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不合群、不愛說話就認為孩子內向?這個誤解不要太深。

在我們全職媽媽交流圈裡,經常有媽媽吐露心聲:

我的孩子,膽小,害羞,怯場,不喜歡跟人交流,為孩子的內向性格擔憂啊。


有些媽媽或爸爸是內向型性格,想起自己的成長經歷,感受到被孤立的感覺,就特別希望孩子不要跟他們一樣,並要求他們去做出改變,變得更外向。

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人們業務需求和社會關係瘋長,人際交往變得重要。同時,社會文化從注重品格向注重個性和吸引力的個性文化轉變。這些原因使得大多數人認為一個人最理想的性格狀態是外向型性格。

其實每個孩子生來就有屬於自己的性格氣質,而父母強硬改變孩子性格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的生活帶來困擾,對他的成長很不利,甚至給孩子的心裡造成很大的傷害。

看一個孩子是否內向,也絕不是單憑否膽怯,不與人交流這些因素,這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

沒有誰是絕對的內向或外向,只是在這個軸上偏內向或偏外向一點。

羞怯、不合群、不愛說話就認為孩子內向?這個誤解不要太深。


一、內向和外向不是絕對的。


性格的整體是一個連續體,內向和外向處在這個連續體的兩端。在實際生活中,這個連續體的兩側我們都會用到。

就像有人問:“為什麼我有時候開朗愛說話,而有時候卻不喜歡說話呢?”其實這就是在一個場合用了偏這一側的東西,另一種場合用了偏另一側的東西。

我們會有一種天生的傾向於這一側或是那一側的偏好。如果我們更傾向於外向的一側那我們就是外向的人,傾向於內向一側就是內向的人。有人偏外向一側的多些,那麼他的外向性就明顯些;有人偏內向的多些,那麼他的內向性就明顯些。

同樣,也會有人正好處在這個連續體的中間,也就是他的偏向各佔50%。並不是說內向的人在所有時間所有場合都內向,在某些時間和某些場合他同樣可以表現得很外向,只是大多數時間和場合表現為內向罷了。

羞怯、不合群、不愛說話就認為孩子內向?這個誤解不要太深。


二 、辨別孩子是外向還是內向氣質的根本標誌。


由美國心理學會推薦每位父母必讀的《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一書中強調,辨別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最重要的一個根本性標誌,是看他獲取、消耗和保存能量的方式


外向的人所獲得能量的方式是來自於社交來自於與他人的互動,越是人多熱鬧的場合越能獲得能量。

內向的人在人多熱鬧的場合會消耗能量,他獲取能量的方式是安靜的獨處。

從成人的角度來說,當你閒下來時,是想出去找朋友玩,還是更想一個人安靜的獨處。

比如,最近這段時間,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爆發,正值過年之際,政府有關部門要求所有市民做到不出門,不聚會,不打牌,居家隔離做好防護,這個時候外向的人被關在家裡就覺得非常難受,一個人不知道要幹嘛,總想著要出去找人玩,只有和他人社交互動才能獲取精神能量。內向的人恰好相反,他們覺得去人多的地方參與社交會覺得很累,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他們在家裡反而能坐的住,並且非常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看看書,散散步就能恢復精神能量。

同樣,以此依據可以識別你的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氣質。

羞怯、不合群、不愛說話就認為孩子內向?這個誤解不要太深。


如果你的孩子更為外向,那麼他:

① 經常轉換話題。

② 在談話時插嘴。

③ 臉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豐富。

④ 談話時間稍長就坐立不安。

⑤融入新環境輕而易舉。

⑥ 參與刺激性活動後感覺渾身是勁。

⑦ 如果獨處太久,會抱怨或覺得倦怠。

如果你的孩子更為內向,那麼他:

① 輕聲說話,偶爾還會停下來想詞。

② 在大多數情況下很安靜,但在讓他自在的環境裡很健談。

③ 參加社交活動後感覺疲憊,需要時間靜養以恢復精力。

④ 先觀察,後行動。

⑤ 融入新環境較慢。

⑥疲倦、無所適從或不自在時就變得一言不發

羞怯、不合群、不愛說話就認為孩子內向?這個誤解不要太深。


四、 在家庭中,父母如何幫助內向孩子成長?


