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大成:疫情時期談苗木 揭開北方苗木產業鏈的四條短板

閆大成先生,系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林木種苗和花卉站研究員、中國花卉協會綠化觀賞苗木分會高級顧問;從事林業種子、苗木經營管理工作30多年,近15年從事、開展山東省林木種苗協會秘書處工作;他以林業種苗事業為重,著力宣傳林木種苗花木產業的發展,熱心組織開展了協會的各項工作,精心指導種苗生產和苗圃種植管理,及時提供行業信息諮詢,在搭建種苗營銷平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閆大成:疫情時期談苗木 揭開北方苗木產業鏈的四條短板

苗木產業經過二十餘年的快速發展,種苗人為我國造林綠化事業和園林景觀建設提供了大量苗木產品。如今中國的天藍了、山綠了、水清了,與廣大苗木生產、經營者付出的艱辛勞動和做出的巨大貢獻分不開。

當前,我國苗木種植面積依然較大,產量較高,結構性餘缺矛盾十分突出。儘管我國可綠化的空間仍然較多,但是從2019年下半年來,由於全球經濟惡化,國內投資減速,地方債務增多,綠化工程開工馬力不足,苗木需求減少,苗木產銷矛盾更加突出,難以在短期內得到有效解決,苗木產業無疑進入低迷期,種苗人感到迷茫。

低迷期恰巧遇上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雖然是短暫的,對長期發展的苗木產業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和損失,但是,只怕種苗人低迷期執迷不悟,使苗木種植業長期佔著土地,沒有經濟效益而不能覺醒。在舉國上下防疫情、規避外出的時機,種苗人不妨蝸居在家,進行一番冷靜思考,苗木產業發展的短板在哪裡,如何渡過低迷期,進行轉型或升級。

苗木種植屬於林業,更屬於大農業的範疇,種苗人及時瞭解國家設農政策非常重要。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2020年經濟工作時,明確提出“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把原來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擴大到“農業、製造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如果找出苗木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就是揭開短板。筆者以多年工作經歷和產業形勢分析,指出當前苗木產業存在的短板如下。

閆大成:疫情時期談苗木 揭開北方苗木產業鏈的四條短板

短板一,綠化樹種的苗木,數量雖多,但品種少,中等規格多,大、小規格少,形狀單一,新品種、良種缺乏。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園林城市、森林城市的創建,人們對生物多樣性、植物多樣化的需求不斷提高。經濟發達的西歐國家,苗圃生產和園林綠化應用的樹種、品種,喬木達數百個品種,灌木上千個品種,新品種、良種等植物材料豐富多彩,如引入我國的北美海棠就有品種十多個。我國園林綠化苗木的樹種生產、應用率普遍較低,常用的喬木樹種10多個,灌木30餘種,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


我國在經濟林、用材林和花卉生產上,新品種、良種的使用率都已達到較高水平,但園林綠化樹種新品種、良種的生產、應用率普遍較低。北方苗木生產、使用量較大的喬木綠化苗木,以油松、白皮松、雪松、銀杏、柳樹、國槐、白蠟、法桐、元寶楓、欒樹居多,很少有椴樹、梓樹、黃連木、車梁木、楓楊、杜仲、櫟、槲、櫸、樸等其它種類的鄉土樹種苗木,並且長期停留在“種”的生產經營上,很少有“品種”的推廣、繁殖和培育,園林喬木新品種的規模化種植生產幾乎是空白。灌木、藤本、禾本科、水生植物等種苗生產不足。

上世紀末推廣應用的“園蠟2號”、“園槐1號”、少球速生法桐、金葉榆、金枝槐等,還有更早推出的饅頭柳、千頭椿等品種,時隔二、三十年的今天,仍然在苗圃裡生產、園林中應用,而且習慣了用“老白蠟”、“老國槐”、“老法桐”等名稱與“速生白蠟”、“速生國槐”、“速生法桐”等所謂新品種區別,與產業化高速發展的“品種多樣化”規則不符。

閆大成:疫情時期談苗木 揭開北方苗木產業鏈的四條短板

短板二,我國東部地區城市綠化提升改造需要的“高檔”產品斷檔,西部地區和鄉村綠化缺乏經濟、適用的多功能苗木。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期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的苗木生產與城鄉綠化,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相比,鄉村與城鎮相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較為突出。

我國經濟發達的沿海和東部地區城市綠化,大都到了提升、改造階段,需求的苗木品種質量優、檔次高,根系、幹型、冠幅都有較高要求,而且品種上需要豐富和更新。對於經濟和生態環境較差的西部地區和鄉鎮、農村還有較大的綠化空間,需要經濟、適用、多功能的綠化苗木品種,如耐乾旱瘠薄、抗風沙、抗病蟲的樹種,用材林樹種和經濟林樹種等。


