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非遗传承人的抖音课首秀 以艺抗疫捏出爱


一个周日的晚上8点,面塑非遗第三代传承人张书嘉的第一场抖音直播开课了。受疫情影响,上海各学校停课不停学。其实除了语数外等主课,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也值得关注。张书嘉希望用面塑这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让孩子们表达这段特殊时期的体会和感悟。

为了这堂“首秀”课,张书嘉提前备课。在此之前,她已经在自己的面人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一系列的面塑公益微课,并为童谣《病毒我不怕》制作了一部面人动画。

开课前一个小时,张书嘉做着准备工作,换衣服、化妆、准备面塑材料包。

张书嘉调试直播设备和灯光,寻找最合适的角度,让屏幕另一头的学生们能清晰地看到面塑制作的步骤。

 开场白:“我是谁?”张书嘉师从面塑大师“面人赵”之女赵凤林,是这项非遗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2007年,她创办了书嘉手艺中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曾代表中国出访过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老挝等多个国家进行民间艺术交流演出。

 张书嘉以自己为原型捏的面人。面塑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面塑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张书嘉向邻居“借”来了他们三岁的女儿来来一起上课,让网课更具互动性。小嘉宾不怯场,动手活跃,“抢”了张书嘉不少戏份。   

 做面塑要用到的黏土。张书嘉认为,研习民间手工艺大抵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临摹、创作和思想表达,“面塑不是单纯掌握技艺即可,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根基。”

张书嘉对着镜头教授如何捏面人。揉、捏、搓、捻、拧、挤、掐、拉等手法其实很有讲究。

张书嘉用工具在面人的脸上刻出五官。

 一边做面塑,张书嘉也不忘一边与收看的学生们互动聊天,请大家及时打弹幕反馈。

这节课的主题是《祈祷的天使》,寓意面塑天使宝宝为武汉、为中国加油祈福。

 不到一个小时的课程,有超过1000名学生收看,其中既有小孩,也有成年人。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不受年龄限制。

 创作过程不算复杂,为面人插上翅膀,《祈祷的天使》制作完成。

面塑零基础的小嘉宾前几天在家用张书嘉赠送的材料包,做了一个天使宝宝。

学生们宅家期间创作的面塑作品,用自己的方式向白衣天使致敬,表达对与疫情病毒战斗的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