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實體行業寒冰?樂刻運動韓偉:做好這三件事

如何破實體行業寒冰?樂刻運動韓偉:做好這三件事

【獵雲網北京】3月10日報道

疫情衝擊下,中小企業處境艱難。

獵雲網作為創投服務平臺,一直致力於服務新經濟企業,2月13日起,獵雲網聯合釘釘發起助力中小企業獨家直播計劃,邀請多位一線創投大咖共同尋求解決方案。

在全國人民抗“疫”居家隔離期間,一股宅家運動的風潮正在興起,諸多運動健身機構紛紛發起線上授課、直播等形式的媒體內容。

“用線上佈局,破實體行業寒冰”。獵雲網聯合釘釘發起助力中小企業直播計劃,第五期嘉賓為樂刻運動創始人&CEO韓偉為大家解讀健身房抗“疫”下,樂刻20天收穫20億+流量的邏輯與未來。

韓偉,花名“樂活”,原阿里巴巴集團市場總監,淘寶天下傳媒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阿里巴巴B2B業務公關總監、新聞發言人。2015年創立樂刻,現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運動健身賦能平臺,目前擁有450萬+註冊用戶,8000+簽約教練,已經在8個城市實現佈局,擁有500多家線下門店,致力於“1公里健身圈”的打造與全民健身的普及發展。

如何線上佈局,打破實體行業寒冰?

在疫情期間,韓偉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假設疫情持續12個月或者持續3年,那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很多很厲害的餐飲、酒旅行業都會有現金流危機,韓偉表示,只具備線下運營能力的企業都會很危險,而具備雙棲能力和空中生存能力的企業情況則會相對好一些。

在實體產業中,韓偉認為至少形成一個觀點,即雙棲能力一定會強於單棲能力。這次疫情給實體產業帶來一個啟示:一定需要具備兩種能力,才有可能在未來活下來。

提到工業互聯網,韓偉解釋道:“前二十年,中國進入互聯網的第一個階段為消費互聯網,即不改變商品本身,而改變流量端以獲取更多流量,而工業互聯網是改變商品本身,包括成本、效率、用戶體驗,改變供應鏈端。”

如何讓傳統的生意從單棲能力轉變為雙棲能力?韓偉認為:“一定是先實現物聯網,再用數據賦能,改變它的成本、效率等等。完成這兩輪的轉變才有可能讓它具備雙棲能力。”

企業從單棲能力轉變為雙棲能力,從傳統的產業變成工業互聯網,實現數字基建,韓偉認為這是此次疫情發生後的一個大趨勢。

韓偉認為,消費互聯網,輕聚合平臺屬於壟斷模式,未來很難再出現。但是做產業互聯網未來仍有較大空間和機會。

為什麼大部分公司都會面臨危機?

這次疫情對線下企業打擊巨大,大多數公司都會面臨危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究其原因是線下企業在組織模型上存在不合理之處,韓偉提到,大部分線下企業是“3X模式”,一旦線下出現經濟危機時,上游端房租、裝修、貨品,中游端人力成本、下游端門店虧損、人員成本,都將危及企業。

韓偉認為:“未來,也許會形成“X+1+N模式”,這種模型的運營核心是 1,下游做成 N,即合夥人模式,如果發生疫情的話,N 可以與體系更敏捷更高效的應對。X+1+N 的方式,可以提升效率,讓社會效益最大化,最終達到三方共贏的結果。

從組織結構模型和產業結構模型上,疫情過後,也許也會發生從“3X模式”到“X+1+N模式”的變化。

健身產業如何做?

韓偉在演講中提到健身的三大因素,即場地、教練、賽事(活動)。只要滿足這三項,健身房一定是盈利的,如果缺一項,一般來說無法成立。所以韓偉判定,健身產業模式是否成立核心是看三項因素是否滿足。

“這個底層邏輯是看產業供應鏈,是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提升了用戶體驗。對於健身來講,它的供應鏈核心是場地、教練、賽事(活動)。”

很多人認為在健身行業輕串聯模式是無效的,韓偉也做出瞭解答:“因為他們沒有改變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軟件再好,用戶可能不需要,對上游端和用戶端都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只做了原先舊供應鏈的優化。”

此次疫情期間,居家健身日漸火爆,韓偉認為並不意味著成功,他提到:“線下商廈在遇到非典疫情時,並非是迅速變成了淘寶和京東,商廈還是商廈,在疫情期間,淘寶和京東可以出來,因為它本身是做互聯網的,它為它的供應鏈做好了基礎架構,當遇到線下場景封閉時,可以放大線上,但同樣遇到疫情,傳統的商廈很難改變。”

健身房產業也是如此,短時間內轉變線上路徑大概率很難做到。韓偉提到,健身房在此次疫情中的直播規模大多都是“泡沫狂歡”,真正可以在直播中實現商業閉環的幾乎沒有。

在韓偉看來,在疫情期間如果做直播,第一步是流量獲取的階段,第二步是實現商業閉環。以樂刻為例,教練通過直播引流私教、訓練營、直播陪伴、健身小助理,從公域流量轉為私域流量,從而實現閉環。未來第三步是成立商業模型和商業可變現階段,目前國內還未出現成功案例。

目前,中國健身產業,包括健身人口等數據比美國至少晚五年左右,按正常邏輯推算,四年之後再做線上健身才是最佳時機。但因為疫情,韓偉認為可能會造成時間上的縮短,疫情可能會成為加速線上健身進程的利好因素。

以下為觀眾提問環節實錄,獵雲網整理:

1、特殊時期雲健身加速行業整合,催化居家健身市場,但如何解決用戶留存?

韓偉:今天線下健身還在解決用戶留存問題,線上健身一定比線下用戶留存更難,解決這個問題其實挺麻煩的,一定是不斷摸索優化出來的。

2、線上雲健身是企業的無奈之舉,還是蓄謀已久的順勢而為?

韓偉:我認為大多數是無奈之舉,而且泡沫較多。

3、對於中小企業的健身房做直播沒有流量,該如何自救?

韓偉:這就類似於社區的菜店沒有盒馬的空中運營能力,是否要線上接單呢?答案是未必順利。我認為談一下降租、降低一些成本,在疫情之後再去做用戶的吸附即可,沒有特別好的自救辦法。

4、這次直播對線下健身的運營是否有什麼啟示?

韓偉:我認為商業的本質是一樣的,核心是成本、效率、用戶體驗,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對我來說都是一套底層邏輯,以不變應萬變,所以對線下健身啟示並不是很大,但是對於我們線上健身的摸索來說,我們獲得了很多新知。

5、韓總怎麼看keep,這次疫情keep卻沒有特別大的動作,反而顯得有點奇怪,疫情發生應該對keep的線上流量帶來比較大的增長,不知道真實數據會是怎樣的?

韓偉:keep是線上做的非常好的公司,是消費互聯網下的公司,這次疫情一定是流量受益的一方,但流量變現對於很多消費互聯網公司來說是很大的一個難題。

6、疫情加深了人們重視身體健康,您認為疫情恢復後健身行業將迎來一次用戶增長嗎?

韓偉:一定會。健身產業是中國很難得的可以確認的會高增長三十年的黃金賽道,未來很美好,但是能否活到未來?大家一定要調整好自己,讓自己熬到更長的時間,熬到春天的到來,這一定是個好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