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精準理解“精加工”

【精準考情】客觀,單多選為主,偏理解性考查。

【精準知識】

精加工策略是一種通過形成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使新信息更有意義,從而促進對新信息的理解和記憶的深層加工策略。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精加工策略:

一、記憶術。記憶術是一種有用的精加工技術,它能在新材料和視覺想象或語義知識之間建立聯繫。比較流行的記憶術有位置記憶法、縮略詞法、諧音法、視覺想象等。

①位置記憶法是一種傳統的記憶術。這種技術在古代不用講稿的講演中曾被廣泛應用,而且沿用至今。使用位置記憶法,就是學習者在頭腦中創建一幅熟悉的場景,先在這個場景中確定一條明確的路線,再在這條路線上確定一些特定的點,最後將所要記的項目全部視覺化,並按順序和這條路線上的各個點聯繫起來。


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精準理解“精加工”


Eg.頭腦宮殿

②縮略詞法,是將識記材料的每條內容簡化成一個關鍵性的字或字母,然後形成一個縮寫詞或者一個句子,變成自己熟悉的事物,從而將材料與過去經驗聯繫起來。

Eg.二十四節氣歌。

③諧音聯想法。學習一種新材料時運用聯想,假借意義,對記憶亦很有幫助,這種方法被稱為諧音聯想法。在記憶歷史年代和常數時,使用這種方法行之有效。

Eg.學生在記憶圓周率“3.1415926535”時,將其編成順口溜“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來幫助記憶,就是利用了諧音聯想的方法。

④視覺想象。視覺想象就是要通過心理想象來幫助人們對聯繫的記憶。

Eg.小朋友在剛開始學習數字“4”時,記成“4像紅旗迎風飄”,就屬於視覺想象。

⑤語義聯想。通過聯想,將新材料與頭腦中的舊知識聯繫在一起,賦予新材料以更多的意義。

Eg.在記一個公式或原理時,要想一想,新公式或原理是如何從以前的公式或原理推導出來的。

⑥關鍵詞法。關鍵詞法就是將新詞或概念與相似的聲音線索詞,通過視覺表象聯繫起來。(音+意)

Eg.把tiger,記成“泰山上有一隻虎”,就屬於關鍵詞法。

二、做筆記。做筆記是心理學研究較多的一種精細加工技術。

三、提問。如果閱讀時教學生提問“誰”、“什麼”、“哪”、“如何”以及“為什麼”的問題,他們會領會得很好。

四、生成性學習。訓練學生對他們所閱讀的東西產生一個類比或表象,如圖形、圖像、表格和圖解等,以加強其深層理解。如產生課文中沒有的句子;與課文中某幾句重要信息相關的句子;用自己的話組成的句子。

五、聯繫實際生活

六、充分利用背景知識

【習題感知】

有人記憶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時,聯想為“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資產階級嗚嗚地哭”,這是使用了( )。

A.組織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元認識策略

D.複述策略

【答案】B。解析:題幹描述是一種記憶術,屬於精加工學習策略,故本題選B。

祝各位考生金榜題名!

中公講師解析

職位匹配鏈接,看你能考什麼崗位http://ah.offcn.com/zg/whzwjs/?area=wuhu&uid=lsy45199

文章轉自:http://wuhu.offc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