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有隆美爾等人才,也有帝國師、維京、骷髏師,為什麼會戰敗?

首先,以納粹德國為首的軸心國發動的二戰是不義的戰爭。希特勒的狂妄、貪婪,在歐洲同時招惹了蘇聯、英國兩個當時歐洲實力最強的國家。在亞洲,日本同樣犯了和德國法西斯一樣的錯誤,日本在侵略中國以及東南亞多國後,又和美國開戰,這就驅使美國也加入了同盟國展開對軸心國的作戰行動。

德國有隆美爾等人才,也有帝國師、維京、骷髏師,為什麼會戰敗?

同盟國的聯合和團結對敵,對於戰勝德國法西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希特勒縱有三頭六臂也經不起大家對他的群毆。俗話說好漢難抵四虎,何況希特勒之流根本不是什麼好漢,只不過是到處咬人的瘋狗,雖然有曼施坦因、隆美爾這樣的帥才追隨,也有帝國師、維京師、骷髏師這樣的尖牙利齒,但在盟國的群毆下,希特勒之流最後也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

德國戰敗原因巨多,查閱二戰資料就可知,首先就是豬隊友,所謂法西斯軸心國,無非德國一個在支撐,日本自顧不暇,尤其在偷襲美國珍珠港之後(偷襲的還挺失敗),引動美國參戰,這一行為把希特勒氣個半死,而意大利完全從開戰到結束就是一拖後腿的存在,欺負一些三等小國家,還被限制到非洲戰場自拔不出,還得靠老大哥希特勒幫扶兩把!其二是雖有帝國之鷹古德里安,沙漠之狐隆美爾等名將,但同盟之中亦有英國的蒙哥馬利,美國的艾森豪威爾等,所以在指揮上並不弱於德國,德國在戰爭初期雖火速攻克波蘭,法國等,佔領大片土地,掌握諸多資源,但也正因為如此,地域過廣,且為佔領他國,不利於作戰!其三是站到了世界的背面,與同盟五十餘個國家對戰,怎麼能贏。其四是戰線過廣,急功近利,不該鯨吞蛇噬,而是慢慢蠶食。

德國有隆美爾等人才,也有帝國師、維京、骷髏師,為什麼會戰敗?

希特勒發動二戰原本就不是正義戰爭。

戰爭開始以無迴旋之地,希特勒無法主導局面。希特勒發動戰爭,雙線作戰,犯兵家大忌,要其深陷戰爭泥潭,這個時候希特勒雖有兵將可其優勢在慢慢消失。希特勒發動二戰根本原因,就是為了以戰助經濟,這要其很難停下戰爭,否則自身難保。

希特勒依靠閃電戰橫掃歐洲,這離不開手下將星璀璨,曼斯坦因、隆美爾、古德里安那個不是可以獨領風騷將領,他們出色發揮要德軍戰爭初期獲得驚人戰果,可盟國也有可與之匹敵之人,朱可夫、蒙哥馬利、巴頓毫不遜色,將領儲備上德軍沒絕對優勢。

帝國師、維京師、骷髏師那支部隊不是戰功赫赫,為德國打下不少勝仗,戰爭並不是一支部隊表現優秀就可以改變局面,這些部隊逐步被壓制很難有大動靜。德國戰略資源不足,只能依靠進口,這也是去為何必須與蘇聯開戰關鍵原因,那就是奪取更多油田,達到以戰養戰目的。

德國有隆美爾等人才,也有帝國師、維京、骷髏師,為什麼會戰敗?

日本、意大利這些盟友不靠譜,日本沒能阻擋美國、德國給蘇聯胖揍、意大利在非洲慘不忍睹,其他僕從國一個比一個不靠譜,德國以一己之力對陣一群強敵,德國能不敗嗎。戰爭原本就是綜合國力對比,德國以一國之力敵多國,就算你將領強、軍隊精銳優勢也會逐步消失,這不是一場正義之戰,德國失敗從戰爭開始已註定。

在二戰中,很多人說因為美國參戰,所以才會導致德國戰敗。但是今天跟大家說說,如果美國沒有參戰,法西斯德國依然會戰敗,這是無疑的。

在二戰爆發的前期,不可否認德國斯特勒的閃電戰非常的可怕,德國軍隊的戰鬥力、軍事素養等等方面相比其他各國來說高的不止一個等級。而德國希特勒手下有名將隆美爾、曼施坦因等等作戰名將,更有帝國師、第一裝甲師等等作戰頂尖的部隊。

那麼為何德國最後還是戰敗了呢,如果沒有美國參戰德日兩個會瓜分地球嗎?

德國有隆美爾等人才,也有帝國師、維京、骷髏師,為什麼會戰敗?

答案是很難能辦到,大家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戰役,這一戰役開始的時候,美國的作戰重心還是在太平洋戰場上與日軍作戰,哪有時間管它蘇聯去!

而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可是投入了幾百萬的兵力,然而希特勒太高估了自己的軍隊,兵力進攻分散,沒有一個重點主攻點。而兵力分散戰線無疑會拉得過長導致後勤不止等等跟不上。 這一仗,希特勒輸了,讓德軍以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狀態。戰後人們都稱斯大林格勒戰役為二戰的轉折點,這一戰美國人沒有直接參戰,而德軍損失了150萬人,精銳在這一戰中損失殆盡。所以就算沒有美國參戰,希特勒同樣很可能也會戰敗。

二戰,德軍戰敗是多重因素!

