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達教育:2018年廣州市教育局直屬事業單位招聘筆試真題

第一部分客觀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30題,每題1.22分,滿分36.6分)

1.【】是20世紀60年代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國際性教育思想,主張教育應該貫穿於人的

一生中的各個年齡階段.而不是隻在兒童和青少年時代,被譽為“可以與哥白尼日心說帶

來的革命相媲美,是教眘史上最驚人的事件之一”。

A.全民教育 B.終身教育

C.民主教育 D.信息教育

2.某教師認為上課就是向學生傳遞教材知識,使學生了解前人記載流傳下來的科學文化知

識。該教師認為教學過程是【】。

A.認識過程 B.交往手段

C.技能重塑 D.價值追求

3.小華上課總是不舉手就站起來回答問題,為了糾正他的這個壞習慣,教師在上課提問

時,故意對他的回答不予理睬,而對舉手回答問題的同學提出表揚,一段時間後小華也開

始舉手示意回答問題。該教師採取了行為塑造技術中的【】。

A.放鬆 B.消退

C.激勵 D.維持

4.某老師設計的調查學生課餘生活情況的問卷中有這樣一道題:你每天進行體育鍛煉嗎?

(1)是(2)否。這樣的問題屬於【】。

A.開放式問題 B.封閉式問題

C.半封閉式問題 D.感性式問題

5.陳老師發現班上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對學習抱有很大的興趣,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對學

習持消極態度,於是在一次考試中,陳老師有意給幾位成績不及格的同學打了 98分,並在

試卷上評價“先預支給你98分,但我相信不久之後你會還給我。”此後這幾位同學都對該

學科的學習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下列選項中能對這些學生的學習態度轉變做出合理解釋

的是【】。

A.認知失調理論 B.失用律

C.效果律 D.準備律

6.小亮自讀書以來,父母要求其無條件的服從他們的安排,並強制性地為他制定了詳細的時

間安排表,甚至週末也拒絕小亮想要休息和放鬆的要求,而是為他報了多個補習班,由此

可推斷小亮的家庭教養方式屬於【】。

A.權威型

C.溺愛型

B.專制型

D.忽視型

7.學生思思平時在學習和生活中較為自卑,當受到批評時,他會馬上找藉口逃避責任,他總

是渴望得到他人的幫助與認可,在某次和班主任的交談中,思思坦言他自己非常缺乏自信

和樂觀的心態,害怕失敗,害怕失去已有的東西,作為思思的老師,你可以用【】對其進

行勸誡。

A.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C.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D.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8.“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孩子,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

育方式”這一觀點主要反映了教師教學應該遵守【】的原則。

A.溫故知新 B.因材施教

C.循序漸進 D.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統一

9.教師要正確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就要對其特點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同一資源對不同課程

具有不同的用途和價值,如學校附近的山,既可以用於體育課程中的體育鍛煉,也可以在

藝術教育中陶冶學生的情操,還可以在生物課程中用來調查動植物的種類。這主要體現

課程資源的【】特點。

A.單一注 B.抽象性

C.多次性 D.具體性

10.教育的起源和人類的起源有著密切的聯繫,目前,關於教育起源問題的代表性觀點

有【】。

(1)生物起源論(2)心理起源說(3)勞動起源說(4)變異起源說

A.(1)(2)(3) B.(2K3X4)

C.(1)(2)(4) D.(1)(3)(4)

11.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和特長均能夠在班級活動中得到充分表現和發揮,這體現出【】。

A.班集體是學生形成集體意識的基地

B.班集體是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

C.班集體不是教育的客體而是教育的主體

D.班集體是促進學生社會化的唯一條件

12.“我喜歡自己這個樣子”“我覺得自己很討厭”這屬於自我意識中的【】。

A.自我控制 B.自我觀察

C.自我體驗 D.自我辯解

13.某節課上,吳老師正在講授雷鋒精神的學習和傳承,小明同學當場反駁道:“老師,現在我

們不需要雷鋒精神,他早過時了。”此時,吳老師最有效的處理方式是【】。

A.首先肯定質疑,並以此為題展開討論 B.斥責學生質疑老師的權威

C.忽視學生的質疑,照常上課 D.針對質疑進行反駁

14.某學校為培養學生孝敬父母的優良品德,每天的家庭作業中都會佈置學生做家務、給父母

洗腳等任務。案例中該學校培養受教育者優良思想品德的方法是【】。

A.榜樣示範法 B.實踐鍛鍊法

C.品德評價法 D.自我教育法

15.班主任李老師上課從不遲到,承諾過的事情都會一一兌現,其良好的品質深深影響著班上

的每一位同學。案例中體現出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是【】。

A.學生成長的關心者 B.學生的榜樣

C.班級的領導者 D.班級的組織者

16.有的人能歌善舞,具有很高的音樂才能;有的人能說會道,善於與人相處,表現出的人際交

往水平較高。這些體現的是個性心理特徵中的【】。

A.能力 B.氣質

C.性格 D.信念

17.人性觀是學習理論的基石,所謂人性觀,通常包括人性的善德和人性的獲得兩個方面。在

人性的善德問題上,有人主張性善論,有人主張性惡論,有人主張中性論;在人性的獲得

上,有人主張內發論,有人主張外爍論,有人主張互動論。以下關於人性論的說法錯誤的

是【】。

A.人性內發論認為人們的行為是個體對環境事物認識後的主動選擇

B.人性互動論認為人們的行為是個體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C.人性外爍論認為人們的行為是個體受到環境條件支配而被動形成的

D.人性中性論認為人的本性主要是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