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你的烏托邦式學校?分享港校小學幾則趣事

受疫情管控影響,我這雙非兒原定節後2月3日開學,先被告知3月2日、後又被延後至3月16日,再教育局又發佈通告不早於4月20日復課。剛開始覺得假期延長挺開心,後天天閉門不出,不能跟小朋友一起玩耍,面對一些我的額外要求和網課作業,小神獸自己也覺得不耐煩了,盼著能早點回港復課上學。索性父子倆就一起回顧起學校的點滴,分享幾則我對他們學校的所見所聞。

第一方面,關於家長跟進孩子作業及管理。

從一年級入學開始,我們都靠每學期一本的《學生手冊》來跟進孩子的日常。這本手冊前面23頁內容依次為校訓、校歌、辦學宗旨、手冊使用說明、學籍表(家長通聯信息)、好學生信條、校規、家長鬚知、考試須知、氣象警告信號、學生請假表、校方通知家長事項、家長通知校方事項、學生留校通知、學生遲到記錄、學生欠交功課記錄表、健康記錄、學生家課表說明,基本都是些規則制度說明。


是不是你的烏托邦式學校?分享港校小學幾則趣事

學生手冊前篇內容


中間部分是“家課表”主頁,左右相鄰兩頁剛好設置成一週5天的功課記錄表,內容從早上出門前家長簽署的體溫記錄、到中間主體部分具體功課內容、學校通訊,再到完成作業後的家長檢查簽署,涵蓋了孩子一天的所有功課記錄和學校活動通知等。每門功課作業各個老師都是單獨板書在講臺一個專門用來寫作業的小白板上,這小白板上已經與“家課表”對應固定了“中文”、“英文”、“數學”、“其他”等模塊格式,老師只要把作業直接填在自己科目的格子裡。這小白板不同講課內容的大黑板,是必須要等下午放學後,由值日生再去擦乾淨的,中途是不許擦掉的。每個孩子都對照著抄寫作業範圍,從一年級就是這樣,都是孩子親自抄寫記錄,這點與我們內地老師微信家長群佈置作業完全不同。記不清記不完整的孩子肯定就會欠交作業,就等著第二天收老師的欠交作業的通告,要求補全頭一天的作業,這個時候家長就能從通告內容發現遺漏並督促孩子完成。欠交一次計一小欠,累計五次就算一大欠,並記“缺點”一次,會記載在學生期末成績報告表上。孩子有時問題,或有什麼通告,老師也會單獨寫一張提醒條或將通告直接訂在當日頁面上,家長每天簽字即可,如果漏一天不簽字,老師第二天也會在這頁面留言要求家長補簽字。


是不是你的烏托邦式學校?分享港校小學幾則趣事

學生手冊中篇 家課表


《學生手冊》後面內容就是校歷表(本學期的全部日程安排一目瞭然)、功課表(一天的功課作息安排也精確分鐘)、再就是空白出來的測驗、考試、活動資訊、學習平臺密碼、午餐單等,用來後期張貼相關內容。

我兒子是每週日晚返港、每週五下午放學接回,委託姨媽做監護人,都由姨媽督促作業並簽署的。我接回兒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翻看這手冊,孩子一週的功課完成情況、學校表現、通知等內容一覽無遺,只要沒看到“小欠”、“大欠”等內容,我就放心了。


是不是你的烏托邦式學校?分享港校小學幾則趣事

夢想導航計劃宣傳欄


第二方面,關於家長與老師關係。

我們也有家長微信群,但這些都是家長自發自行組建的,根本沒一個老師入群,也沒有哪個家長好意思去拉老師入群,學校所有事項通知都是白紙黑字,現在也部分啟用eClass電子通告,必須由家長簽署,孩子真有什麼問題被老師召見,也是約在一樓大廳公開的接待處見面,或撥打學校統一電話溝通。每年7月中旬散學禮拿期末考試成績單上就多了一項備註:“升入某個班”,原來的全班同學又重新打散編班了,老師也基本全換了,到9月開學我們家長又要重新建個新的僅限家長溝通的班級群了,又要重新梳理一遍同學關係了,完全不用顧忌班主任感受,跟任何老師沒任何關係。

最近學校也開始要求上網課,但我們班上又有很多孩子回內地,各種網絡鏈接等問題,大家溝通不便,班主任就主動單獨新建了一個群,把我們這些家長和孩子都集中在一起,我就乾脆讓兒子自己盯住群動態,就他自己去與老師溝通操作,網課時間也不長,作業真不多,很輕鬆就贏得了遊戲時間了。


