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乡村的戏真的更好看吗?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社戏》:乡村的戏真的更好看吗?

绍兴

鲁迅的故事太经典,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听过。以至于在看他的故事的时候,总让人不自觉地体味每句话背后的意思。

《社戏》则是较为纯粹的一篇,假如忽略写作年代和背景,便可当作是文人墨客对儿时经历的怀念。

01 在北京看戏:精致的戏园,油腻的回忆

文章写于1922年,开篇作者回忆起过去20年的故事。我们都知道,1902年到1909年,鲁迅在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后,在浙江的学堂做教师。1912年,随着中华民国的诞生,鲁迅到了教育部工作,也搬到了北京。

他在北京看戏的经历便是从这时候开始了。至于为什么要写过去二十年,大概是因为二十年前,刚好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看戏当时是国人的传统娱乐活动。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年代,看戏使一大群人聚集起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意味着有故事。

《社戏》:乡村的戏真的更好看吗?

长安大戏院

然而在大都市北京的看戏经历并不是很快乐,为了娱乐而去,却没有得到娱乐,熙熙攘攘反而很拥挤。

其实他在北京的经历在今天依然发生着,人性是相通的。或许也正因为此,他的作品才让那么多人有共鸣。

这种拥挤放在鲁迅出国前,或许并不觉得讨厌,反而可能会因为热闹而兴奋

然而出国后,经过西方思想的浸染,看到日本明治维新对国家的改变,这种拥挤在他看来是一种素质低下的表现了。

思想阶层一旦跃迁,很难回落到以前。

此外做为一个北京外来户,“我”大概是想家的吧。回顾过去,总不免带着一些时光滤镜。

02 在乡下看戏:简陋的戏台,难忘的经历

凉凉的月光下,一群小伙伴在夜色中眺望远方戏台。唱戏的不是名角,看戏的也没有高官贵族。

说句不中听的话,唱戏的瞎唱,看戏的随便听个热闹。

如果把一出戏比做一部电视剧,乡下的戏便是一出粗制滥造的剧。然而却因为朋友的陪伴,一起吐槽,一起欢呼而在脑海中留下更多的色彩。

此外,这次经历的难忘越不过一群淳朴的乡下伙伴。然而也因为他是贵客,村里人对他这个生活在镇上的人要照顾一些。

假如让阿发回忆这件事,便是大家合伙偷他家的豆吃。有趣还是无趣,怀念还是不想再经历第二次就另说了。

在乡下的“我”是大家的照顾对象,玩伴都是护花使者。大人累了,休息了,孩子们冒着生命危险带“我”去看戏。“我”疲倦了,托别人去买豆浆。六一公公送的不喜欢吃,却喜欢玩伴们偷来给“我”吃的。

但是又如何得知,乡下孩子在面对同样来自乡下的孩子时,还是这么天真无邪呢?

这样的“我”,很难说是一个正面形象。鲁迅想借由“我”来反衬乡下孩子的淳朴也未可知。

也许联系写作背景,更能理解鲁迅为何歌颂乡村。

03 厚此薄彼,只因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

1912年,经过长时间的苦战,中华大地上终于建立了新的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有人都满怀期待的迎接新的国家,以为这个古老民族终于得救。

然而此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这给所有知识分子泼了一盆冷水,当然也包括鲁迅。

鲁迅曾说“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招牌虽换,货色照旧”,本质上没有什么改变。

受俄国10月革命的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使得鲁迅认识到人民革命的重要性。

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可不就是农民兄弟嘛。《社戏》其实是写给在大都市的文化人看的。告诉革命者们团结农民的重要性。

鲁迅也开始认真的考虑自己与农民打过的交道,思索团结农民是否是可行的。

《集外集拾遗》中有言:

“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有时感到所谓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时,我还羡慕他们的安乐。但我母亲的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

很庆幸,鲁迅能够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也能够将农民受的苦难摊开来给知识分子看。

图源网络,侵删

文|二维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