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故事》:別再抱怨夢想太遙遠,多年前已經有人創造了奇蹟

《建築的故事》:別再抱怨夢想太遙遠,多年前已經有人創造了奇蹟

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像我這樣去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但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夢想,設計自己的夢想,追求自己的夢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夢想是生命的靈魂,是心靈的燈塔,是引導人走向成功的信仰。有了崇高的夢想,只要矢志不渝地追求,夢想就會成為現實,奮鬥就會變成壯舉,生命就會創造奇蹟。

——羅伯特·舒樂

水晶大教堂長122米,寬61米,高36米,它的體量遠超巴黎聖母院,是二十世紀的建築奇蹟,也是羅伯特·舒樂心中對於人間伊甸園夢想的寄託與實現。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建築奇蹟通過電視節目走近我們的視野,比如《上新了故宮》一點點揭開天子居所的神秘,比如《遇見天壇》承載了古文物之美,比如《妻子的浪漫旅行》見證了索菲亞教堂的鬼斧神工。

《建築的故事》:別再抱怨夢想太遙遠,多年前已經有人創造了奇蹟

來自英國的帕特里克·狄龍與斯蒂芬·比斯蒂,著名建築師兼歷史學家與享譽國際的刨面圖大師的組合,為讀者呈現了《建築的故事》,講述別開生面的場所精神。

從原始時代到21世紀,從最初為了遮風擋雨的茅草屋到為了減少對地球傷害的草磚房,《建築的故事》又一次讓我們回顧了人類房屋建造史。帕特里克·狄龍用文字帶我們走進建築背後的故事,斯蒂芬·比斯蒂用全綵寬幅等比例刨面圖帶我們在建築中身臨其境。

《建築的故事》:別再抱怨夢想太遙遠,多年前已經有人創造了奇蹟

著名的挪威城市建築學家諾伯舒茲提出:

古羅馬人認為,所有獨立的本體,包括人與場所,都有其“守護神靈”陪伴其一生,同時也決定其特性和本質。這正是古羅馬時代就出現的“場所精神”。

通過《建築的故事》這本書,我們看到,場所精神,不僅僅是對鬼斧神工的驚歎,更是追求夢想的傳承。

在置身於快節奏生活的今天,很多空嘆夢想遙不可及的年輕人,都應該翻開這樣一本書,在圖與字之中去用心感受究竟什麼是場所精神,什麼是夢想,什麼是敬畏,什麼是傳承!

《建築的故事》:別再抱怨夢想太遙遠,多年前已經有人創造了奇蹟

左塞爾金字塔,是埃及三大金字塔之一。說起“金字塔”,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浮現在腦海的是神秘。

埃及國王被稱作法老,而“金字塔”就是法老的陵墓。因為陵墓的外形與漢字“金”字形似,所以我們稱之為“金字塔”。

現如今,在尼羅河的下游,有著大約90多座金字塔的遺蹟,人們見證了法老們的權勢和財富,也見證了跨越時間的建築奇蹟。可以說,金字塔這個建築,是建築行業極具地位的一個了。

左塞爾陵墓是埃及王朝第一個用石塊建造的金字塔,說起左塞爾金字塔,它因六級階梯而著名。

作為埃及最為偉大的一位統治者,左塞爾將他統轄的疆域從非洲拓展到阿拉伯,他讓敵人聞風喪膽,被他的臣民奉為神明,可即便他至高無上,心裡也清楚人終究一死,王朝更替,恐再無人銘記。

那麼怎樣征服時間呢?左塞爾於群山之間有了靈感,他命令大臣伊姆霍特普用巨石為他建造陵墓,因為山不死,石永矗。

伊姆霍特普受命後,首先著手的是訓練泥瓦匠的石頭打磨之功,繼而將打磨光滑的石頭推砌成一個方形基座,接著在此基礎之上再搭建一個更小的石臺,此後層層疊加,直至達到六層為止,又以這座金字塔為中心,形成了一個集連廊、庭院、多房間為一體的建築群。

《建築的故事》:別再抱怨夢想太遙遠,多年前已經有人創造了奇蹟

事實證明,左塞爾的想法太有前瞻性了,歷經千年後,法老的時代早已遠去,但石頭組成的金字塔卻毅然注視著埃及塞加拉的天空。

建造金字塔,是左塞爾想要征服時間的夢想,也正是這個夢想,讓左塞爾王朝成為歷經千年的不朽傳奇。建造金字塔這個舉動,他不僅是把它當做一個慾望,更是對時間的挑戰。

在左塞爾金字塔刨面圖上,我們清楚的看到了什麼是場所精神。那是一個征服時間的奇蹟,左塞爾憂心思索如何戰勝時間,定格的是關於夢想的雄心壯志。

《建築的故事》:別再抱怨夢想太遙遠,多年前已經有人創造了奇蹟

優雅是巴黎這座城市的代名詞,賞心悅目的石造建築,寬闊舒適的街道,隨處可見的浪漫噴泉花園,所有人提到巴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優雅,也正是這種一成不變,引得總統喬治·蓬皮社有了對巴黎多一個不一樣東西的夢想。

