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成都生活,還是小街小巷最資格!

說起棕南、棕北,在成都呆上了10年的人都曉得: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那二年生,基本都是單位福利分房,自己出錢買房子的事,還是極少數先富起來的人才敢想的事。

有需要肯定就有市場,1991年,棕北小區開始賣房了! 第一隻螃蟹有人吃了,南富的說法開始有了。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小區剛開盤就以1200元/㎡的單價,很是熱鬧了一盤,那時候平均工資只有200多元,多數人望樓興嘆,商品房正式走進大家生活。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到了2008年,也就是十年前,翡翠城等城南樓盤開盤,錦繡花園等別墅代替了棕南、棕北的地位。(那時的房價便宜到不敢相信,為什麼我沒買呢?)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電梯公寓開始流行,一路之隔的玉林,那時的電梯也賣到6000多,棕南、棕北的光輝暗淡了。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精裝樓盤的出現,也讓棕南、棕北這種老小區各自裝修,遠觀混亂一片、近看良莠不齊的缺點表露無遺。(天啦,翡翠城十年前60萬就能買90平精裝房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當時南邊神仙樹地塊,因為率先打造了環境再賣房,高檔生活小區的印象深入人心,南門成了高檔生活社區的代言。神仙樹板塊那時風光無二,棕南、棕北徹底出局。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相比十年前成都房產的發展,棕北、棕南的沒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在25年前的成都,相比那時候單位福利房、大部分人住筒子樓,棕北還是大家心目中的富人區。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以前房子大多廚房、廁所公用,棕北小區水電氣配套齊全、有綠化、有物管、戶型空間合理、且注重了私密性等等優點,就成為成都有錢人的代言。聽說你住棕北,看你的眼神還是要高几分。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算起來,棕北小區已經有近30年曆史了,當時的錦、繡、棕、竹四苑,現在依然熱鬧,只是30年的歲月,還是寫在了面上。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相比棕北,棕南要新一點點,但比較旁邊的保利中心,依然顯得很斑駁,按照城市發展,這肯定是自然的。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隨著大家生活質量的提高,棕南、棕北停車位少、物管low等的缺點日漸明顯,昔日的富人們開始選擇離開。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新建的保利中心,讓棕北、棕南片區多了很多新氣象,也多了很多生機 ,也提升了這個板塊的房價。但,光環依然暗淡!還好,不變的是這裡依然是最有生活氣的小區。


01


遠離高端

最接地氣的生活小區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現在的棕北,最早的一批有錢人基本搬走,現在再看,有些陳舊了,輝煌的身影不復存在。但積攢下來的人氣和便利,讓這裡的生活變得異常自在和方便。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衡量一個地方生活方便是否的,就是看你生活所需的東西,是不是在附近都有。現在的棕北、棕南,沒有了精緻有序,接地氣的市井生活更貼合現在的它。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在棕北的很多小區門口,都能看到這種房屋中介,看得出,現在的棕北是蓉漂們的喜歡的選擇。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在棕北,不是全部是商品房,也有一部分的拆遷戶,區別商品房,這裡的小區就少了物管,只有門衛,租金也便宜不少。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走在棕北,隨處可見各種蒼蠅館子,簡直就是好吃客們的福音。幾元,十幾元,就能吃到地道的美味,感覺幸福生活指數飆漲。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隨處可見的小吃店、便利店、水果攤、 按摩店,相比現在遠離都市的高檔社區接了地氣,也讓生活變得便利。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就在摟腳的水果和蔬菜店,對於下班晚回家、吃夠了外賣的工薪一族來說,就是續命的買賣,實在沒力氣、沒精力再去超市繞一圈了。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很多你都不會注意,但又的確是生活需要的一些服務,都在棕北、棕南的這些老小區裡能找到。這些小店,都很不起眼,卻讓你的生活變得非常方便和滋潤,少了高檔社區的不近人情。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補衣服,改衣服,修衣服,這些家居生活常遇到的小事,家門口花幾元就能解決,尤其對主婦和愛美的女孩子,真的很方便。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下樓,倒拐就能輕鬆全身的按摩店,價廉物美,效果甚至比那些按摩會所還好。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三人成麻”,只要有三個以上成都人的地方,就有麻將。小區麻將打的都是熟人,小賭怡情,預防老年痴呆,擺擺八卦,時間打發了,關係也擺近了。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也有當街就擺起的,玩的就是個熱鬧。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這種隨處可見的小店,基本是解決生活萬能的小店,對於經常掉鑰匙或者忘帶鑰匙的馬大哈來說,就是親人。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居家過日子,總要淘汰一些東西,只需要給門衛和物管打個招呼,就有人免費上門服務,總有人在默默為你服務的感覺,是不是很爽?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花個幾元錢,就能買個好心情的彩票中心,這幾天因為世界盃也是熱鬧得很。當然,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當然,混雜在提供各種方便生活的小店中,也發現了一些語焉不詳的店,掛羊頭賣狗肉,反正名字和內容不太符,就不深究了,反正需要的都懂得起。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夏天,走在棕北、棕南這樣的老小區,會覺得涼爽。街沿兩邊的樹枝。已經長得來蓋住了太陽, 不像過姐上班的高新區,走在路上躲陰涼的地方都沒得。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走出小街,這個外表就很奪目的幼兒園,算是唯一還記錄了當時富人區輝煌的地方,以前是成都第一個私立、貴族幼兒園。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老照片

