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体会过捡到宝的心情?

  • 咬牙买的房,没过两年价格就翻了五倍还多;
  • 低价买入的股票涨停板好几次;
  • 之前淘到的绝版包突然火了,一包难求;

无论会不会拿来卖,只要发现商品的价值比之购买时不跌反涨,就是件愉悦的事情。

但是如果提到“书”,你会认为它有机会升值吗?可能更多还是觉得:买后即亏。

其实,这个想法太武断了,买卖书,也能拥有捡到宝的感觉。


看看这本你可能听都没听过的《1分钟画出暖暖的插画》:

2012年出版,定价25元,你猜它的二手书卖多少?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公布答案:45元!

这可不是我乱说的,是在某官方二手平台上查到的价格,淘宝上甚至飙到了130元。

再来看看这本曾经的畅销书《秘密》:

2008年出版的,定价36元。

当年我放在购物车等了很久,愣是没见它低于9折过。

你猜猜这本在同样的二手平台卖多少?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公布答案:免费!


这实在令我困惑:

为什么经过多年的通货膨胀以后,有的书只能当废纸卖,有的书还能高于售价?

如果你们和我一样,对此问题感到好奇,那么阅读这本《给作家标个价》,便可窥一二。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我从在旧书店里当店员时起,就开始一本接一本地读日本和外国作家的作品。我决定按ABC字母排列顺序,每位作家选一部作品,每天一边看店一边读。……这是旧书店店员修炼的第一步。”——出久根达郎

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出久根达郎是位对书饱含热爱的人。

读一个人如何描绘自己喜爱的东西:这阅读体验一定不会差。

更何况,出久根达郎十几岁就进入了旧书行,既是旧书店老板,热爱阅读评论,又是资深作家,得过许多日本文学奖项。

这样的多重身份给《给作家标个价》添加了更多的阅读乐趣:

  • 第一重阅读:听听作者遇见旧书珍本们的逸闻故事,理解文字和实体书的价值体系;
  • 第二重阅读:通过书店同行大场先生的口吻,了解日本目前的旧书价格,
  • 第三重阅读:窥见名作背后的故事,阅读二十四位日本名作家的秘辛往事。

因为本书讨论的是日本作家,未免有些不贴近中国读者,我还会结合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中的信息,列举一些中国的旧书。

什么样的旧书可以卖得高价?

不了解行情的时候,我以为旧书和新书一样,都是由卖家(比如书店老板)以成本为基础来定价的。

但读完《给作家标个价》,我发现并非如此:与新书市场完全不同,厚度不重要,内容不重要,旧书店会通过顾客的评价和反馈来给旧书们定价,也就是说,旧书的价值是由顾客决定的!

例如后记中提到的《明治三十七八年日俄战史》,官方编撰、厚达十卷,然而价格却低的可怜。因为此书中尽是为了论功行赏而编撰的内容,根本不值得任何人去看,看了的人也会大呼上当。没市场,价格也就越来越低,慢慢地就会消失在书架上了。

这也算是旧书店定价机制的大任吧!让好书流传下去,坏书不再流通。

被肯定了流通价值的旧书,还要经过下面三点评判来决定它的价格:

①个人喜好

《给作家标个价》中出现了这样一位顾客:

“我书店有个顾客E先生,他是个侦探小说迷,尤其喜欢横沟正史。只要有横沟的书,他全都买去。而且还喜欢重复买同一本书买过几十册。”

E先生想在自家开个专卖侦探小说的旧书店,顺便还可以寻找侦探小说的同好。如果有人要买,他得先跟客人聊天,谈得来才把自己这些藏品拿出来卖。

时光久远,作者与E先生失去了联络。后来再与同行大场先生聊起时,两人都觉得恐怕他这旧书店没开成,因为这样专一的疯狂爱好者根本舍不得卖掉自己的藏书啊。


大部分会买旧书的人,都是冲着自己喜欢的作家去的——

有没有觉得专门收集某一作家旧书的人很像追星族呢?

粉丝们总是会想收集全自己偶像出过的所有实体作品,如果是全世界限量发行的,更是哪怕花费十倍的价格也必须抢到。

旧书对于读者来说,不正是偶像发行的限量版吗?而且对于书迷来说,还有另外一种好处:读越多偶像的作品,就会越了解他,也会在感觉和意识上越接近这个人。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越多人喜欢的作者,就意味着越多买家,他的作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假如经过百年之后,还有新读者在收集他的旧书籍,那就可谓之真经典了。

②品相

两本同月同日出产的《人间失格》,一本只卖一千日元(折合人民币15元),另外一本却可以标上两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280元)!原因仅仅是因为后者品相更好。

品相好怎么定义呢?其实就是看书的保存状态,附件的完整程度,如果外封和腰封都在,而且整体没什么污损,就能卖出高价。

比如三岛由纪夫的《魔群的通过》,1949年出版时卖150日元(折合人民币10元),保存完好的话现在可以卖到一百万日元以上(折合人民币64000元)。

由于纸张的特性,书籍很难一直保持刚买回时的样子,但是留下腰封和外封却是很容易的事。

只要多个外封和腰封,价格就能有5~10倍的差异!

