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躺錢是照樣拿,他們賽季一場沒打甚至退役多年

成為NBA的職業球員是很多人的夢想,因為NBA不僅是實現他們運動生涯的最高舞臺,也是他們改變自身命運家庭命運的特別途徑。特別是那些從小家境就不好的,NBA裡也不乏貧民窟出身的球員,似乎早年的不夠幸運也帶來了使他們奮進的動力。

人在家中躺錢是照樣拿,他們賽季一場沒打甚至退役多年

隨著NBA的發展,聯盟球員的平均工資是越來越高,頂薪也以越老越快的增幅突破新紀錄,從康利的3000萬到如今庫裡的4000萬再到未來利拉德的5000萬,NBA球員以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瘋狂吸金。

球員身價提升的同時,合同的細節也是相應改進,球員吃的畢竟是青春飯,這個行業還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甚至危機,受傷交易等等都會影響到球員的收入。所以,球員在簽約之時便會利用合同對自己的利益進行保護,同樣的球隊也需要這份合約約束球員。

如此,就出現了哪怕球員賽季一場未打,工資還是照拿的情況,甚至是早就不在聯盟或者退役的球員,也還是能從球隊領取薪水。

人在家中躺錢是照樣拿,他們賽季一場沒打甚至退役多年

這其中的一類是受傷直接報銷的,比如杜蘭特,克萊就因為上賽季總決賽的強行復出導致重傷休賽,他們算是工傷球隊理應保障其合法權益。所以,即便是知道他們將整個賽季都養傷不打,球隊還是與之簽約了。而已經續約的球員比如沃爾,努爾基奇,羅伯特森等球員,同樣也無需擔心,球隊會依合同繼續履行的。並且,這類情況下大部分都是保險公司支付,球隊的損失也能降到最低。

人在家中躺錢是照樣拿,他們賽季一場沒打甚至退役多年

還有一類,是被球隊裁員的,如莫茲戈夫早在上賽季就已經被魔術裁掉了,他也是回到了俄羅斯本國效力,但是因為他在NBA的合同尚未結束,所以他還是能夠從NBA領取到他那不菲的千萬薪水。

人在家中躺錢是照樣拿,他們賽季一場沒打甚至退役多年

​同樣是被裁員,諸如德隆,羅爾-鄧,馬特-巴恩斯等,他們當中的不少人已經退役,卻依舊能夠從NBA球隊拿到數百萬美元的鈔票。這是因為當初在與母隊商議裁員的時候,球員接受了球隊延後分期的條款,這是球隊為了減輕薪資空間壓力所作出的調整。所以,就出現了德隆本賽季能在籃網領取550萬,羅爾-鄧21-22賽季還能從湖人拿到500萬的場景。

這些看似球隊吃了啞巴虧似的,畢竟都不再隊內效力的球員還能拿錢,可當初籤合同的時候也都是願打願挨的,未來是充滿未知的,有的球員能夠一如既往甚至更加賣命,有的大傷後再起不能,甚至還有大合同到手就放棄自我的。

人生,就是一場賭博,總會有贏家也有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