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葬禮老照片:十二位電影界大佬擡棺,30萬民眾前來送別


阮玲玉,1910年出生於上海,祖籍廣東香山縣。原名阮鳳根, 民國時期著名電影明星,被譽為“中國的英格麗·褒曼”。

她出身貧苦,但自幼聰明好學,成績甚佳,經常被挑選參加歌唱舞蹈演出,養成對錶演藝術的濃厚興趣。1926年,阮玲玉考入明星公司,開始從事電影藝術工作,她以嫻熟的技巧、飽滿的熱情刻劃出舊時代的犧牲者,在表演藝術上形成了真摯樸實、自然清新的風格,達到了默片時期表演藝術的最高峰,塑造了舊中國社會各層次的婦女形象。

作為才藝雙絕的一代電影女皇,阮玲玉追求者眾多,然而其感情生活卻極其曲折。阮玲玉16歲時結識了母親幫傭的“少東家”張達民,她禁不住他的甜言蜜語,而傾心相許。1933年,因雙方感情不和,阮玲玉與其夫張達民協議離婚。後與茶商唐季珊同居。


1935年春,《新女性》上映後,阮玲玉主演的人物頗受非議,私生活還被屢屢曝光。而此時張達民也否認訂有離婚協議。阮玲玉深感壓力太重,是在上海新閘路沁園和富商唐季珊同居的豪華私邸自殺,留下4字遺言:“人言可畏”,時年25歲。

阮玲玉作為當時最熱的電影明星,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她去世以後許多人都來送她最後一程,隊伍人數高達30萬人,光送葬隊伍就長達3裡。在次日的美國《紐約時報》中,以《近代國際上之最大的葬禮》為主題在頭版之上報道了阮玲玉的葬禮,老舍先生還為其寫過稿子。

1935年3月14日,下午1時10分,由金焰、孫瑜、費穆、鄭君裡、吳永剛、蔡楚生、黎民偉等十二位電影界大腕將靈柩抬上靈車。她的靈柩從萬國殯儀館移往閘北的聯義山莊墓地。

美國《紐約時報》駐滬記者見狀極為驚奇,特意作了“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哀禮”的報道。文中還配發了一幅插圖,送葬行列中有一壯漢,頭扎白布,身穿龍袍。其寓意為“倘若中國還有皇帝的話也會前來參加葬禮。”

這天送葬的隊伍排成長龍,靈車所經之處,沿途夾道摯愛者多達30萬人。

阮玲玉去世以後被安葬在閘北的聯義山莊墓地。可是在一個特殊的時期,許多名人的墓地都遭到了破壞,而阮玲玉的墓地也沒能倖免於難,墓碑也被隨意的丟棄了。

之後,阮玲玉的墓地就被遷移到了上海的青浦福壽園,這裡的環境優雅又安靜,是個非常好的棲息地,而這裡也就成了阮玲玉的葬身場所了,不過卻是屍骨無存,令人心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