前幾年由於受“大樹進城”的驅使和影響,一些農村的大樹、古樹遭到一定程度的“挖掘”和摧殘。而當前的美麗鄉村建設又重視美化、輕視綠化的現象較為普遍,“沾花惹草”的多,“四旁植樹”的少。鄉村綠化,那種“白天看不到村莊、晚上見不到燈光”的村景,“栽上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的鄉情,“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民風不見了,由於農村進城打工的人較多,不少村莊呈現了“村中空”的現象,甚至到了“樹倒猢猻散“的境地。如今,在上世紀末農村經常見到的楊、柳、榆、槐、椿、桐等大樹、古樹不多見了,平原的“桐糧間作”、“農田林網”也很少有了。當今無絮、抗病蟲、速生的用材樹種新品種苗木亟待開發、應用。

閆大成:疫情時期談苗木 揭開北方苗木產業鏈的四條短板

短板三,苗木生產者“摸著石頭過河”,工程設計者“難為無米之炊”,苗木生產與需求極不銜接。

林木種苗的生產是一項超前性很強的基礎性工作,但目前苗木生產的盲目性還非常嚴重。首先國土綠化規劃和市政園林設計的滯後性、突發性、甚至隨意性,與苗木生產的超前性嚴重相悖,即苗木生產與綠化需求不對接或不銜接;其次是園林規劃、設計師與苗木生產、經營者之間,相互不聯繫、不溝通或極少交流,都默默地各自幹著自己的事兒,好像彼此的工作互不相干。


當前的苗交會、綠博會,大都是苗木生產、經營者參加展銷,無論展會上,還是苗圃裡見不到園林設計師的身影,也很少看到綠化項目經理、苗木採購人員光臨現場。展會或苗圃考察成了種苗人之間信息溝通、經驗交流的場所。善於經營的經紀人成了苗木購銷的主力和紐帶。

結果,一方面種苗人不瞭解造林綠化需要什麼品種或規格的植物材料,盲目生產了一些不需要的產品;另一方面規劃設計師設計應用了苗圃裡沒有生產的產品或規格苗木。出現瞭如銀杏、國槐、白蠟、法桐、海棠等幾個苗木樹種或產品規格階段性過剩的同時,其它樹種、規格的苗木產品沒有產量或者空白,即結構性過剩與短缺並存的局面。造成某些產區單個樹種垃圾苗成堆連片,找不到幾棵適合上工程的苗木。園林設計師抱怨苗圃裡很難找到有“靈魂”的樹,這時的種苗人,難道還能重複“摸著石頭過河”的老路?

閆大成:疫情時期談苗木 揭開北方苗木產業鏈的四條短板

短板四,造林綠化苗木的生產、應用,要求綠地率、覆蓋率的同時,更要強調生態、經濟價值。


種苗人對中央領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廣泛認知,並深入人心,但如何把“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使苗木產業發揮龍頭作用,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還需要更多地近思與遠慮。


種苗人雖然在苗木的經營環節賺了錢,但苗木產出的整體效益不高,甚至種苗人種植苗木賠錢,生產企業越大賠得越多。我們對環境綠化、生態保護的意識加強了,如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城郊周邊、道路兩側都綠了起來,發揮了生態社會效益,但是提供的苗木質量還不夠高,由於沒有統一的苗木生產、使用標準,樹種相對單一,病蟲害較多,苗木規格殘差不齊,樹木生長不健康、不茂盛,綠化的園區、營造的片林出現了不少“小老頭”樹。


在創建園林城市、森林城市活動中,儘管佔用了較多土地,增加了“綠地”或“綠量”,但營林、綠化質量整體不高,綠化覆蓋率、園林景觀或植物多樣性沒有達到較好效果。有些地區營建的綠化帶、林帶、苗林一體、儲備林項目等,選擇的樹種大都是法桐、白蠟、國槐、紫葉李、海棠等常見的綠化苗木,並按苗圃的經營方式進行管理,樹種(原木)產出的適用性、經濟效益普遍較差。我們不希望當前的“儲備林”成為眼下的“儲備苗圃”。


中央領導指出“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其中的關鍵詞解讀就是“精細管理”。林木種苗是造林綠化、園林景觀建設的物質基礎和生產資料,只有林木種苗的高質量發展,才能有造林綠化、景觀建設的高質量發展。作為種苗人必須具有“打鐵還要自身硬”的擔當,才能為苗木高質量發展鋪路、奠基。

中苗網:專注三農種苗、植物新優品種,為園區規劃、苗木種植、三農種苗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