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U盤和移動硬盤,功能都是存儲文件,兩個產品原本是兩條不同的產業線,涇渭分明,U盤體積小,方便攜帶,比較適合隨身帶著放一些臨時遇到的文件;固態硬盤容量大,可以存一些大型文件,比如遊戲,比如你的照片備份,比如……你的小姐姐們。

那麼兩者的優點,其實也是對方對應的缺點。U盤的缺點就是容量小,移動硬盤的缺點就是不便攜。有沒有點像手機和電腦之間的界限?

手機體積小,便攜性好,但是能幹的活不多,屏幕也不夠;電腦啥都能幹,但是不便攜。後面的故事你們都知道了,出現了超極本,還出現了平板電腦。

U盤和移動硬盤之間,也出現了一個"第三者",打破了這個平衡——愛國者固態U盤。

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簡單開箱之後,愛國者固態U盤的設計還是很好看的,整體的流線型設計,有點跑車的感覺,也是暗示自己"快的飛起"?整體顏值很漂亮,比一些長方形的死板的那種U盤多了活力和設計美感。

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整機採用了鋅合金的材質,金屬磨砂的質感,毫無疑問,這就是數碼科技圈中品質感的代名詞。塑料再怎麼做,也做不出金屬的品質感。

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在傳輸速度上,愛國者固態U盤也是有著不錯的表現。除了USB 3.1的接口,還擁有固態存儲級別的速度。讀取速度可以達到420MB/s,傳輸一部超高清的4K電影(大約4GB),只需要十幾秒的時間。這可是固態硬盤SSD才能幹出來的事啊。

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在細節設計上,愛國者固態U盤採用了一體式上翻帽的設計,這種保護U盤的設計還是希望其他家也都學學。

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市面上常見的保護U盤的設計主要是兩種,一種是獨立的保護帽,一種是機械式的前後推動的結構。前者比較容易丟,後者多出現在塑料U盤上,滑動久了會發澀。

一體式上翻帽的設計還是一個比較不錯的解決方案,又比較美觀,不容易丟。

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在安全性上,其實我反覆強調,U盤無論多貴也就是小几百塊,比起裡面的數據來說根本不算貴。裡面可能有你的科研數據,可能有你的公司材料,還可能有你珍貴的照片或者資源。

愛國者固態U盤採用了防磁、防塵、防震的三防設計,同時也更耐高低溫度的惡劣環境。

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在兼容性上,愛國者固態U盤兼容常見的主流系統和主流產品,Windows系統肯定是7、8、10都支持了,MAC OS也是支持了10.6以上的系統。在兼容設備上,除了PC端的使用,還有一些像智能電視、車載音響或者是便攜式投影儀等,我也都一一測試,至少我目前身邊的設備還都是兼容的。

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經過我這段時間的體驗,愛國者固態U盤算是U盤和移動硬盤之間的"攪局者",那我覺得這樣的攪局是好事吧。就像平板電腦的出現,讓手機的功能越來越電腦化,比如各家都在推出手機的電腦模式;也讓電腦的設計越來越手機化,越來越多的兼顧性能與便攜的筆記本湧現。

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愛國者固態U盤既有U盤的便攜體積,又有移動硬盤的大容量,還有SSD固態硬盤的速度,整體表現都符合我對移動存儲設備的要求。

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金屬質感一直是數碼產品中比較高級的做工,除了這款愛國者固態U盤,我之前一直在推薦的安鈦克P101靜音機箱也是採用了金屬的質感做工,無論是在用料還是設計上都非常的不錯。兩側採用了高分子樹脂的阻尼靜音棉。單側板重量有2.2KG,1.8mm厚度的吸音棉是安鈦克P101靜音機箱可以出色靜音的重要原因。平時我使用這款愛國者固態U盤,也是得益於安鈦克P101的正面有的USB 3.0接口,兩個USB 3.0接口和兩個USB 2.0接口基本滿足日常使用,不太常插拔的USB接口還可以放在背部的主板上,整體上接口還是非常夠用的。除了接口方面,內部存儲空間的拓展性也是比較豐富,可以增加一個光驅,除了連接在主板上的NVMe SSD 固態硬盤,安鈦克P101還可以增加兩個SSD 的SATA 硬盤和兩個HDD硬盤,除此之外,安鈦克P101還能再額外拓展最多八塊HDD硬盤,絕對夠用了。

比U盤容量大,比硬盤體積小,愛國者512GB固態U盤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