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美:新冠疫情帶給文旅人的新思考與新機會

人們總是會說“危機”代表著“有危就有機”,2020新冠疫情對於文旅產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不想總是沉浸在對於過去的“沉痛”之中,我們就必須結合當前的形式去思考如何面對未來。廣東路美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關於疫情結束,文旅產業如何“反彈”的言論已經太多,本來夏秋就要進入旅遊的旺季,因此“反彈論”的對與錯還是留給時間來檢驗。此刻,我們要談的是新興文旅產業的從業者應該如何去看待當下的消費市場。路美企業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新冠疫情給國內文旅市場以及全球文旅市場帶來的現狀有兩個。在國內,我們眾志成城,儘量減少外出來降低病毒傳播的可能性;在國外,疫情還處於爆發初期,在特效藥出現之前,中國以外的疫情發展狀況還是一個很難確定的未知數。

我們不妨從全球背景下的“極限狀況”來思考:國內的疫情在慢慢平息,而國外的疫情在蔓延,如果一些人口大國沒有有效措施的話,那麼疫情的持續時間至少要比國內久。那麼,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中國——會不會成為其他國家人口所向往的“避風港”呢?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艾爾沃德曾經說了:“如果我感染了,我希望在中國治療”。這說明了什麼,相信大家心裡都明白吧!路美集團

是否允許國外的病患入境顯然不是文旅企業能夠控制的,但是,“避風港”的概念,是不是就是我們進行新興文旅項目建設的一個“新的機會”呢?

一直以來,新興文旅項目所思考的邏輯就是“娛樂與康養結合”,方向很容易把握,但是量化的標準卻很難建立起來。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設計的“避風港”文旅項目模型,思考方向就包含兩個主要邏輯呢:第一,讓消費者可以停留一個月以上的時間而不會覺得特別枯燥乏味;第二,向長期居住的人提供足夠的與生存、生活有關的保障條件。

很多康養類的文旅項目都想到向消費者提供生活必須的產品與服務,但是此次疫情卻讓我們可以多思考一些——必要的醫療人員與設備,緊急救護的可能性,甚至,最起碼的,需要有足夠的口罩供應……,如果能夠從這個思路出發,想必可以讓我們的文旅項目服務體系更加嚴謹,從而帶動整個產業標準的提升與完善。

相對於服務標準體系的建立,如何讓消費者“宅”在項目之中一個月而不覺得枯燥乏味實際上才是真正的挑戰,這不僅僅在自然環境與硬件建設方面對文旅項目提出了要求,同時,也需要文旅項目的規劃者、經營者從心理需求、軟件配套、場景變換……等多個角度去思考項目的當下與未來。廣東路美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思考總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路美智庫提出這樣的想法,並不是說我們已經有了完善、完美的解決方案。在我們看來,文旅項目中最主要的內涵部分之一就應當是“文化創新”,而真正的文化創新,實際上是應該從我們的頭腦、從我們的思維開始。

或許,本文所提出的“避風港”並不是一個絕佳的文旅項目模型,但是堅持這種與時俱進的思考邏輯,不斷創新開發潛在商機,希望本文可以拋磚引玉,引發“每個你”對於文旅產業、文旅項目的思考,相信,智慧會幫我們找到最終的成功之路。廣東路美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