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運不齊——馮唐易老

搓乎!時運不齊,命途多外。馮害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個轍以猶懂。北海雖除,扶搖可接;東偶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倡狂,豈效窮途之哭?——王勃《朦王閣序》

時運不齊——馮唐易老


王勃文中的“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很是受後世文人騷客喜愛,究其原因,多少是有些感同身受,多少懷才不遇的人,就怕“馮唐易老”。等待了一生的機會,年老體弱的時候機會來了。可是已經無力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了。馮唐究竟是怎樣的易老呢?

馮唐這個人吧,有自己的問題。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有點剛。有什麼事就直接說,不會拐個彎,考慮考慮別人,特別是皇帝的感受。如果他要是在唐太宗時,肯定會有自己的成就,就像魏徵一樣,成就一代名臣。

時運不齊——馮唐易老


馮唐是因為行孝出名,而被主薦為孝廉。做了中郎署的郎官,這個郎官就是給年輕人施展才華的機會,作為皇帝近待,近水樓臺先得月,很多人就通過這個職位,走到人生巔峰。可是馮唐從年紀輕輕的一直乾的了到子孫滿堂。

這一天,當時皇帝漢文帝看見一個小老頭在他眼前晃悠,還穿著郎官的衣服。很好奇的問他,“你這個年紀咋還當郎官啊,家是哪裡的啊?”馮唐就一五一十答道“小老兒是哪哪人,為啥當了郎官。”熬了小半輩子,皇帝總算看到了他,經常找他聊天。

有一天,漢文帝在他面前感嘆:“我在代郡時,常聽人稱讚趙將李齊賢能,如今還記得起李齊廖戰鉅鹿城下的故事,你知道這個人嗎?”馮唐說:“作為將領他還比不上廉頗、李牧。”文帝問:“為什麼呢?”馮唐說:“我祖父為趙將,和李牧友好,我父親任過代相,和李齊友好,瞭解他的為人。”文帝聽了拍大腿嘆道:“唉!偏偏我得不到廉頗、李牧這樣的愛將,不然,還怕匈奴嗎?”馮唐說:“陛下即使得到廉頗、李牧,也不會任用。”漢文帝大怒,拂袖而去,而且一直耿耿於懷。

時運不齊——馮唐易老


後來匈奴入侵,漢文帝就又找來馮唐,問他為什麼說他不能任用李牧這樣的人,馮唐就說漢文帝撤了雲中太守魏尚這件事做的不地道。把其中的道理一條一條的列舉出來。漢文帝聽進去,讓他去配合魏尚,治理雲中郡。這小老頭終於升官了。

可是好景不長,文帝過世了。漢景帝上位了,那時候讓他做楚國國相,可是沒過多久,就又被撤了。

時運不齊——馮唐易老


等到漢武帝上位了,又發現這個小老頭,於是又問道:“你怎麼這麼大年紀還是個郎官。”馮唐很激動啊:“署?”馮唐嘆道:“我在漢文帝時就為郎署了,只因生不逢時,一直懷才不遇啊!”隨即他說出了“懷才不遇”的原因:文帝名如其人好文,而我好武,因此得不到重用。景帝人如其名好美,而我貌醜,因此得不到重用。陛下您即位後文武皆好,美醜皆喜,卻偏生重用年少的;而我卻老了。因此也得不到重用。”漢武帝聽了他的話很是感動,因此提拔他為車騎都尉。

你說說這個馮唐真有意思啊,他有才幹,有性格,也有閱歷。可就是生不逢時,時運不濟啊。他也有自己的問題,就是比較剛,一條筋。嘴賤找抽,不知變通。看來做人還是得圓滑一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