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小城中來了個說書先生。這說書先生一身素袍,走到哪兒都揹著手,手裡攥著一把扇子,可從沒見他打開扇過。說書先生走街串巷,頭一天就把小城溜達了個遍,摸清了城中所有的酒館,就開始要說書了。

次日,先生走進一家酒館,站在中間,向四周客人拱一拱手,開腔了:“這說書不求榮與貴,不求金與銀,但求一杯酒,走到哪兒便說到哪兒。各位,承讓。”

這先生一臉秀氣,眉宇間染了些常年在外的人特有的風塵,儘管是個靠嘴上功夫過生活的職業,卻不見他聲音沙啞,反而清冽。

酒館裡總是愛聽故事的,小城來了說書先生,這還是頭一遭,那些客人連忙喚來小二,給先生斟酒。

先生舉杯,一飲而盡,順勢坐在了身邊的空桌子上,腿一翹,清了清嗓子,就開始說書了。

“這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將軍的。”

【1】

這將軍不是一般的將軍,他是前朝的皇子,前朝覆滅後,整個皇族就只剩寥寥幾人。他的兄弟死的死逃的逃,有幾個在一起攛掇著謀反,被當朝天子發現,全殺了。

可他不一樣,他不謀反,也不逃,當朝皇帝知道這人不過是個閒散王爺,便以善待前朝臣子的名義讓他走了。然而,在銷聲匿跡幾年後,他上了朝廷,當著滿朝文武百官說:“我是前朝皇子,我願輔佐當今聖上。”所有人都覺得他瘋了,可能他也是真瘋了。

皇上起初有疑,但他幾次帶兵打仗皆凱旋,功不可沒,皇帝便封他為邊防將軍。邊關戰事不歇,就算皇子有謀反的心,恐怕也因戰事焦灼,無能為力,更何況,邊疆的兵馬調配多在皇帝手中,皇帝這一舉措,不可謂不深謀遠慮。

可將軍畢竟是前朝皇子,雖說戰功赫赫,但礙於身份,還是要被一眾人冷眼相待。有人說他意圖謀反,有人說他另有所圖,還有人乾脆跳出來指責他背叛了前朝,人品不可信,一時間,將軍成了眾矢之的。

將軍不管,將軍照樣帶兵打仗。可他不反駁,反而助長了一些人的囂張氣焰。

當時有個尚書,見將軍屢次立功,頗有搶其風頭之勢,於是趁他征戰在外,聯合同黨齊名上書給皇上,誣陷將軍有屯兵謀反之心。

然而,此時正是將軍被敵軍圍困之時。將軍不知朝堂之事,令人回京稟告皇上圍困一事,求援軍。這正中了尚書一黨人下懷,極言將軍求援是假屯兵是真。皇上本身也對將軍有疑,便駁回了將軍的求援。

將軍帶著三千軍隊,敵軍有一萬精兵,將將軍的隊伍團團圍住。傳令人回報,說皇上不予救援。此刻將軍心知肚明,自己只能帶著這三千將士衝出重圍,是生是死,在此一搏。

將軍還不能死,將軍有他的事要辦。

為了鼓舞士氣,將軍稱援兵在外接應,又設計奇襲,從包圍圈硬闖出去。

那些士兵還記得,他們的將軍第一個衝進敵軍軍隊,大喝一聲,敵軍畏懼將軍豪氣,一時亂了分寸。將軍殺紅了眼,士卒更是被將軍英氣震撼,全都以命相搏。

再說朝中,有個王爺得知皇帝不欲撥兵援助將軍,立即上朝,陳述利弊,規勸皇帝莫被奸人挑唆。這王爺是皇弟,也是皇上最信任的兄弟。經王爺這麼一說,皇上忙派兵支援,而這時,將軍軍隊已經凱旋入京了。

