝酒喝到第三層次,可以成為酒神。
酒神文化就表現了這種精神狂熱和意志自由。它充滿了神秘的幻覺,讓人在幻覺中祈求著人與神的統一。

中國的酒神精神;
在中國,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為源頭。莊周主張,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齊一生死。莊周高唱絕對自由之歌,倡導「乘物而遊」、「遊乎四海之外」。莊子寧願做自由的在爛泥塘裡搖頭擺尾的烏龜,而不做受人束縛的昂頭闊步的千里馬。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酒的三重境界,最高層可稱為「酒神」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杜甫


李白的詩酒精神
李白,號青蓮居士,又有酒仙、詩仙等雅譽,終生嗜酒。

在儒家文化占主導地位的中國,如李白那樣高唱自由之歌的人十分少見。所以,同為大詩人的杜甫才會崇拜具有酒神精神的李白。

在激情的激烈進發中,忘卻了現實,忘卻了自我,他在這美的迷狂中,體驗到一種酣醉迷離的戰慄。


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到達李白的境界呢?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酒的三重境界,最高層可稱為「酒神」


連接的是人與自然,用二元融合的方式以獲得心靈的自由,其更偏重於個體的生命感悟。

李白詩中突出了「我」的存在,積極地肯定人的存在意義,李白既是詩仙亦是酒仙,在李白的詩歌中體現的就遠不只是酒本身,而是一種宣洩,一種氣勢。


酒入豪腸

七分釀成了月光

剩下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余光中


中國的酒神精神主要是指因醉酒而獲得藝術的自由狀態,

所以,中國的酒神精神也可以叫做詩酒精神。


西方的酒神精神

酒神,希臘人以葡萄種植業和釀酒業之神狄奧尼索斯為象徵

在西方,酒神精神的本質是激情,在激情的迸發中,人們忘卻了自我,忘記了煩惱,融入到了那隱藏在世界背後的永恆意志之中。


西方的酒神文化;用激情笑一切悲劇

人生的悲劇性方面,本是一切人生哲學不應當迴避的方面。膚淺的樂觀主義迴避這個方面,虛假的樂觀主義掩蓋這個方面,適見其膚淺和虛假。


西方的酒神精神更多地表現在生命本能的迷醉與狂歡有所不同。

在西方,酒神精神是一種精神,與酒沒有必然的聯繫;而在中國文化中,酒與詩、酒文化與藝術精神的關係則十分緊密,詩就是酒,酒就是詩。


到古希臘悲劇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論高度,德國哲學家尼采的哲學使這種酒神精神得以昇華,尼采認為,酒神精神喻示著情緒的發洩,是拋棄傳統束縛迴歸原始狀態的生存體驗,人類在消失個體與世界合一的絕望痛苦的哀號中獲得生的極大快意。


尼采的酒神精神

酒神精神的含義,尼采前後解釋有變化。早期指從個人的痛苦和毀滅中獲得與宇宙生命本體相融合的悲劇性陶醉。

後來尼采嫌這層含義太形而上學氣,雖仍倡導酒神精神,卻是指從生命的絕對無意義性中獲得悲劇性陶醉:人生是幕悲劇,最大的悲劇就在於它的沒有終極根據,但生命敢於承擔自身的無意義而並不消沉衰落,這正是生命的驕傲!


尼采認為;人類社會歷史似乎總是受制於兩種基本的衝動:一是對個體內在情緒的抒發,即尼采所說的“酒神精神”;一是對外在理性所標畫的超越世界的追尋,即尼采所說的“日神精神”。這兩種衝動代表著兩種基本的人生哲學觀:走向世界,故追求成功;走向內心,故期望超越。


酒的三重境界,最高層可稱為「酒神」


酒神精神強調自我的感受,強調自己與他人以及外部世界前所未有的融合和統一,然後隨之產 生的一種忘我和迷狂的快樂, 進入自己理想的精神境界。

李白將自己熾熱的感情,強烈的個性全部烙印在詩歌中,隨處可見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

他進京求官,酒後說到:

仰天大笑出門去

我輩豈是蓬蒿人


政治上失意了: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弄扁舟


酒的三重境界,最高層可稱為「酒神」


酒的三重境界延伸閱讀:

日神精神:與酒神對應的就是日神。日神阿波羅是光明之神,它的智慧是剋制、平靜、安詳。它照徹一切,把一切事物都清晰顯現。


日神精神則代表著理性的因素,酒神精神代表人的非理性因素。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是痛苦的、危險的世界,日神精神美化生活,給生活披上了美麗的外衣,讓人們覺得生活可以繼續下去。

阿波羅(日神)原則講求實事求是、理性和秩序,狄奧尼索斯(酒神)原則與狂熱、過度和不穩定聯繫在一起。


而在古希臘人看來,對於這痛苦的解脫,日神是無能為力的,只有藉助於酒神的威力。酒神的作用就在於正視人生的痛苦本質,在忘卻自我、放棄個體的主觀性時才可以達到,在忘卻了個體的“醉”中個體被消解,痛苦也被消融。

希臘悲劇達到兩種氣質的平衡。通過這種調和作用,希臘悲劇使得希臘人和希臘文明格外與眾不同。

尼采往往用這個典範來衡量後來文明的不充分成就。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運用這兩個術語解釋了古希臘文明發展的獨特性。這兩個術語在希臘悲劇中起著相當重要作用的原則與阿波羅神和酒神狄奧尼索斯相關聯。


——————————END——————————

無負鈞言 | 有趣而自由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