外封还可以理解,怎么常被人忽视的腰封也如此重要呢?

打个比方,磕了一个角的青花瓷,哪怕是古董,失去了完整性,价值也会大大下降。

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中,提到了腰封的作用:

既可以引导读者了解本书,又不会破坏了外封的美感。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弹幕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做法:扔掉

正因为腰封上也有着与书相关的信息,腰封在,才能保证全书的完整度。

而且若是腰封上有其他名作家的举荐词,就更特别了,会让读者有种两位偶像合体,突破次元壁的既视感,重要程度还要再往上提呢。

③初版

“一本书刚问世时,作者亲眼见到,爱不释手。我们今天如果能拿到原书,就能像作者当初那样亲眼观赏,亲手摩挲。”

出久根达郎在《给作家标个价》中,用可以窥见偶像的心情,来解释初版书更受欢迎、卖价更高的理由。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边城》初版

不过,初版意味着数量很少。初版书带着试卖的意味,所以都不会印的太多,而且很多名作都是当下卖的不好,后来才畅销的,所以当年没机会再版的好书放到现在更是一本难求。

鲁迅就有一本这样的作品,不过不是他写的,而是他编纂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这本画集为了表现出版画的质感,做的十分精致,成本也居高不下,所以当时总共也就印了103本,每本都有鲁迅手写的编号。

藏书家陈晓维在看唐弢的《晦庵书话》时,发现他曾经向鲁迅求过这本画集,然而因为印数太少,也是颇费了些时间才收得,唐弢还记录了这一本的编号:十二。

意想不到的是,陈晓维在一次拍卖中标得了这本书,拿到以后发现,这本画集的编号竟然就是十二!俨然就是唐弢在书中提到的那一本。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三万多是低价!跌破眼镜

这种喜悦,我特别能体会,也许可以用“低价买到了迈克尔杰克逊穿过的香奈儿古着”的心情来形容。

“旧”带来的价值

皮相决定价格,而内容决定它是否能长久流传。

能拿来当写作教程看的经典著作自不用说,还有一种内容价值与时代记忆有关。

①窥见旧时代的风采

樋口一叶生前贫寒,经常向人借钱,过日子也是一个铜钱掰成两个用,所以在她的作品里,往往会将价格记录得很细。

这个特点给她的作品带来了现实感,不过现在读来还能帮助读者了解旧时的物价和生活。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中国有本《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虽然是2018年出版的,但其中的内容均来自郑天挺教授从1938年记录到1946年的日记。

作为西南联大最忙的教授,他的日记成了一部事无巨细的西南联大史,也成为研究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资料。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其中还记载过当时的收支情况,快要南下的时候,工资已经发不出来,郑教授还得到处去借钱,他自己的工资更是不够花,这样读来,更能体会西南联大当时面临解体前的窘迫处境。

②供读者回忆往昔

如果是纯虚构文学的话(尤其是儿童读物),为了让读者更好理解,不会有过时的感觉,出版时很可能会对细节进行更改。

江户川乱步的《少年侦探团》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改动,比如把“留声机”改成现代人更常用的“录音机”,“全东京市”改成现在称呼的“全东京都”……

对于新读者来说好理解,可是对于想要重读来回忆往昔的老读者来说,却会与记忆不符。

这个时候,旧书就会变成老读者的第一选择。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来自豆友hd612

举个例子:《少年侦探团》中的夜晚,永远是一片漆黑的,因为在作者写就的那个年代,没有路灯。

老读者们看着故事,就能找回幼年时代的熟悉感。

晚于路灯出生的新读者们读时无法产生这种真实感倒是让人感到有些可惜了。


找到阅读的契机


指望现在买的书在未来可以卖出高价实在不太现实——普通读者哪有人家浸淫此道的火眼金睛呀,但是从书中得到益处倒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有一点很有意思,旧书中的儿童读物,基本都折损严重,遇见完好无损的几率堪比中彩票。

是儿童读物用的纸张比较薄、装帧比较不结实吗?

