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思沙門四果,聽堪布講“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金剛經》第八品通過法佈施與財佈施的對比,闡述了受持《金剛經》的功德。接下來,講沙門四果必須要證悟空性的道理。

什麼是沙門四果

小乘聖果,是沙門四果或沙門八果。 “沙門四果”包括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阿羅漢果。 “沙門八果”分別為:預流向和預流果,一來向和一來果,不來向和不來果,阿羅漢向和阿羅漢果。 所謂“向”,是指沒有真實達到果位,但在路途之中,馬上就要到了。“果”則是已經超凡入聖,達到那種境界,獲得了真正的果位。 不管得到哪一果,都必須要證悟無相、無住的空性。倘若無法斷除實執,則與凡夫沒有任何差別。 《般若經》雲:“凡執實相者,皆無三菩提之解脫。” 麥彭仁波切也說:“聲聞緣覺必須要證悟大乘的法無我空性。若連一分都沒有證悟,別說超離三界,就算預流果也無法獲得。” 下面對此一一剖析。

沒有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執著,才是真正的預流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預流果聖者是否認為‘我已經得到了預流果’?”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預流果雖然在名言中稱為入流,但在勝義中根本沒有能入所入,遠離了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實有執著,這才是真正的預流果。”

【須陀洹】 亦名預流果,屬小乘見道,而非大乘見道。獲此果時已入聖位,故稱之為“預聖”;由於它是聲聞乘最初之聖果,又稱“初果”。 在這段經文裡,佛陀一會兒說“預流果是入流”,一會兒又說“預流果不是入流”,如此自相矛盾,令許多初學者摸不著頭腦。其實,只要分開二諦,此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世俗中,可以假立名相,承認預流果遠離了凡夫境界,已趨入聖者之流;但從究竟實相而言,得果者、所得之果、得果方式都不存在。沒有能依所依之故,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也不可能有實有執著,這即是預流果的真實境界。 所以,小乘的登地(預流果)也必須要斷除執著,否則沒有機會現見真諦。宗喀巴大師的《六十正理論廣釋》在引用這句經文時,也是這麼解釋的。

沒有來去的執著,才是真正的一來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一來果聖者是否認為‘我已經得到了一來果’?”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一來果雖然在名言中稱為一往來,但勝義之中無去無來,這才是真正的一來果。”

【斯陀含】 亦名一來果,是小乘二果。此果斷除了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六品,仍有三品未斷,故還要來欲界的人趣或六慾天受生一次,以此得名“一來”。 雖然在名言當中,一來果聖者還要來欲界投生一次,但在究竟實相中,他已證悟了無我的般若智慧,遠離了我來、我去的分別。《中論》雲:“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滅我我所故,無我我所執。”因此,如果證悟了無我空性,就能斷除對來去的執著。


什麼是不來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不來果聖者是否認為‘我已經得到了不來果’?”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不來果雖然在名言中不來欲界,但勝義之中沒有來與不來的分別,這才是真正的不來果。”

【阿那含】 亦名不來果、不還果,是小乘三果。此果能安住於色界或無色界,不需要再來欲界受生,故稱為“不來”。與前一樣,不來果雖在名言中不來欲界投生,但依勝義理論觀察,所謂“來”與“不來”根本不可得。 按理來說,佛經理應由弟子提問,釋迦牟尼佛回答。但有時候恰恰相反,就像這部《金剛經》,很多地方是釋迦牟尼佛提問,須菩提回答,然後佛作個印證就可以了。大家熟悉的《心經》也屬於這種情況。故而從這部經也能看出,佛經可以是佛陀親口宣說的,也可以是佛陀予以印證的。

阿羅漢為什麼叫“戰勝敵人”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阿羅漢是否認為‘我已經得到了阿羅漢果’?”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就勝義而言,根本不存在實有的阿羅漢。”

【阿羅漢】 是小乘的最高果位。此果已出離輪迴,不再轉生六道。但相對大乘而言,仍有細微的所知障未斷,因此並不究竟。 阿羅漢,在藏文中是札炯巴,直譯為“勝敵”,表示戰勝了煩惱這種敵人。雖然還沒有戰勝所知障的敵人(三輪執著引起的一種障礙),但他完全斷盡81品修惑,解脫了輪迴,從這個角度也可以叫戰勝敵人。 小乘中,阿羅漢是最高的果位,但依大乘《妙法蓮華經》《定解寶燈論》的說法,他最後一定要回小向大,趨入大乘。 現在有些人對大乘、小乘分不清,認為阿羅漢已經獲得了無生法忍,境界與八地菩薩等同。持此觀點的人,可能沒有看過《俱舍論》,也沒有學過《現觀莊嚴論》等大乘教典,在理解佛法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不符合佛經的說法也情有可原。 此處,須菩提說阿羅漢肯定沒有“我是阿羅漢”的執著,為什麼呢?因為在實相中阿羅漢滅盡了五蘊,斷除了意識分別。 小乘如此承認,大乘也這樣認為,《入中論》雲:“痴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現為諦,能仁說名世俗諦,所有假法唯世俗。”意思是說,凡夫由於無明障蔽,妄將世俗的顯現執為實有,所以叫做“世俗諦”;但在阿羅漢和佛菩薩面前,已經斷除了這部分實執,故一切假立之法唯是“世俗”,而非“諦”實。因此,阿羅漢出定後也知道自己是阿羅漢,但卻沒有諦實的執著。

