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戰士

疫線戰士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472位同志“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我省的幾位援助湖北一線醫務工作者榜上有名。他們勇擔責任,奮戰戰“疫”一線,用行動踐行醫者仁心。

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王昱

把甘肅中醫藥方案帶到武漢抗疫一線

“疫”线战士

王昱在大年三十這天向醫院黨委遞交了“請戰書”,願隨時聽從組織安排,支援武漢抗擊疫情。

大年初二,王昱值完班還沒下班,就接到了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緊急組建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通知。醫院黨委緊急召集會議,迅速集結醫療隊員10名,組成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療隊,隨甘肅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

在中川機場,他在候機時便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帶領隊員進行防護服的穿脫訓練。到武漢駐地後,他第一時間組織隊員在黨旗國旗下宣誓,堅定信念。

培訓一天後,王昱和隊友們就投入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發熱十六、十九病區抗“疫”一線工作中。帶上N95口罩、眼罩,穿上防護服,憋悶的感覺隨之而來。一個班次下來,至少10個小時。每個人都是滿臉勒痕,甚至皮膚損傷,還有長時間的水米未進、衣衫盡溼……但是當他看到病區裡那麼多被病魔折磨的患者,就顧不得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

作為中醫重症醫學人,王昱充分發揮中醫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出行前他已經加入到甘肅省新冠病毒肺炎中醫防治專家組,在武漢他積極給醫療隊臨床醫療組提議儘快加入中醫治療,給每位患者開具中藥處方,協調醫院煎藥,並按醫療隊要求成立中醫專家組,將甘肅方案貫徹到全院各發熱病區的治療中。2月18日下午將第四批醫療隊帶來的甘肅防治新冠肺炎系列方劑的顆粒劑與藏藥,送到了武漢市中心醫院。

目前王昱同志已帶領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工作了40余天,他們將繼續戰鬥下去,直到疫情結束,櫻花盛開的那一天。

省中醫院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唐銳

“提燈天使”照亮戰“疫”之路

“疫”线战士

唐銳,女,甘肅省中醫院護理培訓科副主任,甘肅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組織委員及護理組組長。

“提燈天使”唐銳長期從事臨床護理一線工作,先後獲得甘肅省“抗擊非典先進個人”“抗擊非典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共產黨員”“護理崗位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作為護理組組長,她一到武漢市中心醫院,便帶領8名護理人員迅速完成病區整理、接收患者入住並開展救護工作,攜手共進,共同完成甘肅省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負責的兩個病區護理任務。截至2月25日,全隊共護理住院患者115人,出院轉出50多人。

在武漢期間,唐銳克服疲勞、哮喘、右踝關節韌帶扭傷等困難,沒有因為自身原因請假。為了保障護理工作順利開展,她連續多天跟班進病區,監督每位隊員穿脫防護用品,做到跟組第一個進最後一個出,最短時間內完成護理流程梳理工作。在護理群發佈護理崗位內容、工作分解、注意事項,字裡行間流露出她對工作的一絲不苟,以及對隊員的關心。她同時也是醫療隊進入病區工作次數、時間最多的護理人員之一。在工作中,唐銳要求護士長每日在護理組微信群內進行當天護理工作反饋,提醒護理人員在做好患者治療護理、生活護理的同時注意採用多種方式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並鼓勵中醫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低需氧養生操指導及中醫養生知識健康宣教。

她擔任甘肅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組織委員後,積極配合支部書記開展黨組織工作,完成臨時黨支部黨員信息採集整理工作,負責收取隊員入黨申請書並建立電子信息表格。截至2月25日共收取71份入黨申請書,協助臨時黨支部發展13名預備黨員。

省人民醫院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宋霞

“巾幗不讓鬚眉”的護理先鋒

“疫”线战士

宋霞,女,37歲,中共黨員,甘肅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護士長、甘肅省支援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醫療隊隊長。

1月26日,宋霞摁下紅手印,遞交請戰書,經過選拔,她與醫院其他4名護理人員光榮入選甘肅省支援武漢第二批護理專業醫療隊,並臨危受命,擔任隊長、黨支部書記。

2月6日,宋霞帶領團隊與中南醫院護理隊進行交接,進入武漢城市客廳(東西湖方艙醫院),接管城市客廳A廳中的A區,共計224張床位,次日開始收治患者。100人的團隊,工作、生活、後勤保障、消毒防控、黨建工作,一切都從零開始。她負責建立了工作組、生活組和後勤保障組,分別負責與方艙醫院的對接,與賓館的對接,並對賓館進行徹底消毒……救護工作有序開展,各種制度和流程日趨完善。