是不是你的烏托邦式學校?分享港校小學幾則趣事

家長可以參與的成果展示活動


第三方面,關於分座位問題。

我兒子學校班上基本都是先分組,5人為一小組,後這5人都安排在一個區域,一二年級是全班座位整體佈局呈“U”形狀,而這5人座位又呈“上”字結構(大家自行想象一下),到三年級開始,就是我們常規的“排排座”了,但還是5人組相對集中 。一開始是班主任統一分配一個學號,再分組排座,但各科老師在自己的課堂上也可以根據他的需要調整座位的,比如數學老師他可以把1組2號同學與5組25號互調,數學課後這兩同學再回到原來的座位。

另從四年級開始每班都配備2個班主任,我兒子五年級C班一個男班主任教英文,一個女班主任教中文,管理32個學生應該比內地一個班主任輕鬆多了,家長會時他們兩人並排坐同時接待我父子。我也是去年底才發現兒子班上英文課還分大班(學習能力靠前的)、小班(學習困難滯後的)兩個班,實際從四年級開始就分大小班了:比如到上英文課時,大班由這個男班主任在本教室按他的進度上課,而那些跟不上進度的小班孩子被領到另一個教室由另外一名非本班編制的加輔老師單獨上課。離開班級教室上小班的同學佔三分之一,那剩下的三分之二大班孩子又可以自行調整座位了,等這課後大家又重新復位。

第四方面,關於分重點班問題。

我兒子學校每個年級ABCD四個班,學校會上會下從來沒說過要分什麼重點班(但聽家長講其他學校有分),但每學期期中測驗期末考試成績累計總分,後平均分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數全班、全年級排名,再家長會時一對一派發成績單。我每次都能看到兒子靠前的排名,直到去年11月底家長會派發期中測驗成績單、我們離校路上兒子相遇一個曾經一年級要好的小哥們,說漏了嘴說自己全年級考第一,那小哥們不信,說他的成績單上從來都沒見過排名,非要拿成績單出來對比,我才發現那些成績靠末尾的孩子是隻有總分而真沒有班級排名。

前面提到的分大小班,這次聽兒子說其實從四年級開始,中英數三門主課就已經開始分了,只是他習以為常我也沒發現而已。實際到現在我也搞不清這兩個不同老師教的孩子們去如何應對統一的考試內容呢?想想要是內地學校也這樣,那估計校長早被口水淹死了。

是不是你的烏托邦式學校?分享港校小學幾則趣事

STEAM手作課堂


第五方面,關於選拔參賽問題。

平時孩子參賽獲獎,我基本都是事後看到獎證才知道,所以我都想當然的認為學校都有安排,無需家長多慮。其中一次我們申請原定於今年4月中旬復活節假期間赴北京結對學校交流被拒一事(受這次疫情影響肯定要全取消了),我特有感觸。高鐵直達來回的6天5夜交流計劃只需自費1500元港幣,我看到通告當時就脫口而出“真便宜”(要知道光單程高鐵票就過1000元人民幣了,就算全半票來回也得這個數),兒子也願意參加,我就立馬簽署同意參與週一上交了,週五晚兒子回家就主動與我說“去北京交流沒戲了,因為面試老師問我——我說了實話“價格便宜”!兒子說這個面試女老師從來沒教過他什麼課程,只是在學校見過這個老師,當時沒出結果我也不當真,但隨後幾天家長群裡有討論核准繳費的事,我就再次問兒子到底什麼原因被拒,他還是說“因為說了真話-便宜!”這應該是他第一次申請學校活動被拒!如果僅僅是因為孩子說了“真話”、而不是真正從通告要求的操行表現、體育視藝能力見長綜合考量選擇的話,我認為就不公平不合理了!於是我就趕緊書面行文一諮詢函,兒子週一帶到學校交給了班主任,上午10點左右我就接到這個自稱是負責北京交流、我從未照面的女老師電話,電話中這女老師對我兒子的情況瞭如指掌,也說挺希望我兒子能參與,但申請人多名額有限,急切的解釋了甄選規則,並不是因為我兒子說了“價格便宜”,而是在交流共建表達想法不充分,“溝通表達能力”這一項失分了,這恰恰是我兒子的一個弱項!我兒子的這次項目總評12分,但最高的同學有18分,按分數從高到低序數核准,名額不夠到我兒子了,哪怕他學習考試成績全年級第一也被拒了。那次我的訴求並不一定是要求自己孩子入選,但我搞清了孩子真正落選的原因,我就更不會去懷疑老師、去懷疑學校、去懷疑教育制度了。


是不是你的烏托邦式學校?分享港校小學幾則趣事

平常參賽獲獎


復課還有一段時日了,路過的頭條君,你們家小神獸在學校情況如何,可以一起留言分享,相互溝通促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