阿羅漢若認為“我已得到阿羅漢果”,會有什麼過失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阿羅漢若認為‘我已經得到阿羅漢果’,則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執著。” 如果阿羅漢認為“我”是阿羅漢,就會有我相;知道自己是阿羅漢,別人是凡夫,便有了人相;認為三界輪迴中很多眾生沒有得到阿羅漢果,即是眾生相;我這個阿羅漢何時入滅盡定,融入法界中,則為壽者相。只要有了“我得阿羅漢道”的念頭,四種執著便應運而生。 《入中論》說,眾生輪迴之因,即是我執與我所執。假如阿羅漢沒有斷除這些,就跟凡夫沒有任何差別了,又怎麼會是阿羅漢呢?

真正的阿羅漢不可能覺得“我是人中第一,我很了不起”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須菩提說:“世尊,您說我獲得了無諍三昧,在人中最為第一,是離欲第一的阿羅漢。”

【無諍三昧】藏文中叫“無惱禪”,玄奘和義淨譯為“無諍住”。 《華嚴經》雲:“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俱舍論釋》中也說,在家人由於貪圖樂受,為了財產、田地、牲畜、女人而爭論不休;出家人由於對自他宗派有好壞的想法,進而展開辯論破立。但不管是世間人、修行人,如果沒有遠離爭論,不要說獲得無上涅槃,就算處理人際關係也非常頭痛——今天兩個人相處融洽,明天就可能勢同水火。因此,《涅槃經》說:“一念不生,萬法無諍。”只有息滅了執著分別念,才能斷除一切爭論,證得須菩提的境界。

【人中最為第一】 佛陀的十大弟子雖然都是阿羅漢,但證悟的境界各有所長。比如,迦葉是頭陀第一、舍利子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富樓那是說法第一、阿難是多聞第一、須菩提是解空第一(或者說離欲第一)。這些都可稱為“人中第一”。

【第一離欲阿羅漢】 所謂“離欲”,是指離開一切煩惱。本來阿羅漢都離開了一切煩惱,但根據小乘的論典,其境界也有高低之別,須菩提在阿羅漢中是最殊勝的阿羅漢。 在世俗現相上,須菩提對般若空性的領悟最高,每次說出自己的體會,佛陀都讚歎“善哉、善哉”,完全同意他的說法。佛為了印證弟子的根基,也曾於大眾面前說:“我的十大弟子中,須菩提是離欲第一、解空第一。”但這也只是名言中的說法而已,真正的阿羅漢不可能有增上慢,認為“我是人中第一,我很了不起”。 下面從勝義中分析阿羅漢的境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說:“儘管佛陀說我是離欲第一阿羅漢,但實相中我根本沒有這種執著。如果我有這種執著,自認為已得阿羅漢道,那佛陀根本不會說我是離欲第一、喜寂靜者。正因為證悟了實相,無有所行,佛陀才稱我為喜寂靜者。”

阿羅漢雖有各種顯現,但已斷盡我與我所的實執。就像大乘菩薩一樣,《寶性論》中說,在眾生面前可以顯現生老病死等種種痛苦,但他的真實境界中,並沒有凡夫的絲毫執著。 大家若能通達緣起性空,就會知道一切法根本不矛盾,不但不矛盾,而且其中頗有甚深意味。

【樂阿蘭那行者】 “樂”是喜歡,“阿蘭那”是寂靜,“樂阿蘭那行者”是喜寂靜者。此處的寂靜,指身口意寂靜、調伏煩惱,這一點只有阿羅漢才做得到。最殊勝的阿羅漢,就是最寂靜者。 我們凡夫不是寂靜者,而是憒鬧者、散亂者,身口意三門整天為了名聞利養而奔波忙碌。 只有遠離了能所執著(對“能”證悟的我、“所”證悟的聖道產生的執著),才可證悟阿羅漢果,成為最寂靜者。

《定解寶燈論》講義中就曾引用過七個教證、三個理證,說明阿羅漢必須要證悟法無我。其實用《金剛經》的教證也可證明:阿羅漢若沒有證悟法無我,而僅僅證悟了人無我,就會墮入一個邊,故對緣起性空必須有所了悟。

在勝義中,須菩提並沒有執著自己是離欲第一的阿羅漢,但名言中佛陀的確如此讚歎,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緣起之理。 緣起之理,唯有佛陀方能徹底了知,世間人則很難通達。但若不懂這個道理,縱然是名聲蓋世的大法師,證悟聖道也有一定的困難。 龍猛菩薩在《出世論》中說:依靠分別念承認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的戲論者,由於尚未通達諸法實相,難免會遭受種種痛苦,而佛陀所說的緣起生,才是一切萬法的真相,是宇宙唯一的真理。 所以,緣起性空之理非常重要。假如通達了這一點,就會明白鬚菩提在實相中沒有任何執著,但在如夢如幻的現相中,可以稱之為“離欲第一”。

聞思沙門四果,聽堪布講“一相無相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