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宋霞進艙跟班,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戴上緊繃的手套、口罩、護目鏡,一個班次下來,全身溼透……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宋霞針對病人開展心理護理工作,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戰勝病魔。宋霞為每位首次進艙的隊員拍照,為大家加油,“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緩解隊員的緊張情緒。”此後的整整兩天兩夜裡,宋霞只休息了2個多小時。

來武漢差不多20天時,為了更好地救護患者,確保“零感染”“零死亡”的救護目標,她組織團隊通過問卷、答題卡等方式加強學習培訓。為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和恐懼心理,她帶領護理團隊以最大的熱情,最溫暖的話語去撫慰患者的心靈。

作為黨支部書記,她積極宣傳黨員發展政策,鼓勵優秀青年向黨組織靠攏,短短數天,46名隊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7名同志選為積極分子,6名同志確定為預備黨員。

省腫瘤醫院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董慧敏

把愛心傳遞給每一個患者

“疫”线战士

董慧敏,女,48歲,甘肅省腫瘤醫院放療科主管護師。

在得知醫院召集支援湖北醫療隊時,董慧敏主動放棄了自己來之不易的年休假,第一時間遞呈請戰書,成為甘肅省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中年紀最大的成員之一。奔赴疫情重災區前,她寬慰家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現在正是祖國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不去誰去!”

她作為甘肅省第二批支援湖北護理醫療隊隊員,隨隊奔赴武漢。到達武漢後,董慧敏隨隊支援武漢城市客廳東西湖方艙醫院A廳A區,迅速主動投入一線的工作。開始的幾天,每天都是連續工作12到14個小時,董慧敏沒有絲毫抱怨,懷著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患者和任務。董慧敏是一位既熱心又細心的人,在平時的工作中,她堅持8年為患者義務理髮,把溫暖帶給每一位所接觸的病人。在抗擊新冠肺炎的一線,她依然把樂觀、開朗的情緒渲染到每一個同事之間;把愛心傳遞給每一個患者。

在工作中,她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切實做好工作。自始至終認真負責完成自己的工作,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並且她以多年的臨床工作經驗,在完成培訓的同時,也指導年輕的醫護工作者相關的事項,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穿、脫防護服時的細節問題……

一個多月過去了,董慧敏始終以樂觀的精神面貌,勤奮工作、無私奉獻,奮戰在抗擊新冠疫情的第一線。

省中醫院第三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雷作漢

用行動踐行醫者仁心

“疫”线战士

雷作漢,甘肅省中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黨支部書記。省中醫院第三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臨時黨支部副書記。

雷作漢主任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老年性疾病及併發症,是全國名老中醫劉國安學術思想及經驗繼承人。2018年8月甘肅省中醫院首個“中國醫師節”優秀醫師、優秀共產黨員。

1月24日(除夕),雷作漢正在科室值班,看到醫院通知,他當即報名。從那時起,他時刻做好準備隨時奔赴前線。

2月15日,雷作漢在發熱門診值班剛結束時,接到了集合赴武漢的通知。

到武漢後,雷作漢擔任沌口方艙醫院一病區醫療組組長,負責195張床位。自2月17日以來,每天都高度集中精力,定時進艙查看患者,每天晨會參加出艙患者病例會診討論,連續工作12個小時才回駐地休息。回到駐地還要叮囑感控醫師對隊員進行體溫檢測。

在出發去武漢前,雷作漢便收集、整理了中醫藥治療該類型疾病的相關資料,梳理出自己的診治思路。在方艙醫院,他為病區患者辨證施治,並開出中藥處方。他說:“每位患者的症狀、舌苔等病情變化與國家指導方案不完全一致,只有做到個體施治才會取得更好的臨床效果。”

雷作漢用微笑和細心給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用自己的中藥藥理知識精準對患者實施救治對策,起到良好的成效。他同時又是一位謙和的老大哥。這支醫療隊中年輕的醫護人員多,有感染病區工作經歷的少。作為臨時黨支部副書記,他時刻關注著這些年輕人的安危,一有時間就給他們講解加強個人防護的必要性和技巧,並反覆叮囑他們保護好自己,精細規範工作,平平安安回家。

“雷主任注意休息!”面對同事、患者的關切詢問,“我沒事,我能行!”這是他常說的一句話。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雷作漢和許許多多普通的醫務工作者一樣,守初心,擔使命,用白衣天使的大愛鑄就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鋼鐵堡壘。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田小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