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嫂復婚了,再沒人給我零花錢了”小叔子說的話,聽者有心

近年來,在婚姻裡有一句很流行的詞:扶弟魔。這個詞不光適用於丈夫,也適用於妻子。弟弟是夫妻倆在婚姻之外的一個親屬,他有難,哥哥或者姐姐肯定會幫。

但是這個時候的幫忙,就要有個尺度。畢竟夫妻是一個共同體,任何人都不能拿著家裡的錢無底線的幫助,這樣對婚姻不利,對弟弟也有害。

今天一個大學生給我來了封信,他說這件事的時候,用的是非常委屈的口吻。他覺得自己年齡小,哥哥幫助自己是應該的,但是嫂子卻老是從中作梗,讓兄弟倆的關係變得沒有以前融洽。

事情是這樣的。男孩現在還在上學,因為父母每個月只給1000塊錢的零用錢,他又談了個女朋友,平常花銷變成了以前的幾倍,所以每次還不到月底錢就全部花光了。

“哥嫂復婚了,再沒人給我零花錢了”小叔子說的話,聽者有心

由於哥嫂就在他上學的這個城市,所以他一沒錢花了就直接伸手問哥哥要。開始的時候是三百、五百的要,嫂子都沒有說什麼,還時常打電話喊他過去家裡改善伙食。

但是上到大二的時候,男孩有一次把筆記本電腦摔壞了。他急著打遊戲,而且晚上還要和女朋友視頻,這下沒電腦用了成了他的大問題。於是他又習慣性的向哥哥開口,希望哥哥能買那款8000塊錢的新款電腦給他。

但是嫂子卻不同意。嫂子覺得他還在上學,沒有必要用那麼高檔的,勸哥哥給他買個3000塊錢左右的中檔電腦湊活著用。哥哥顯得有點為難,就拖著沒買。

男孩很生氣,覺得哥嫂真不夠意思。他開始不接哥哥打來的電話,連著幾周都不去哥嫂家。後來他的哥哥只好妥協,給他買了那臺8000塊錢的電腦。

“哥嫂復婚了,再沒人給我零花錢了”小叔子說的話,聽者有心

不料為了這件事,嫂子和哥哥大鬧了一場,嫂子算了算,在男孩上大學的這兩年,光是給他的零花錢和雜七雜八的錢,加起來花的有四、五萬。哥哥一直瞞著她用自己“小金庫”裡的錢接濟弟弟。

哥哥覺得他是自己的親弟弟,幫一下也是應該的,但是嫂子卻覺得哥哥愛他比愛家庭更多。後來哥嫂因為這件事還離婚了。

後來他聽說嫂子離婚的時候已經懷孕,哥哥主動找嫂子承認錯誤,他倆又重新復婚了。復婚後哥哥還找男孩很認真的談了一次話,希望他以後養成不亂花錢的毛病,還說“小金庫”的事情嫂子已經知道了,哥哥可能以後再不會給他零花錢了。

男孩對我說:“因為哥嫂復婚了,所以再沒人給我零花錢了”,這句話說得很委屈,也很隨意,但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他作為嫂子的小叔子,可曾想過嫂子聽了這句話該作何感受?結了婚的人,倘若又有弟弟或者妹妹,可要好好回味下男孩說的他和哥嫂之間的這件事情。

“哥嫂復婚了,再沒人給我零花錢了”小叔子說的話,聽者有心

不管是男“扶弟魔”還是女“扶弟魔”,在兄妹間真的遇見困難的時候,該幫的時候一定要幫。但是假如是為了滿足對方的虛榮心或者攀比,就完全沒有必要。配偶對於這件事會產生不贊同或者不支持的想法也是正常。

雖然男孩的哥嫂最後選擇了復婚,但是很多因為“扶弟魔”而被拆散婚姻的家庭則沒有這麼好的運氣。選擇無條件幫助弟弟的時候,多去思考一下,哪些能幫,哪些不能幫。幫的同時也別忘了你的愛人對此有知情權。

你幫助弟弟的這件事,你認為是小事一樁,但是日積月累的小事,也可能回成為婚姻無法逾越的絆腳石,到了那個時候可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手足之情和夫妻之情雖然都不可丟棄,但是你要在心中時刻有把“尺子”,去衡量下分寸。不要因為一時的逞能和心軟而讓婚姻裡的那個人對你失望。

“哥嫂復婚了,再沒人給我零花錢了”小叔子說的話,聽者有心

這個弟弟的口吻,全是一副委屈的模樣。他把哥哥對自己的幫助當成是理所應當,沒有想過有一天哥哥停止付出了,自己該怎麼辦?

每個人都要學會成長,一個人依附在另一個人身上是永遠沒辦法從心理上真正強大起來的。不要把親人們對自己的關懷和無私當做躺在地上耍賴的道具。學會一切靠自己,這樣你在無人可靠的時候,才不會陷入被動無援的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