不是的,是因为孩子们会对自己喜欢的书本爱不释手,看上一遍又一遍。翻得多了,书本自然就磨损的厉害。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80后想必都有相似的经历:攒下零花钱买回心爱的漫画、武侠小说,却会被妈妈指责看闲书,甚至被无情扔掉。

被讲得多了,以为这些东西的确不好,但还是耐不住偷偷摸摸地看。指责孩子看闲书的大人们,倒是很爱跟着流行买一堆冠冕堂皇的书,发个朋友圈标榜自己多么爱书,却从来看不下去,最后只能留在书架上负责积灰。

多么讽刺啊。大人口中的好书,自己都看不下去,却能留在架上;大人口中的闲书,孩子可以翻三四五六遍,却逃不过被丢掉的命运。

两者相比,我宁愿称孩子们是真正的爱书之人。

如今我这个当年的孩子已成了大人,真心觉得看什么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习得热爱阅读这个技能。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爱上阅读的契机,不是我们不喜欢阅读,是没有找到契机。

所谓契机,其实就是找到第一本你喜爱的书籍,第一次忘我阅读的时刻。

①读作家的第一本书很重要

当我们对某个作者产生兴趣的时候,第一本选择哪本、什么时候读很重要,会影响你对他的好恶,如果选择不对,可能会错过他写的其他好书。

你会喜欢他的侦探小说,却不会喜欢他的意识流文,青年时读他,你不会喜欢,中年时读他,却会感同身受。

每位作者都有“入门式”的作品。只要读过这篇作品,读者就能了解到关于该作家的必备基础知识。这样的话,不需要别人引领也能顺利地走进内室去,而不至于迷路。

如何找到适合你的入门式作品呢?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他人分享的书评、书单或者是书籍来决定。

也可以看看一些已出版的读书笔记,比如麦家的《好好读书》、闫红的《我认出许多熟悉的脸》、陈晓维的《书贩笑忘录》等等。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假如你对日本名著感兴趣,正好可以阅读这本《给作家标个价》,至少我读完以后,就被种草了太宰治和寺山修司,不知道你读完了以后,会喜欢上谁呢?

②将书籍读成电影

如果你喜欢看电影,可以先去找喜爱电影的原著来看,可能会发现另一番天地。

我还记得某一个暑假,为了集齐《诛仙》的全集,我跑了五家书店。可当《诛仙》的电视剧上映后,再火再有人夸我也没有去看,一是李易峰、杨紫、赵丽颖实在不符合我心中主角的形象(没有说他们不好的意思),二是我看小说时得来的喜怒哀乐,绝对无法被荧幕表达。

看书有一点电影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没有既成的画面,一千个人可以看出一千个故事。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给作家标个价》中提到了《遒山节栲》的原著和电影,并称“我看原作时深受震撼,看电影时却无法产生心灵震撼之感。”

好比主角母子在寒冬雪山中最后离别的时候,书中这样描写儿子的心情:“辰平浑身发热,像泡在热水里一样,全身被汗水湿透了,头上直冒热气。”

这句话被读者读到,会立刻浮现出画面,不需形容词就让人自发联想,感到分别的沉痛。然而拍成电影画面以后,可能因为是直接呈现在眼前,反而会让人失去了想象力,感到只是在观看表演。

所有的人物形象,场景气氛,就算作者写得再详细,也是由读者的想象力形成的,他会在读者脑中形成最合宜的形象,最合宜的情感,你不用担心演员是不喜欢的人,也不用担心被尴尬的演技影响观看。这会是一场独属于你的电影放映会。

③用阅读为枯燥增趣

学语言的时候,特别适合阅读该语言国家的名著。

《百年孤独》在中国出了很多种译本,但只有范晔翻译的《百年孤独》是由原作者授权的,可见他的翻译功底之深。

范晔现在已经是北大西葡语系的教授,但他回忆起刚学习西语时的心情也与学渣们的感受差不多。

走近旧书交易:60年前的书,现在竟然能卖出6万元

学习语法很痛苦,但是能读懂西语原文的文学书籍,给他的学习带来了乐趣的动力。

如果你正好在学一门新语言,真可以试试苦中作乐,找本同语言的经典名著边学边看呢。


结语

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给作家标个价》中的旧书史和各种珍本高价也就是拿来当趣闻来看看,难以实现购买。

人们会对买书感兴趣,好像更多是电商平台做图书促销的时候,不买白不买的心态一产生,很多人都成了“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的典型。

别人说《百年孤独》好看,买回来翻了几页却看不明白;又听说《乌合之众》是经典,买回来翻了几页打起了瞌睡。

长此以往阅读积极性也就消失殆尽

,就会真以为自己是个不爱读书之人了。

其实,买再多书,如果都不感兴趣,只花50元也是浪费;但如果可以遇见一本喜爱的书,哪怕100元也是值得。

少买点书吧,对阅读有所选择,尽力做到开卷有益。在这个已经不再受限于纸书的年代,不要反被自己的错误认知阻碍了阅读的道路。

不过,遇见了喜欢的书还是可以买下来——说不准,这本书过个50年,能变成价值连城的传家宝送给孙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