德意日法西斯同盟,組建的非正義一方的侵略軍,試圖征服歐亞,但是一個是逗比的意大利,一個是輕狂的日本,這兩個盟友非但不能給德軍助力,反倒是拖了德軍後腿,比如日本,偷襲珍珠港,迫使奉行孤立主義的美軍宣佈參戰。這對軸心國是百害無一利的!

德國有隆美爾等人才,也有帝國師、維京、骷髏師,為什麼會戰敗?

策論不對,試圖征服歐亞大陸,那麼這樣一來,如果蘇德開戰,其他歐洲國家會感到唇亡齒寒,必定會援助蘇聯的,這種策略,分明是做了世界公敵,要知道德軍並非蒙元(崛起時正值其他強國沒落)德軍同時期的歐洲列國,基本都是工業強國。單挑列強,所以必敗。

再者,被視為世界公敵 會有惡性循環,比如德軍的依賴的機械化部隊,但是面臨資源短缺,比如燃油消耗,德軍在開戰前進行的原油儲備,並不是他自己的石油工業。那麼如果成為世界公敵,必然遭到了盟軍的同盟協約:“同盟國 反法西斯陣營國家 一律禁止像法西斯軍隊出售武器 戰略物資……”

國包括日本,在當時戰敗是必然的。我在這裡只說表層原因。

德國日本是以掠奪侵佔為目的。並沒有給被佔領地帶來仁義禮智信或者類似文化,並沒有使當地善良化的可能,本質還是和中世紀匈奴帝國一樣。單純就是憑藉武力。所以哪怕它佔領了,在可預見的幾十年內也會崩潰。

德國有隆美爾等人才,也有帝國師、維京、骷髏師,為什麼會戰敗?

當然根本原因,他沒這個福報。英美為何可以佔領世界。因為這兩個國家曾經把新的生產方式帶到了世界各地,使全球免於饑荒的威脅。佈施什麼得到什麼,他們當然可以在一定時期內擴張到全球。

德國的福報是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是中世紀天主教的正脈,守護天主教法運800年。所以德國,奧地利都是嚴謹保守,但是智商高(佈施財得財,佈施正法,守護正法有智慧),但是並沒佈施財產到全世界。所以當然無法佔領全世界。

因果律:

鉅富無量,家財萬貫,從佈施中來,容貌端正,從忍辱中來,身體健康,從持戒,放生,戒殺中來,受人敬重,敬重他人中來,聰明無比,從正法佈施中來,是故,平窮的人應當盡力佈施(也可以是對小動物的一把米,注重不要帶有辛辣和農藥,當然,得得福報和佈施三寶所得福報是完全不一樣的),醜陋的人應當多忍辱,身體不好的人應當持戒,不煙不酒,遠離邪淫,愚笨的人應該將勸人向善的,修行的文章多轉給他人,善惡有報,因果不空。

(這裡說的是行福,戒福就是不去做那些壞事,可以自己推出應該是什麼)

德國有隆美爾等人才,也有帝國師、維京、骷髏師,為什麼會戰敗?

一,從政治上講,德國打的是侵略戰爭,名不正,言不順。即非正義戰爭。得到多處,失到寡處。因而,盟國對德作戰不需要仼何理由,出師有名。

二,德國樹敵太多,自不量力,僅對付英蘇就非常吃力,但最失策是讓美國捲入戰爭,成為自己強敵。徳國盟友不少,且大都裝備落後,士氣低落,他們參戰熱情取決於德國的勝利,一旦敗北,便紛紛倒戈。

三,戰線太長,三線作戰。從挪威、巴爾幹、北非到伏爾加河、高加索,從地中海、大西洋、北冰洋到美國沿海,徳國戰火在全世界主要地區燃燒。二戰中,德國並未避免兩線作戰,反而鋪開了北非、東線和西線戰場,並同時用兵。

德國有隆美爾等人才,也有帝國師、維京、骷髏師,為什麼會戰敗?

四,戰爭資源及潛力受限,由於戰場太寬,大規模交戰頻繁,戰場消耗太多,補給就面臨著極大問題。再加上盟國不斷轟炸德國軍事工業、製造業及重要軍事目標,戰場上經常發生彈藥、然料、裝備及食物短缺,以及運輸方面的困難,極大地影響了作戰效果。此外,兵力不足,長期困擾德軍,戰爭後期,迫使少年從軍。

五,其它方面。德國二戰戰略有些失誤,必須承認,但總體上還過得去,只是輸給時間的機會太多。至於德國有多少名將,多少精銳師,他們在某些方面的確頗有建樹,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失敗的時間,但在軸心國這顆大樹上,他們起的不過是枝與葉的作用,無法撼動整個二戰結局。

德國有隆美爾等人才,也有帝國師、維京、骷髏師,為什麼會戰敗?

此外,對敵實力及戰爭潛力估計不足,特別是東線,戰線太長,地廣人稀,兵力分散,好比徳國最大負重不超過800斤,偏偏挑了3000斤重的擔子,再加上戰爭曠日持久,失敗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