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值得收藏的十枚古錢幣,三孔布、永安一千、天策府寶均罕見



古錢幣指古代貨幣。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 鑄幣 的國家。距今3000年前 殷商 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無文 銅貝 ”,為最原始的 金屬貨幣 。古錢幣是不可再生資源,隨著時間的流逝數量越來越稀有了。它的價格是由存世量、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判斷的。一枚小小的古錢幣,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元素,同時也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今天小編變為大家盤點一下古錢幣中真正的名珍!

LOT:2451

三孔布“牟”背兩

通長約76mm;重15.57g

三孔布是春秋戰國時期首次在錢體上記鑄地、記重量的錢幣,分大小兩個等級幣值,大等級幣值俗稱一兩小十二朱(銖),因錢體有三孔,故俗稱三孔布,由圓首圓肩圓足布發展演化而來。三孔布的鑄地有趙鑄、中山鑄、秦鑄三說,根據出土區域、地名、形制等因素考證,目前傾向於趙鑄說。目前發現的三孔布不多,可遇不可求,即便在大型博物館中也難以得見。

LOT:2500

天策府寶

直徑42.54mm;厚4.44mm;重36.8g

天策府寶作為一種古錢幣,目前存世量僅為幾枚,稀有性可見一斑。天策府寶主要是五代十國時由楚國鑄造。當時只要有國家更新換代就有新的貨幣重新代替,所以這是一種紀念策府性的錢幣。這樣的藏品本就是稀世珍品,能見一面已經是很難得了。

LOT:2508

“永安一千”銅錢大樣

直徑48.5mm;厚3.8mm;重41.5g

公元913年,劉守光攻取幽州,稱帝后所鑄的永安錢形制厚重,錢文字形粗拙渾厚,別具一格。目前所見永安錢有“永安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四種。分銅錢鐵錢兩類,銅少鐵多。銅品多屬鐵母,為數至寡,稀如星鳳。永安錢行用時間短暫,它隨著劉氏退出歷史舞臺而銷聲匿跡。自此之後經歷十個世紀,後人已不知它為何時代所用錢,史籍亦無記載,永安錢似乎披上了一件神秘的面紗。

LOT:2573

遼代“天慶元寶”折十

直徑41.77mm;厚2.55mm;重20.52g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天慶元年(1111120年)所鑄。“天慶元寶”是遼滅亡前鑄行的最後一個年號錢,所見多為平錢,折十型大錢已兩見,且為同版。譜錄中只有帶國號、年號的“大遼天慶”,其用途有鎮庫錢或貴族墓瘞錢之說,而真正的年號寶文大錢存世極罕,相當珍貴。是品“天慶元寶”折十型大錢為傳世熟坑,書體行楷味濃,拙中見巧,這枚遼代年號大錢的出現,為古泉名珍大增異彩,可謂幸甚。

LOT:2481

一刀平五千

通長約73mm,重33g

新莽錢幣是王莽當政後,為了削弱漢朝舊族勢力,以及對百姓的財富掠奪,他以'託古改制'為名進行了一系列的幣制改革。儘管王莽的改革是失敗的,但他所發行的一系列錢幣卻是古錢史上的精品。“一刀平五千”正是這一時期鑄造的一種貨幣,因錢幣有“錯金”二字,故又稱“金錯刀”。

此枚“一刀平五千”分為環柄和刀身兩部分。環柄為一方孔圓錢,環文上曰“一”,下曰“刀”,字為陰刻,字陷處填以黃金絲;刀身上鑄有陽文“平五千”三字,其中“平”表示一枚刀幣價值等於五千。造型獨具韻味,古拙穩重,不拘泥於春秋戰國時代刀幣形制,並透出秀美氣息。幣面銘文“一刀平五千”五字書寫流暢,氣勢生動,承襲了戰國時期幣面銘文“一筆過”的特徵。幣面錢文纖細,工藝講究,輪廓斜削,筆劃細挺。