首先父母應做到以下三點:

① 與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繫,這可以幫助孩子在成長中應對外部世界。換而言之就是家長不會強迫孩子成為一個他不願意成為的人。

② 努力瞭解孩子的性格特點,教他行事符合自己的氣質,學會按照自己的氣質去生活。

③ 發覺孩子的閃光點,使他既能感受到認可,才智也被激勵,能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打造自己的個性。

羞怯、不合群、不愛說話就認為孩子內向?這個誤解不要太深。


其次,在養育孩子時父母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 不過分指責孩子

不過分指責孩子,也不要給孩子總講道理,尤其是在人多的公共場合,內向型的孩子內心敏感,容易思慮過度,只需要適當提點一下孩子就好。不要忽視他的感覺,要承認他的煩惱、努力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約個時間重新討論這一話題、對造成的感情傷害和誤解表示歉意。

2.在所有外界環境變化之前,要提前告知孩子。

比如接下來要參加一個什麼活動,會有什麼人,活動將會如何展開,儘量多的讓孩子參與到這個活動和想像中去,以減少他需要零時應對一件事情的焦慮。

3.給孩子創造耐寒區

耐寒區即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恢復精力的場所,一個安靜又相對隱蔽的私人空間,當外界人多的時候,內向的孩子精力是耗散的他很快就會累。

4.經常和孩子聊天。

和孩子聊聊氣質這回事,讓他了解內向和外向都只是一種性格特質,他會明白自己的反應和需求都是正常的。會更準確地用客觀眼光看待外向理想型價值取向,而減少對自我的批判和否定,保證每天和孩子聊天至少15分鐘是一種有效的情感聯絡方式。

5.不要逼著孩子吃東西。

不要就食物的問題跟內向孩子較勁,他們通常挑食,且吃得慢,對不同的氣味非常敏感,如果在食物上有爭議,可以陪他一起讀兒童營養讀物,讓他了解為什麼某些食物很重要,但不要強迫他吃。而且通常內向孩子都喜歡吃零食,家長可以把健康的零食放到孩子方便獲取的地方,讓孩子有自主選擇權。

6.教會孩子尋求幫助

內向孩子總是會面對各種沮喪和壓力,家長首先要讓他們學會向尋求幫助,同時給予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空間,好消息是內向孩子是可以學會平息自己情緒的。

世界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只有教會孩子做自己,終於忠於自己內心,而不是要求他們變得更外向,孩子才會擁有健康心態,才能學會享受生活。

羞怯、不合群、不愛說話就認為孩子內向?這個誤解不要太深。


三、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這個社會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都很難做到盡善盡美。

有人喜雨,有人苦雨。

上春樹,在成為作家、定期出書之後,學到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

“不管你寫什麼、怎麼寫,最終都難免被人家說三道四。”


比如說寫個長篇小說就會有人說太長了,顯得冗繁,只要一半分量就足夠把故事寫完了,諸如此類。寫一個短一些的,又有人說內容膚淺,漏洞百出明顯偷工減料。同一部小說在這個地方被說成重複相同的故事,陳舊老套枯燥無味,換個地方又被說成還是前一部作品好,新的手法白忙活了。

孩子的性格也沒有絕對的好和不好,你覺得孩子孤僻,但是在她看來是文靜儒雅,你覺得孩子鬧騰在別人看來是一種活潑陽光爽朗。教會孩子符合自己的氣質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為人父母者,一方面要儘可能培養孩子全方面發展,另一方面應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孩子與父母相同或不同的個性都會給家庭生活增添趣味,請試著讓自己享受這一點。

我是@動情M,有問題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或私信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