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字在洛阳土语的简约妙用


“拾”字,大家都认识,可到了河南,特别是到了洛阳,就变的有意思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洛阳老城人去青年宫看电影,有句话叫“拾票”,就是等人家退票的意思。如果用普通话怎么表示:我没有电影票,去影院门前等等、看看有没有人退票…天啊,太啰嗦了吧,这不符合洛阳人讲话简约的特点。“拾票”俩字概括,简单风趣,一步到位,绝不拖拖拉拉。

那个年代,老城人还有一词叫:拾菜。粮食统筹统卖,人人定量,很多家不够吃,怎么办?捡拾菜叶补充呗。老城区附近的新生、工农、旭升大队就成了老太太与孩子们拾菜叶的好地方。人家菜农把好的菜捆扎上车送到城里菜店,剩下的菜叶就不要了。这些人群里也有“手不干净”的,悄悄地“偷”一把地里的蔬菜也是常有的事儿,一般菜农看见了也不管,理解城里人生活也艰难。我是很少干这事儿,坚守着父母的教义。俺家二弟去洛河滩洗澡回来因太渴就摘了人家一根黄瓜……麻烦了,其他小伙伴儿都跑了,唯独他和另一位小男孩太小,被工农村二队长抓住了:放一个,回去叫你们的爹来……等我父亲把他带回来,还擓一大篮子菜,全家人很疑惑:这个是你偷的?俺爹笑了:给的…二队长是咱王家远方亲戚,不仅不罚,还客气的送了一大篮子菜,半篮儿“洋柿子”和半篮儿黄瓜。好大方好奢侈啊…

“拾”乃多音字,前几年有人模仿外地人搞了“洛阳话四六级考试”,实际上是字不达义,错的一塌糊涂,这个我已经纠正了。那么,洛阳人从一到十的“数数儿”非常好念,但是发音写出来却很难,目前我正在想办法纠正。

网上是这样的:幺…一,俩…二, 撒…三, 嗦…四,卧…五, 罗…六, 去哦(连读)…七, 罢…八, 句哦(连读)…九,硕,舍…十。看看,那个是对的?

其它咱慢慢查阅纠偏,今天就说这个“拾” 。

拾 shí :1.捡,从地上拿起: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2.收,敛,整理:收拾。拾掇。

3.“十”的大写。4.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拾 shè :古同“涉”,历,经由:拾级而上。看到这个发音,明白了吧,洛阳把“拾”的数字发音念“涉”,这就对啦,乡下与城市的发音不太一样,但“拾shè”的洛阳数字发音,还必须得写“拾”。

老洛阳念1……10的发音:幺,俩,仨,拾,这几个音与字义都是对的,其它…还不确定,以后我查阅依据后再告诉大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