LOT:2512

開平通寶

直徑36mm厚2.5mm重15.9g

開平(公元907-911年)是梁太祖朱溫的年號,朱溫早年參加黃巢起義,投降唐朝後不斷髮展自己的勢力,攻城略地,幾無寧歲。經過二十多年終於滅唐自立,創建了後梁王朝。五代戰亂頻繁,民生困苦。史料中未見後梁鑄錢的相關記載。傳世原有“開平通寶”,“開平元寶”大銅錢各一枚,通寶生坑、元寶熟坑均系孤品。經民國大藏家方若、戴葆庭等人收藏,現二品均在國家博物館收藏展出。經錢幣大師孫仲匯老先生鑑定為真品。

LOT:2551

臨安府行用準伍伯文省

長約78mm重40.4g

宋理宗景定年間(1260-1264年),臨安府發行臨安府行用錢牌,此錢牌是具有代用貨幣性質的地方性錢幣,僅流通於臨安府境內。錢牌有銅、鉛兩種,正面均鑄錢文“臨安府行用”五字,銅質牌背銘“準貳伯文省"、“準叄伯文省”及“準伍伯文省”三等面值。面、背文均楷書,雄強遒勁,頓挫分明,外形精美別緻,呈長方形,一端有圓孔,可以穿系,在中國龐大的古錢家族中可謂獨樹一幟。錢文中的“準”字是“平”的意思,“伯”是“佰”字,“省”即省陌的意思,即以不足百數這錢作百數使用,是五代起沿用下來的金融流通制度。省"小型的長7.3釐米、寬2.3釐米,大型的長7.9釐米、寬2.7釐米,面文均為“臨安府行用”五個字,背面標明幣值,分別為準貳佰文省、準叄佰文省,和準伍佰文省面、背文均楷書,且製作精美,臨安府行用錢牌的鑄造與當時的錢荒和禁錢出城有關。由於錢牌流通區域小,發行時間短,傳世甚少!

LOT:2582

貞祐通寶小平

直徑24.74mm厚1.62mm重3.73g

“貞祐通寶”錢為金宣宗完顏珣貞祐年間(1213-1217)所鑄。《金史》未見載錄。僅《淵鑑類函》有“金宣宗鑄貞祐通寶錢”的記錄。貞祐通寶錢文真書直讀,分小平、折二兩等式,近年還發現折三錢。貞祐錢傳世極罕,素為藏家珍視。小平錢迄今僅見三枚,第一枚為方藥雨先生收藏,此珍泉原系李佐賢舊藏。李氏遺藏古泉大部分為天津古董商羅振玉所得,方藥雨從羅氏府上選購得此貞祐通寶錢,珍泉拓本已收入 《歷代古錢圖說》書中。第二枚為羅伯昭先生收藏。此平錢製作文字甚精整。最先系開封人李峻嶺所得,後歸羅氏。羅伯昭說:“此泉真而精,深坑出土,色澤美豔,不可多得也。”珍泉拓本收錄入《沐園四十泉拓》及《足齋泉拓》內。日本平尾贊平氏亦獲藏一枚貞祐小平錢。

LOT:2462

齊返邦長大刀

通長約182mm;重39.66g

先秦刀幣起源於生產工具刀、削.齊刀的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周禮·考工記》記載“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而成規”,意為築氏製作的削,長一尺,寬一寸,六把削可以合成一個圓,齊刀的形制就體現了這種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齊刀以其銘文的字數分為三字、四字、五字、六字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紀念幣,六字齊刀的鑄造發行對後來貨幣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中國歷史上為改元而鑄造年號錢正是這一影響的延續。

LOT:2489

國寶金匱直萬

直徑61.9mm;厚4.4mm;重32.4g

“國寶金匱直萬”是王莽最後一次貨幣改革所鑄造。傳統歷史中,王莽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歷史人物,從其大膽地實行改良政策來看,其不失為一位有膽略的政治家。雖然其貨幣改革是失敗的,但其所發行的一系列錢幣卻是古錢史上的精品。“國寶金匱直萬”即是一例,因其幣值過高,發行時間短,故存世極罕,為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加之其近乎神化般的傳奇經歷,故即使歷經百年滄桑,其仍被文博界和收藏界視為古泉魁首奇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