在大家還在壩壩幼兒園過得雞飛狗跳的時候,這裡就有乾淨整潔的院子,五顏六色的訓練場,整齊劃一的校服,豐富多彩的圖書館.....當然還有老百姓覺得天價的學費。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相比金蘋果幼兒園,棕北中學就低調了好多。不僅是環境、名聲、認知度,都和現在的棕北一樣,接地氣。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社區服務中心, 也算新生事物,不過真的極大的方便了平時辦證那些手續。旁邊的社區醫院,打針、輸液便宜也方便,想到要去大醫院排隊,頓時覺得這真的美好。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社區公園,也是現在社區的標配,給大家一個鍛鍊、八卦的地方。遠親不如近鄰,這是真的。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有名的“錦繡巷”,到了銀杏黃了的時候,這裡滿地金黃,化身最火的網紅拍照地 ,夏日,鋪天蓋地的樹蔭,還是很好看!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棕北的對面就是棕南,一路之隔,建築年代要新些,佔地沒得棕北大,但生活的便利,一點不比棕北差。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跨過馬路,到了棕南,這個就是有名的中日會館,這也算記錄這裡曾經輝煌的建築了。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以前這裡是高檔餐廳、會所聚集的地方,現在感覺秋了很多,反正我很多年沒去過了,但不影響它的政治作用。相比幾步之隔的美領館,這裡隨便拍照、隨便逗留,中日真的很友好。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這是棕南和保利中心中間的一條路,綠樹成蔭,涇渭分明,因為新舊,房價也差了兩、三倍,棕北、棕南曾經的輝煌,真的不在了。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這個藏匿在新舊小區之間的小菜市,也算倖存的產物吧。在超市和社區便利店的夾縫中,依然存在,雖然面積小點,但也是生活的必須。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兩邊的樹蔭,看得出這裡的年生,這也算老小區的優勢之一吧。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曾經的好又多,現在的沃爾瑪,因為封路,這裡的人氣還是受到了很多的影響。20多年前,沒有電商,好又多是多麼的熱鬧,不知道是不是成都第一家大型超市,但它真的改變了周圍人的購物習慣和提升了區域B格。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ATT的存在,也是座標級的,估計沒來過的這裡的,都不算成都人吧,那時候潮男潮女都以在此聚會為時尚。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曾經的棕北、棕南,有很多的服裝精品店,這些小店是當時成都妹子和有點講究的少婦們,隔三差五就來逛的地方。這裡的衣服很多都是外貿貨, 樣式獨特,且很多都僅此一件,現在很多小眾設計師依然習慣把店開在這裡。


02


街 邊 美 食

讓小日子充滿油珠珠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棕北棕南的美食,其實比較分散。矗立在科華路上SOHO,也算棕南的一個地標建築,這裡的美食也是板起拇指都數不贏的。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印度菜菜,剛開業的時候,楊二車娜姆也來站臺。吃過兩次,覺得還是可以。喜歡咖喱的,可以選擇這裡。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這家店外面坐起也很安逸,不熱,不曬的時候哈。以前背後有家鍋鍋香生意還是多好的嘛,結果現在關門了,也許老闆真的數錢數到手抽筋。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另外比較集中的就是保利中心樓下,裡面有幾家貌似還是網紅餐廳。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這家泰色天香吃過一次,再來的時候,看到排多長的輪子,就放棄了,可見味道還是不錯哈。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成都就流行泰式火鍋,也許和泰式菜系酸辣開胃有關吧。冬陰功湯,非常可口,新鮮的海鮮煮進去,更是鮮到吞舌頭。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旁邊的兩家,沒吃過,但看了下大眾的口碑,還是不錯的。等到哪天不排隊了,再去吃吧。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相比那些偶爾可以吃一次的異域美食,天添飯店基本就是我家的食堂了。價廉物美,傳統川菜真心才是最妥帖成都胃的。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丸子湯,回鍋肉等家常菜每次都點,沒失望過。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小街裡面,多是炒飯和麵之類的。宋嫂魚面,一直理解為姓宋的大嫂做的魚面,結果別個宋嫂魚,是種杭州的傳統名菜,又叫西湖醋魚,色澤紅亮,魚肉嫩美,酸甜開胃。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豁到面吃,更是爽口順吞。棕北這家宋嫂魚面,味道比較正宗,老闆娘也很熱情哈,價廉物美味道鮮。

03


未來棕北

出行、生活更方便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離開了小街,發現這裡正在封路修地鐵,路兩邊的鋪面都被影響到了。但相信修好了,這裡就是黃金口岸了。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預計2020年底通車的八號線,讓這裡的出行越發方便。棕南、棕北即靠近成都未來發展的新中心:天府新區,又有天府新區沒有的生活便利,便宜物價,發達交通,這裡仍將是蓉漂們心目中的首選。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棕南、棕北的發展,經歷了高高低低,起起落落, 也是一個城市發展的縮影。雖然相比曾經的高檔,現在是真接了地氣,確實是過小日子的好地方 。

到了,成都最早的“富人區”

科華北路的美食,科環南路沿線的建設,讓這裡始終是熱點,期待這裡的未來更好吧。

你在棕南、棕北住過嗎?來聊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