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哪些三四線城市可以買房?只有這三類


未來十年,哪些三四線城市可以買房?只有這三類

01

房子,依然是普通人最需要的物品,是最關注的商品。

它不僅是丈母孃要求的結婚必備和大城市結婚生子的剛性需求,還是大家用來增值保值的最好標的。

在房價高企的今天,房子成了吃瓜群眾茶餘飯後的談資,地鐵裡、菜市場、公園的相親一角、大街上,處處都能聽到關於房子的聊天內容。

既然房子在國人心中這麼重要,買起來肯定馬虎不得,畢竟是動輒幾百萬的商品,需要壓上兩三代人的積蓄和未來。

關鍵問題來了,哪些城市可以成為買房的好地方?

時下和未來,最值得購房的,自然是中心城市。

中國的城市化已經邁入了2.0時代,也即大城市化、城市群化、都市圈化時代,未來最具潛力的城市,或者說最值得購房的城市,依然是掌握著優渥資源的中心城市,包括直轄市、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

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武漢、鄭州、西安、青島、寧波、廈門、天津、重慶、長沙、合肥、福州、濟南、石家莊、南昌、南寧、昆明、貴陽、瀋陽、長春、哈爾濱等。

以及蘇州、無錫、佛山等這些特牛地級市。

以上城市均為一二線城市。

不是誰都有實力在一二線投資,如果資金不夠雄厚,又想投資房產,那就只能選擇三四線城市。那麼,未來十年三四線城市還有哪些城市值得購房呢?

首先說明一下,所謂的值得購房,主要指有增值意圖的購房,如果僅僅為了剛性居住,沒有什麼值不值得。所以,本文討論的是附帶著投資需求的購房。

02

其實,無論是一二線還是三四線,抑或是十八線城市,值不值得購房,都需要遵循兩個最基本的原則,一是經濟基本面好,二是人口基本面。

邏輯很簡單,人口和經濟是樓市最原始的兩個支撐,是最關鍵的兩個基石。一二線中心城市,是管理層政策資源傾斜之地,經濟與人口基本面基本都沒問題。

三四線則不一樣,未來必定會發生的一個事是,在大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國也將走上日本的老路,也即大多數三四線城市都將進入人口通縮通道,這是大趨勢,是全球大趨勢。

未來十年,哪些三四線城市可以買房?只有這三類

君不見,意大利、法國等一些三四線城市,因為人口不但流失,已經開啟了“1歐元購房計劃”。

所以,在三四線城市購房,特別需要重視人口和經濟期望。

除了人口基本面和經基本面外,還要參考的兩個指標,一個是區位,一個是自然環境。

換言之,在時下小城市人口邁入中心城市的大城市化時代裡,還值得購房(投資)的三四線城市,只有三類:

第一類,人口基本面和經濟基本面不錯的城市;

第二類,位置不錯的城市;

第三類,自然環境優勢非常明顯的城市。

三類之中,重疊的越多就越好,比如某個三四線城市人口、經濟增長不錯,位置又好,自然環境也好,那基本可以閉著眼睛買,比如珠海、泉州、嘉興等。

下面具體來看看三類。

03

人口基本面和經濟基本面不錯的城市。

在大城市的今天,能保證這兩點的三四線城市,並不多。正如上面所說,人口和經濟是樓市最原始的支撐,這兩個指標要是出了問題,房價何以支撐?

今年上半年,鶴崗樓市“白菜價”火遍全國,一套房子只需要幾萬塊錢,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這座東北城市人口和經濟全面下滑。

未來十年,哪些三四線城市可以買房?只有這三類

除了鶴崗外,新民、鳳城、營口、阜新、開原、德惠、吉林、樺甸、通化、臨江、雞西、虎林、鶴崗、大慶、佳木斯、穆稜、北安、洛陽、興寧、揭陽、什邡、石嘴山、巴彥淖爾等都是人口流失的城市,投資購房都需要謹慎。

此前,本號曾以過去幾年在校小學生人口變化情況為參考指標,系統性統計過全國所有地級市的人口變化情況,發現東北、西北、西南大多數三四線城市,人口都在流失,投資性購房都需要謹慎。

當然,以上提到的區域並非所有都不能。以西南地區來說,四川的德陽、綿陽、宜賓、達州、瀘州、南充等,人口基本面和經濟基本面都不錯,是可以考慮投資的城市。

未來十年,哪些三四線城市可以買房?只有這三類

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因此,大家在三四線城市投資購房的時候,應先去該城市統計局官方網站查看一下過去幾年該城市的人口、經濟狀況。

本號統計過,能夠購房的人口基本面、經濟基本面不錯的三四線城市,有泉州、東莞、南通、徐州、煙臺、唐山、常州這些躋身十強非省會地級市的城市,以及莆田、寧德、台州、金華等城市。

未來十年,哪些三四線城市可以買房?只有這三類

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04

位置不錯的城市。

在大城市化、城市群化、都市圈化時代的今天,所謂的位置不錯,其實就是處在都市圈或者城市群範圍內,也即處在核心城市周邊。

但並非所有在城市群內的城市都值得購房。

目前全國有19個以上的城市群,除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長江中游、關中平原、中原等城市群外,還有海西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哈長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等。

未來十年,哪些三四線城市可以買房?只有這三類

這些城市群中,除了經濟實力較強的幾個外,其餘城市群內的三四線,大多難以享受到中心城市的輻射,反倒要為中心城市輸血。

因此,處在輻射能力超強的城市周邊,才算得上位置好,才能躺著享受利好,這樣的城市也有很多。

比如深圳周邊的東莞、惠州,廣州周邊的中山、珠海,上海周邊的嘉興、南通、湖州,北京周邊的廊坊,南京周邊的揚州,杭州周邊的紹興等。

尤其是東莞、廊坊、嘉興這樣的區位優勢城市。東莞是全國唯一一個處在兩個一線之間的城市,廊坊在北京周邊,嘉興夾在滬杭之間,都是可以躺著發展的城市,能夠充分享受到中心城市的外溢資源。

05

自然環境不錯的城市。

自然環境對樓市的溢價,同樣非常重要,最典型的代表莫過於廈門、珠海來說。廈門的經濟實力一點也不強,但它的房價位居全國第四,比廣州都要高,根本原因在於它的濱海環境。

同樣,有一些人口基本面和經濟基本面不咋地,但自然環境優美的三四線城市,也值得考慮,比如“候鳥型”城市三亞。

之所以說三亞是候鳥型城市,是因為它的人口表現為,秋冬季東北人口大批奔赴三亞過冬,一到春夏,他們又陸續返程。雖然經濟和人口偏弱,但三亞擁有全國最優質的海景資源,海南又獲得了巨大政策利好,三亞長線來看,自然還是可以買的。

與三亞一樣,依靠環境支撐著房價的城市,還有海口,雲南的大理、西雙版納,廣西的北海等,也都可以看好。

當然還有珠海,珠海是重疊型城市,也即人口基本面和經濟基本面不錯,位置也不賴,環境又優美的城市,三者優勢的疊加,才撐起了其珠三角第三的房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