將軍入京朝聖,連衣裳也沒換一件乾淨的,就穿著被敵軍砍破的鎧甲走向大殿。大殿口有侍衛,說面聖不能佩劍,將軍立即拔出劍扔到一邊,推門而入。

大殿文武百官面色俱變,不敢直視將軍染血的甲冑和他臉上猙獰的疤痕。將軍跪在皇上面前,彙報著戰績,沒有一句怨言。

自此,皇上不再聽信小人讒言,視將軍為股肱之臣。

後來,將軍查明數十名官員貪汙受賄,上書彈劾。皇上大驚,隨即派遣將軍調查,核實後以法處置。將軍不辱使命,又為朝廷除了大害。

奇的是,將軍將那些官員查抄後,皇上要給他加官進爵,他卻推脫了。不久後在一次宮宴上,他辭去了所有官職,一夜之間,將軍府空了。

從此,再無將軍。

說書先生右手執扇,將扇子拍到左手,“啪”的一聲,隨後笑著說:“今天的故事,講完了。”

“這就完了?”有人不滿,“將軍幹嘛去了?”

說書先生跳下桌,哈哈大笑:“莫急,貴寶地可不止一家酒館。”說完,將手背後,怎麼來的,就怎麼出去了。

【2】

第二天,先生從客棧出來,繞著小城又轉了一圈。他東看西瞧,哪兒都要瞅一眼。最後轉累了,又來到一家酒館。

“喲,這不先生嗎!”有人認出他來,叫小二斟了一杯女兒紅,“先生快講,我們還等著聽故事呢。”

先生端起女兒紅,嗅了嗅,隨即仰頭灌下:“好酒!好酒啊!承蒙各位厚愛。”

“既然喝了這杯女兒紅,今天就講個女兒家的故事。”

說有個富貴人家,生了個千金小姐。這小姐的父親是個皇商,與皇親國戚做生意的,家底殷實,膝下無子,就這麼一個寶貝女兒,自然是心疼得緊。小姐一天天長大,家中便為她的婚事做打算了。

畢竟是富貴人家,找女婿總求一個門當戶對。於是這家人就把小姐許給了剛剛走馬上任秘書郎的狀元郎。

可小姐聽說了,這秘書郎能考上狀元,全靠家裡花了大筆銀子,賄賂考官,買下了考題。儘管父母告訴她這都是謠傳,是有人故意毀其青白,但她覺得,若是沒有一點依據,這謠傳怕也傳不起來。這樣的人,小姐斷然是看不上的。更何況,她已心有所屬。

這小姐從小嬌生慣養,性格驕縱得很,不喜這深閨牢籠,時常女扮男裝偷跑出家門。

一日,小姐聽聞城外有詩友大會,便收拾起男裝行頭,想湊湊熱鬧。

詩友大會皆是文人墨客,以文會友,甚是熱鬧。就是這時,小姐發現了一位“濫竽充數”之人——他還從未開過腔。小姐有意捉弄,出了個對子,邀請那人對下聯。可令她沒想到的是,此人文采斐然,對出來的下聯比她的上聯還要更勝一籌。

小姐心生傾慕,與他談論詩詞歌賦,那人知識淵博,無論是何詩詞都能侃侃而談,興致起了,竟當眾作詩一首,令眾人嘖嘖稱奇。

這便是小姐與那人第一次相遇了。

第二次相遇頗有意思。元宵佳節,小姐跟隨父母去廟會上香,祈福後便自己去集市上游玩。看到燈會,就興致勃勃的去猜燈謎。

有一個謎面很是新奇,很多人都沒有猜中謎底,小姐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了,卻被一個人搶了先。定睛一看,那得到謎底扇子的正是之前詩友大會的那個人。那人也認出了她,驚異她竟是女兒身的同時又佩服她的博學多才,二人相談甚歡,暗生情愫。

之後,小姐常與心上人私會,二人私定終身,決定不久便向小姐家提親。

可這時,小姐家將她許配給了新任秘書郎。

這秘書郎實乃好色之徒,將婚期一再提前。小姐縱使有百般不願,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由不得她。心上人聽聞此事,怒不可遏,小姐不想多生事端,於是二人相約私奔。

