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首發的金曲歌后只充當看客,選人失策成本季《歌手》一大敗筆

俗話說得好“花無百日紅”,綜藝更是難逃這個定律,做時間長了大家難免審美疲勞,進而引發收視下降觀眾流失。為了增加新鮮感主動求變無可厚非,但前提是得保持住製作水準,否則只會得不償失。

本該首發的金曲歌后只充當看客,選人失策成本季《歌手》一大敗筆

今年的《歌手》便最好的例子,做了整整八季,再好的節目形態如果一成不變大眾恐怕也看厭了。

此外一大“瓶頸”無法忽視,在選人方面確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前七季都嚐到了甜頭,難道芒果臺不想繼續請大牌嗎?只是現實很殘酷,狀態在線適合比賽的早就來過了,不肯放下身段就算你重金誘惑依然請不來。

本該首發的金曲歌后只充當看客,選人失策成本季《歌手》一大敗筆

《當打之年》的新主題,看起來想法很“高大上”,目的是集結華語樂壇年富力強才華橫溢的中堅力量。

但從另一個角度想,何嘗不是請不來人的“遮羞布”?倘若像上一季一樣有巨星跟大咖願意來撐場子,相信湖衛定然不會退而求其次。

本該首發的金曲歌后只充當看客,選人失策成本季《歌手》一大敗筆

作為一檔音樂競技類綜藝,追求好音樂固然重要,唱歌的人如何選擇同樣是一門大學問。

回顧往季《歌手》,雖有黃綺珊、鄧紫棋、迪瑪希、結石姐這樣的神來之筆,“臭棋”亦不在少數。一八年僅出道倆月的張天爆冷出任首發,結果因毀歌不斷備受質疑,撐到第五期即被淘汰;反倒是資歷更深唱功老練的鬱可唯屈居“四補”,最終落得個“一輪遊”。

本該首發的金曲歌后只充當看客,選人失策成本季《歌手》一大敗筆

還有去年最後一個踢館的陳楚生,同樣令廣大網友“意難平”。跟張芯以及遠道而來的小K相比,“快男冠軍”出身的他無疑是“自家人”。

沒想到待遇和之前參賽的“超女”、“快男”相距甚遠,儘管踢館成功卻在強手雲集的“突圍賽”敗下陣來,加上表演性質的“歌王衝刺夜”總共只唱了三首歌。

本該首發的金曲歌后只充當看客,選人失策成本季《歌手》一大敗筆

原以為“新一季新氣象”,沒想到導演組在排兵佈陣上錯誤頻出,儼然成為本季《歌手》一大敗筆。

首當其衝正是“回鍋肉”太多,要是七個首發裡只有二到三個“老歌手”,“新面孔”能再多一些,或許不會在播出前引起那麼大的爭議。

本該首發的金曲歌后只充當看客,選人失策成本季《歌手》一大敗筆

其次是奇襲歌手實力不均,有“注水”的嫌疑,踢館的門檻相較於過去低了不是一星半點。兩輪下來,除了劉柏辛之外,鮮有人配得上驚豔二字。

《歌手》的舞臺包容任何音樂風格,唱作人也需要機會展示自己。但會寫歌不意味著降低唱功標準,有蘇運瑩、側田、霍尊、梁博、陳楚生幾位珠玉在前,這一季創作型奇襲者明顯要遜色不少。

本該首發的金曲歌后只充當看客,選人失策成本季《歌手》一大敗筆

《歌手》向來擅長打撈華語歌壇的“遺珠”,通過這檔節目走紅或者翻紅的唱將不在少數。

從13屆“快樂男聲”白舉綱到11年“星光六”冠軍胡夏,從多年鬱郁不得志的曾一鳴到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吉克雋逸,《歌手2020》似乎變成了“圓夢大會”。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在乎名氣只看實力,才是“我歌”該有的境界和胸懷。

本該首發的金曲歌后只充當看客,選人失策成本季《歌手》一大敗筆

其實除了已經亮相的曾一鳴,《歌手》還有另外一位“遺珠”,那就是上期一閃而過的艾怡良。

無獨有偶,兩個人都參加過芒果臺舉辦的《最強音》,實在不理解洪導為何對這個比賽出來的人如此看不上眼,否則也不至於傳了這麼多季始終沒下文。

本該首發的金曲歌后只充當看客,選人失策成本季《歌手》一大敗筆

第四期艾怡良以徐佳瑩好友的身份出現,雖然鏡頭不多卻被眾多樂迷熱議。同為“金曲歌后”,一個首發,另一個竟只充當看客,差距未免有點大。試問兩位創作才女打擂臺,好姐妹相爭的戲碼不好看嗎?有意思的是拉拉下一期演唱的《言不由衷》,正出自艾怡良之手。

不管是唱功還是所謂的唱商,老實說“姨娘”不輸給大多數首發,比起一眾挑戰歌手更是強太多,奈何連個奇襲的名額都沒撈著。接下來還剩餘幾輪“踢館賽”,不知道是否會有好消息傳出。

本該首發的金曲歌后只充當看客,選人失策成本季《歌手》一大敗筆

金池、艾怡良也好,劉惜君、央吉瑪也罷,亦或孟楠、黃齡,其實華語樂壇還有很多等待挖掘的“好美女聲”。

《歌手》追求話題和流量,也需要真正的“好聲音”,可惜決定權並不在普通觀眾的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