為了這個喚醒巴黎的想法,喬治·蓬皮社開展了一場如火如荼的比賽,查理德·羅傑斯和倫佐·皮亞諾兩位並非本土出身、大型建築履歷空白的年輕建築師脫穎而出。

他們設計的蓬皮社中心正如他們所認知的世界,不斷變化發展,新鮮事物層出不窮,蓬皮社沒有正面,沒有牆,甚至那些輸送管道與輸電線路都被至於建築之外,似乎也正是如此,這棟建築直白的告訴人們,它可以跟著時代與觀念靈活變動。

蓬皮社中心的落地承載了喬治·蓬皮社夢想,而他這個夢想也確實改變了巴黎這座城市。

面對喬治·蓬皮社的夢想成真,你能說蓬皮社中心只是一棟建築嗎?這是一個夢想的創新,而它的設計者是真正的獨具匠心。

《建築的故事》:別再抱怨夢想太遙遠,多年前已經有人創造了奇蹟

從第一批遊客的驚歎,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這裡,蓬皮社成為了巴黎的地標建築。

對於這棟建築,喬治·蓬皮社不在乎它能不能成為世人眼中的經典,而是希望它能順應時代變遷,有它獨特的魅力。

讓巴黎變得不一樣是喬治·蓬皮社的夢想,他對蓬皮社中心的認可,亦是對年輕一代的認同。

在蓬皮社中心的刨面圖上,我們清楚的看到了什麼是場所精神。那是一種獨具匠心的追求態度,他們把創新和夢想相結合,實現的不僅是這個城市的夢想,更是建築變革的創新象徵。

《建築的故事》:別再抱怨夢想太遙遠,多年前已經有人創造了奇蹟

“故宮”的稱號,是1925年,馮玉祥宣佈故宮博物院成立,並宣佈對外開放以後,人們對這座天子居所的稱謂。

明代時的北京還是燕京,是當時燕王朱棣的封地,朱棣登基為帝后,作為封地的燕京北平成為了皇帝的“龍興之地”,朱棣有了遷都的夢想,於是這座夢想中的皇城開始了長達14年的建造之路。

72萬平方米,70多座宮殿,9千多間房屋,雕樑畫棟,漢白玉階,古代勞動人民用雙手和智慧為中國創造了木質結構建築奇蹟,令世界驚歎。

朱棣如願以償坐上了紫禁城的龍椅,只要他一聲令下,他的臣子莫敢不從,紫禁城成了皇權的象徵,百姓望而卻步。

雖然身為紫禁城的夢想家朱棣不過住了寥寥八年,但明清歷代帝王卻在這裡實現了五百多年的宮廷歷史,直至新時代到來,當人們走進這座皇城的時候,才揭開天子居所的神秘面紗。

《建築的故事》:別再抱怨夢想太遙遠,多年前已經有人創造了奇蹟

正是這座紫禁城,讓中國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而被譽為世界五大宮殿之首,這無疑更是對它的高度認可。

1987年,紫禁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從那一刻開始,它就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代表名片之一。

而將紫禁城作為皇權夢想的朱棣,怎麼也沒有想到,百年之後,這棟建築竟然成了中國人的驕傲。

紫禁城讓全世界領略它的巍峨雄偉,莊嚴肅穆,而它承載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更值得世人代代相承。

在紫禁城的剖面圖上,我們清楚的看到了什麼是場所精神。那是基於夢想的文化傳承,古人用雙手和智慧成就紫禁城,而紫禁城用它承載的文化底蘊感染世人,場所精神代代相承。

《建築的故事》:別再抱怨夢想太遙遠,多年前已經有人創造了奇蹟

新時代的人們,越來越對建築感興趣,迫切想要知道其背後的故事。

這正說明場所精神在蔓延,《建築的故事》一書正記錄了這種難能可貴的精神,讓我們這些並非建築專業的普通人也能輕鬆汲取,讓我們明白“場所精神”不是單指一個境況下才有的精神,而是無論何時何地人們都應該銘記於心的精神。

《建築的故事》:別再抱怨夢想太遙遠,多年前已經有人創造了奇蹟

只要活著,就該有夢想,就該為之奮鬥,就該不負自己,就該創新徵服。

也許你的後代都不會成為建築師,但場所精神一定會被髮揚光大。場所精神應該讓更多人銘記,它應該成為奮鬥的指南,成為我們實現夢想的方向。

著名作家林語堂說:

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

感謝《建築的故事》帶我們走近十六座傳世建築,讓我們有機會深入瞭解“場所精神”。

從此“場所精神”不再只限於專業之上,它將銘刻在每一位追夢者心中,亦如在建築師心中一般無二。

《建築的故事》:別再抱怨夢想太遙遠,多年前已經有人創造了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