到了約定那天晚上,小姐和心上人來到渡頭,準備連夜乘船逃走。候船時,心上人塞給小姐一柄扇子,打開一看,正是元宵節燈會所贈的謎底扇。這便是他二人的定情信物了。

可那秘書郎又怎會放過他們?他一早就探聽到消息,此時帶著人將他倆團團圍住,獰笑著將這二人揪回府邸。

小姐和心上人被分開,秘書郎走到小姐面前,說了一句話:“嫁我,還是他死,你選吧。”

不久後,小姐和秘書郎大婚的日子到了。小姐穿著嫁衣,哭成了淚人兒,她的一生,怕是要斷送在這兒了。

秘書郎很高興,宴請百賓,喝得酩酊大醉。他踉蹌著回到婚房,準備見見自己的新婚妻子,可他看到的,是小姐胸口插進的剪刀,和不斷湧出的血。

那小姐還是不能忍受自己嫁給一個不愛的人,更不能忍受這個人是秘書郎。新婚當天,她要了結了自己。

說書先生還是將扇子往手上一拍:“今天的故事,講完了。”

聽客有婦人的,都圍上來問道:“那小姐可是死了?”說書先生不回答,只是笑。

還有昨天聽了將軍故事的,追著問:“那將軍的故事呢?你昨兒個可是沒講完吶!”

“欲知後事如何,”先生揹著手走到門口,“且聽下回分解。”

【3】

“先生,您快別遛彎兒了,一眾人等著聽今天的故事呢!”街上,一個布衣漢子截住了說書先生。先生大笑:“哈哈哈好啊,這就去。”

“今天要講的故事,你們可要聽仔細咯。”

前朝起初也是盛世,怎落得這麼個下場呢?恐怕與前朝末帝脫不了干係。眾所周知,前朝到了末年,已是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可那皇帝卻日日笙歌,不思朝政。上行下效,致使朝綱一片混亂。

前朝皇帝有不少兒子。第一任太子勤勉於政務,無奈樹敵過多,被暗殺了;第二任太子渾渾噩噩,在朝堂百官的聲討下,被廢黜。自此,太子之位空缺,多少皇子都盯著這個位子。

然而,有一個皇子卻不願干涉朝政,也沒興趣做太子。這也使他在改朝換代之時保全了性命。

自從前朝滅亡,這個皇子就隱姓埋名,不起事端,只想安安靜靜過完後半生。他遊歷四方,最後在一個離京城不遠的地方落了腳。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這話放這兒諸位可別當是嘲笑。那皇子本打算浪跡天涯,可為什麼在這兒停下了?正是因為有了個惦念的人。

那姑娘是個千金小姐,知書達禮,性格有趣得很。這二人情投意合,私定終身,就在皇子準備上門提親時,出事了。

小姐家裡將她許配給了秘書郎。小姐聽聞那秘書郎本是富家公子,因買了試題高中狀元,實在是朝堂敗類。小姐無法毀約,只能對著情郎哭訴。皇子大怒,可他又能怎樣呢?現在的他,不過是個普通人罷了,甚至比普通人還要低調才能報住性命。

二人思來想去,最終決定在小姐成親前私奔。可誰料小姐府中有那秘書郎的眼線,把這二人的計劃都告訴了秘書郎。秘書郎帶著一眾人將二人在渡口拿下。

後來,皇子和小姐被分開了,皇子被打得半死,拖到城郊荒墳邊上,讓他自生自滅。可老天有眼啊,帶著一身的傷,皇子竟沒能走這一遭黃泉路。等他醒來,踉蹌著回到城中,只趕上了小姐出嫁的轎子。

他深知自己無力與秘書郎對抗,倘若貿然截親,恐怕對小姐也不利。於是他做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入仕做官。

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保護心愛的人。

皇子對當朝皇帝俯首稱臣,征戰四方,用命闖出了一番事業,當上了大將軍。他暗中調查那秘書郎的底細,將他買題揭發,連同他貪汙受賄一事上報給朝廷。皇上大怒,令這位皇子將軍親自出馬,抄了那秘書郎的家。

