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可以從這些歷史中找到答案

為什麼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可以從這些歷史中找到答案

《論語·衛靈公》記載,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遠慮的"遠",不是絕對概念,想到三天後的事是遠慮,想到三個月後的也是遠慮,想到三年後的事更是遠慮,想到三十年後的事還是遠慮。說的是一個人做任何事情,如果只顧眼前,而不想到將來,倉促草率行事,必然眼前就會有憂患。

譬如造房子,如果沒有"百年大計"的思想,只顧眼前草率地造起來,雖然可以把外表打扮得很美觀,但很不堅固,如果房子造好了,人也搬進去的第二天就發生了並不嚴重的地震,但因為房子質量差,倒塌了,人被砸死了,豈不是一場災難?再如讀書,如果我們讀書,不是為了將來的運用,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不去理解,只是臨時強記,考完了也就忘了,這樣的讀書能有好結果麼……

為什麼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可以從這些歷史中找到答案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眼中,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為什麼諸葛亮那麼聰明呢?因為他善於深謀遠慮,做任何事,都事前認真思考,將各種有利因素和各種不利因素都加以考慮,然後做決定。即使他認為很有把握的事,他也不會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中,而是做兩種打算:成功瞭如何乘勝前進,萬一失敗瞭如何退卻,都在他預定的計劃之中。

諸葛亮的深謀遠慮,最令人歎服的是,他在未出茅廬之前,已經測出三分天下的政治局面。劉備三顧茅廬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與之相見,他對劉備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就是後來的那篇名文《隆中對》。他告訴劉備,曹操勢大又打著天子的旗號,是不可能與之爭鋒的;孫權在江東根深蒂固,也不可能與之作對,卻可引為外援;荊州劉表無能,益州劉璋昏庸,可先佔據荊州、益州,和曹、孫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劉備可在益州積蓄力量,待機伐魏,則天下可統一於劉備。

後來的事態發展,完全如諸葛亮所預計,只是三國形成後,關羽等妄自尊大,目光短淺,破壞了諸葛亮的"聯吳抗曹"大政方針,使諸葛亮的計劃夭折,未能完成統一中原的偉大目標,所以諸葛亮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為什麼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可以從這些歷史中找到答案

人生在世,做任何事,說任何話,都要想到未來,都要想到後果,否則,就會招來憂患。"遠慮"也可以說成是大志向,一個人,如果無遠大理想,目光短淺,只圖眼前小利,為眼前小利而爭長論短,整日為一些小事而煩惱,為蠅頭小利而患得患失,這樣的人,是決不會有大作為的。

為什麼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可以從這些歷史中找到答案

160年前的太平天國運動搞得轟轟烈烈,太平軍出廣西之後,進入湖南,猶如蛟龍入海,立刻翻起巨浪,連克永明、益陽、岳陽、武昌;從武昌出發進軍金陵,太平軍萬船齊發,又有陸師夾江而行,號稱50萬大軍,自武昌經安徽、江西,直抵金陵,勢如破竹,清軍無力招架,雖然南京城高牆厚,也只用了十天時間就被攻破。為什麼戰鬥力如此強大的太平軍最後卻是以失敗收場呢?

主要原因是洪秀全、楊秀清兩位領袖目光短淺,沒有長遠的目標,沒有把戰略重點放在推翻清王朝上。楊秀清認為只要佔領了南京,即使成不了事,也可佔領黃河以南;而洪秀全則是把南京視為"小天堂",把小天堂視為奮鬥目標。在天平軍攻克南京之後,洪、楊都有偏安和及早享受的思想,把享受和特權放在首要地位,大造王府,廣選後妃,而逐漸喪失了革命銳志。最後導致矛盾激發,人心渙散,失敗是遲早的事。

為什麼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可以從這些歷史中找到答案

中國共產黨從產生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經過了許多曲折,最終中國共產黨取得了革命的勝利。雖然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時的每個中國共產黨人都有一個偉大的理想,為民族的獨立和新中國成立而奮鬥。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為了革命事業、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與事業,不怕流血、犧牲,才能有長征的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和解放戰爭的勝利,最終推翻了壓迫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為什麼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可以從這些歷史中找到答案

所以說:只有目光遠大,只有想到未來,為偉大的理想而鬥爭,才會有璀璨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