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糞菌移植技術,中大五院成功救治一名肝性腦病患者

60多歲的鄧某患有乙肝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綜合治療術後。近一段時間,他反覆發作意識障礙,定向力和計算力下降,血氨明顯升高,診斷考慮為乙肝肝硬化合並肝性腦病。

肝性腦病是肝硬化的常見併發症,是因肝部疾病引起的腦部疾病,主要症狀為意識障礙、行為失常,甚至昏迷。研究發現,肝性腦病的發生與腸道菌群密切相關。

引進糞菌移植技術,中大五院成功救治一名肝性腦病患者

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二科黃明星主任介紹,以往的治療方案都是肝性腦病發生後經過通便灌腸和降低血氨等事後治療措施,沒有更好的辦法控制肝性腦病的反覆發生。但糞菌移植的出現為該病的治療提供了更多選擇。該技術對腸道菌群失調造成的各種併發症療效顯著,必要時可進行多次移植,能有效改善受體的腸道內環境,大大減輕因腸道紊亂導致的各種併發症。

據悉,感染病防治中心於今年4月引進糞菌移植技術,首例治療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鄧某首次糞菌移植1周後,各項指標良好,再沒有出現意識障礙等症狀。

什麼是糞菌移植?

很多人以為糞菌移植是在腸道內注入糞便,其實,糞菌移植的過程沒有那麼“簡單粗暴”,真正發揮作用的是其中的菌群。黃明星主任說到,糞菌移植是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移植到患者腸道內,重建新的腸道菌群,以達到治療腸內外疾病的目的。

糞菌移植為什麼能治病?

健康人群的胃腸道內寄居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稱為腸道菌群。這些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組合,各菌間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在質和量上形成一種生態平衡,能夠抑制致病菌的增殖。

引進糞菌移植技術,中大五院成功救治一名肝性腦病患者

一旦機體內外環境發生變化體內平衡遭到嚴重破壞時,致病菌將乘機繁殖,引起菌群失調。此時,採集健康者的糞便,將稀釋過濾後得到的健康菌群注入患者腸道內,讓健康菌重新“掌控局勢”,在患者腸道內“安營紮寨”,可讓被破壞的內平衡逐漸恢復。

黃明星主任表示,糞菌移植主要用於治療肝性腦病、艱難梭菌感染、腸道菌群相關疾病,如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易激綜合徵、腸道細菌失調(抗生素相關性腹瀉、艱難梭菌感染)等,同時,在治療帕金森病、糖尿病、脂肪肝病、肥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非腸道疾病上也有良好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