將軍已經盤算好了,等回去就逼那秘書郎寫休書。可他千算萬算沒算到,小姐失蹤了。

說是新婚當夜,小姐不堪忍受所嫁非人,用一柄剪刀自裁,還好被救下了。傷好沒養好,她便自己偷偷跑出去,再也沒回來。

將軍滿腹心事,回到京城,皇宮中正巧舉辦皇上壽宴。將軍待宴會結束,跪請解甲還鄉。

將軍哪還有家?他是打算浪跡天涯,帶小姐回家。

“原來這是一個故事!”旁邊一位聽客恭恭敬敬遞上一杯酒。先生也不推辭,接過酒來一口喝盡,笑而不語。

【4】

“先生,今兒個講故事嗎?”店小二看到先生走進酒館,殷勤的招呼著。旁邊的食客聽說是先生來了,都停下來看著先生。

“今兒只喝酒,不說書。”先生還是笑著,將扇子往桌上一放。

“別啊,我們還想聽呢!”有幾個食客已經圍了上來,“我們哥幾個請您喝酒。”

“既然有酒……”

今天的故事,是關於那個逃出去的小姐的。

那小姐逃出生天,也不知道要去哪尋找自己的心上人。她買通了秘書郎的家奴,那家奴告訴她,她的心上人被扔到荒墳去了。可她在荒墳怎麼找,也找不到情郎的屍體。

為了生計,她向路過的一支車隊求助。那車隊是進京為皇帝慶壽的舞團,見小姐體態端莊,面容姣好,就讓她和舞團的舞姬一起,為皇帝慶壽。

然而,小姐看到自己的情郎,竟是在皇帝的慶壽宴上。小姐在臺上跳舞,情郎穿著將軍鎧甲坐在上席,低頭喝酒,沒看到她。小姐頓時心灰意冷,以為心上人已經忘卻與自己的約定,重新開始了。

小姐不想再打擾將軍的生活,就沒有上前相認。表演結束後,她一人走在宮中,偌大的王宮,她失去了方向,身心俱疲,竟崩潰的哭起來。

這時,一位王爺發現了她。這王爺便是之前替將軍說過話的王爺。小姐在王爺的安慰下將自己的經歷告訴了王爺,王爺勸她與將軍相認,可小姐以為,將軍已經功成名就,不能再打擾他了。

小姐叮囑王爺,莫要將此事告訴將軍。王爺答應了,問小姐有什麼打算。小姐哪有什麼打算呢,不過是走一步看一步罷了。

後來,小姐回到了家,才發現縣令家已經被滿門抄斬了,自己遊歷在外,反而逃過一劫。仔細一打聽,說抄家的是個將軍,還問過小姐,這麼一想,全都明瞭了。

這時,京中有信傳來,是那王爺的。小姐家是皇商,王爺自然能查到地址,王爺不知道小姐會不會回家,但除了這也不知道能將信寄去哪裡,便碰碰運氣。

信中說,將軍請辭了。

小姐收拾了行囊,又一次偷跑出來了。

“怕又是尋那將軍去了。”有人說道。

“是啊是啊,之後呢?”又有人接茬。

“咳咳。”先生拿起扇子,敲了敲桌,“故事結束了。”

堂內一片唏噓,這些聽故事的,總是想討個結局。

“先生。”一位聽客在人群后說,“您這故事,怕是沒講完吶。”先生搖搖頭:“講完了。之後發生了什麼,我也不知道。”“可我知道。”那個聲音沒有露面,繼續說道。

“那小姐不知道的是,將軍請辭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小姐,將軍不知道的是,小姐再次失蹤是為了尋找請辭的將軍。”那個聲音緩緩說道,周圍的人慢慢圍了上去,“將軍打聽到,小姐為了謀生,女扮男裝做了說書先生,便一路跟隨來到了小城……”

堂內譁然,都紛紛看向先生,先生驚異,抬頭尋找那個說話人的身影。那人亦步亦趨,緩緩走到先生身邊,說道:“將軍聽了三天故事,第四天聽說那小姐要走了,便在這兒等候。”

先生看著面前這個臉上有一道刀疤的熟悉面孔,淚水從眼角滑落。那人笑了笑,替她擦去淚,從她手中接過扇子,那把從未打開的扇子,當眾打開來。

那年元宵節,難猜的謎底是——

只羨鴛鴦不羨仙。


——《說書先生丨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